你有童年阴影吗?怎么样?

 我来答
爱情调味剂17
2022-06-29 · TA获得超过643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2.1万
展开全部
有,我的童年阴影是因为从小父母不和,一直打架导致的。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天回家。妈妈给我做了一桌好吃的,还给我买了最爱吃的小浣熊干脆面一整箱,那时候我高兴的都跳起来了。

然后妈妈就告诉我,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放在了什么地方,告诉注意记得勤换衣服。还告诉我米面在家什么的地方,饿了记得做饭吃。然后她进屋了。因为当时还小,妈妈和爸爸经常打架,我也习惯了就没在意。

快到晚上八点的时候爸爸也没回来,我想和妈妈说一声,我要去睡觉了。当我进去的时候,只见妈妈躺在床上口吐白沫抽搐,旁边扔的药瓶,我直接傻了。我反应过来之后,我知道我小,但是看电视上知道妈妈吃药了。我哭着跑到邻居家,进门就跪下,哭着求他们救救我妈。

然后在我们村子里,谁家亮着灯我就闯进去跪下,求他们救我妈。记得那晚上,村子里有车的人都出动了,排着车队把我妈送到医院,太奶奶把我留在家里,抱着我一直不撒手,我哭着脑袋一片空白。

爸爸不知道从那里得到消息,跑回来后,爷爷当着我的面狂扇爸爸耳光,牙都快打掉了。现在爸爸左耳朵听不清楚,就那时候被爷爷打的。

妈妈被抢救回来了,听说洗胃洗的很难受。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和妈妈顶嘴,学会做饭洗衣服。别人孩子都在玩,我一直在家待着,觉得只要有妈在,比啥都强。从一个外向变成了一个内向的孩子。

爸爸再和妈妈吵架的时候,我敢吼我爸,和他顶嘴,爸爸有次又和妈妈吵架,我直接拿着棍子冲上去,从此只要我在,爸爸都不敢和妈妈说话,说怕我打他。

从那时候到现在,我再也没吃过干脆面,一看到干脆面心里发抖。我现在也娶媳妇成家了,我加倍的对媳妇儿好,我知道有个温暖的家很不容易,我不想让我以后的孩子也生活在那种没有温暖的家庭,永远不会。



第一件事:刚上学的时候是在我们村,那会儿是念三个一年级,也就是城里的小班,中班,大班。那会儿村里边一共十几个孩子,年龄不等,最大的有十四五的,而我们只有六七岁。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个年龄大的男孩子老是指示我们干坏事,不干的就挨打,向日葵正开花得了就把头都拔掉;隔壁邻居种的庄家都给踩倒;用石头和土块儿砸别人家的门……人家找过来我们也不敢告发,被人家一顿暴打。有一次实在是受不了,就没有听着他的话去干坏事,结果我们好几个女生被放在上下都是柴火的中间。用棍子打的,这一次之后,其中有一个女孩子,太害怕了,说啥都不去上学,村里边的人怎么劝都没有用。那个时候真的是…也不知道那几年怎么熬过来的,偶尔父母吵架大声的一句话都能把我吓一激灵。不过现在那个年龄大的孩子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出车祸了,一条腿被截肢了,他这一辈子都呆在村里边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也算是一种报应吧。

第二件事:我从小到大,都一直特别羡慕别人的家庭,怎么别的小朋友的父母都那么和睦呢,我们家怎么就永远都有吵不完的架。印象中父母吵架,打架的次数多到数不清。我就从小心里边想:以后一定不要嫁我爸这样的人,也不想在这样的家庭里呆着,别人放假了高兴的,终于能回家了,我一定要在学校呆的学校都不留人了我再回家。没有人能理解我为什么有家不回,非要自己在学校呆着呢,又孤独又寂寞还吃不好。我小的时候他们吵架打架那是最平凡不过的事了,慢慢长大了点,看着我妈特别心疼,维护的同时我也会挨骂,倒是没有打过,骂的厉害了就砸东西。反正什么难听的话都有,久而久之,我胆子也大了,也习惯了这些难听的话。我在家的时候能维护我妈尽量的护着,不在的时候听不见也看不见也没办法。我有时候想不通妈妈为啥不离婚呢,委屈了一辈子,受气受累的。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有我和两个哥哥在吧,她忍气吞声了一辈子。总之父母吵架这件事我觉得给小孩子的阴影挺大的。

我就在想:以后一定不能给我的孩子留下这样的阴影。所以千万不要嫁我爸这样的人。该反击的时候就反击,不要一味的忍气吞声。最怕遇到哪种没本事还脾气大的人。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很多美好的记忆,也有些不幸或不好的事情一直留住脑海里伴随甚至影响着整个人生。看了好几个回答,童年的阴影绝大多数是来源于父母的感情不和中的各种吵架打闹而造成,不幸运的是我的父母也是如此。童年时期父母吵架的片段还是记忆犹新,每次想起来从来做不到一笑而过,那些记忆并不是往事,而是心口上的烙印!不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是痛的!

我的父亲是个老实人,在外人看来是憨厚好脾气,可那只是对外,在家里对我母亲就是大男子主义,唯他独大。最糟糕的是他嗜酒如命,最怕他喝醉,喝醉就发疯,可他每晚都要喝到醉,找我妈撒脾气,打人,别人越劝越拉着就越是要追着打!我妈就带着我们几个跑,在大冬天寒冷的夜里,躲起来,他就到处追骂着找我们,扬言找到了就要往死里打!我根本不认为他喝醉了,真的醉怎么可能还会到处追着我们,还知道喊我们,还有这么清醒,还认路!!我心里好害怕,我妈带着我们躲在黑黑的茅房里,或者猪栏里,或者废弃的老房子里,刺骨的寒风吹来我爸的叫骂声,我们吓得瑟瑟发抖,我妈搂着我们几个,小声地说别出声,我感觉都我妈的哽咽,我们也是怕得要哭可是不敢哭出来,我好恨我爸!他其实根本没有喝醉,真的喝醉了怎么可能追着我们跑!他只不过是借酒发疯,彰显他的男子气概,让别人看到他“威武”的一面!就是到现在,我也不认为那些酒后特意针对某人闹事的人是真的醉了,只不过是以酒的名义撒泼!十足的懦夫!

虽然现在父母都老了,也还是一样争争吵吵,没有一天和谐的日子,哪怕就是大年三十那天,也是大声大气,没有好脾气相待,感觉不到一点家庭的和睦和温馨!我从步入 社会 后就很不愿意回家过年,因为在家就是听他们吵架,抱怨指责,满满的全是负能量!感觉家里没有温暖,没有爱,还不如自己在外面清净自在。不是我不想家,不是我不想陪他们,而是不愿意触动童年留下的伤痛。

虽然我从来没有亲眼看见过我爸打我妈,但是我爸至今喝酒闹事从来没变,而且小时候我们躲在漆黑的屋子里的情景记得非常深刻,直到现在,还是经常会做梦,梦见我妈带着我们躲起来,被我爸找到了,然后就拿刀砍向我妈,我撕心裂肺大喊:妈,,!!!整个人从床上噌的下坐起来,吓了一身冷汗!!就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被噩梦惊醒的情节一个样,这种梦太恐怖了!

所以我现在还没成家,因为怕!我知道不管我会有个什么样的家庭,童年对我的负影响必定是不可避免的,不论我以后多幸福,都治不好童年的伤口,它永远不会结疤!我害怕自己会重蹈覆辙,怕会跟我父母一样拥有不幸福的婚姻,更怕因为我的不幸而影响下一代!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会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可是我怕控制不了生活,所以,我依然单身着!

我是有的,比如我同理心比较弱,不容易共情,还有就是结婚以前会经常性的陷入悲观情绪,经常性的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消耗在自我情绪调节上的能量非常多,甚至许多次的想过自杀的问题,觉得人生中快乐的时光很少。就是因为童年阴影。

以上大概说了一下我的情况,现在具体回顾一下我的经历。

我们家四口,父母,我,小我一岁的妹妹。在我小学六年级之前,父母在家务农,上学期,爸爸去了成都打工,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在家务农。六年级下学期,父母都去了成都,我和妹妹两做留守儿童,自己照顾自己。初中高中住校,大学我离得远远的,到了长春。

我概括一下,总的来说是,和父母的互动除了日常生活几乎是没有的。

我父母是典型的农村父母,他们对待子女的特点就是能吃饱穿暖就好,他们意识不到孩子有心理世界这回事,当然这不能怪他们,这是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造成的,应该说主要是他们的家庭背景造成的。我爸的文化水平是小学没毕业,当过兵。我妈好一点,初中毕业,好像还上过一学期高中,但当时的 社会 不像今天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快速获取,再加上他们的家庭也是底层农民,没有给他们提供额外的人生教育,所以,总得来说,对于精神世界的认识几乎是没有的。所以,他们不觉得孩子需要交流沟通,不觉得孩子的心理世界需要建构,所以我的童年早期和父母之间几乎没有心理交流,都说孩子的童年是充满想象的,但我觉得我的没有,特别贫瘠。因为交流的少,我很少说话,而总是沉默,那个时候形成的基本心理与行为模式,直到今天,大体也没怎么改变,我性格倾向于内敛沉默,不太爱说话,也不想说话,有时想说话却又说不出来。

因为小时候 情感 交流的缺乏,我缺乏共情的能力,别人的伤痛不能感同身受,别人的快乐也同样很难融入。别人的伤痛我理智上知道,但感情上不能感同身受,非常缺乏。我老婆对我这一点非常诟病。比如说,我手受伤了,她就觉得我肯定做什么都不方便,总是体谅心疼,然后她手指切菜受伤了,我就不太体谅心疼,理智上知道体谅,可情绪上没感觉,感觉很冷漠。还有就是对小孩,我不能共情他的弱小,他的伤心,他的害怕,理智上认识和感情上体会到完全不是一回事。诸如此类的,都是这种模式。总的来说,我比较缺乏沟通的欲望与技能,比较缺乏共情的能力。

缺乏共情,使我融入不到别人的快乐也是一件致命的事!比如有一次,我爸妈带着我和妹妹去公园玩,他们三个玩塑料圈套东西,玩的兴高采烈,我在旁边看着,没有情绪起伏,就在那时候的某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发生在我身上的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在我身上是常态,以前没意识到这是有问题的。不能很容易的共情快乐使我很容易陷入悲观抑郁,常常怀疑活着有什么意义,需要通过追寻人生的意义来确定活着是有意义的,然而,人生似乎本来也没什么意义。如果真有的话,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时体会到的快乐的感觉,成就的感觉,以及其他感觉,可能这也算是对“我思故我在”的另一种诠释。然而,缺乏快乐的能力,对自己的人生就已经否定了一大半了。你的人生动力就会经常缺乏,然后在自我情绪的内耗之下,你还会有多少的心理能量去成功呢?这也是寒门更难出贵子的另外一种原因吧!因为大部分的几代农民的家庭背景很难提供健全的人格。

总之,童年的心理阴影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时正是心理模式和心理模式外在化行为模式的形成时期,越早形成的心理模式越不容易改变。一个心理模式对于人就像房子的一块地基对于房子,许多个那时的心理模式对于人就像整个地基之于房子,在不伤害房子的情况下,想抽掉或改动某块地基都非常困难,改动整个地基那更是不可能的,除非不要房子了。在人身上就是心理结构的整个崩溃,人肯定就疯了。

是不是就没办法改变呢?答案是可以,虽然很难,这也是常识里的改变自己好难。这就要说到心理学里的精神分析学派以及新精神分析学派了,好像还有其他学派,总之是专门的心理学学派研究的问题了。像典型的书有《超越自我》《超越自卑》,好像是这个书名,阿德勒?写的。

我在大学期间,因为想改善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研究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学,还差点去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应该说加深自己心理学的知识还是非常有用的(注意,不是鸡汤文,鸡汤书,成功学等书),至少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认识加深了很多,会认识到一些自己的心理过程。另外,顺利的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也会改善一些状况。很重要的是谈一场心灵交融的恋爱,恋爱最好有好的结果。因为在亲密关系中,你将会暴露出你几乎所有的心理模式,这个时候你要积极的审视自己的心理变化,情绪反应,悲伤,快乐,控制,自责,自卑以及它们的变化和相互转化或因果,如果恋爱对象能帮上你就最好了,但其实很难。好的恋爱对象,会感受你的感受,接纳你,支持你。如果有条件,最好这时找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是精神分析学派或新精神分析学派或者其他注重人格分析与完善的学派,他们有很多学派的,比如行为学派就不是注重人格的。还有就是,要有名的,但一般还是挺贵的。

以上

一,小时候去我外公外婆家玩耍,小时候比较调皮贪玩,爱说话,不小心把外婆家菜园里的草莓弄坏了几颗,然后话又比较多,大人们可能就生气不耐烦了,我表姐为了让我们老实点少说话就吓我晚上说多了话会被黑夜里的老鹰叼走,叼到很远的树林里,回不了家,不听话的还要送去挖煤,那时候年纪小,非常害怕,一到傍晚就不敢出来,晚上也不敢说话,内心深深的恐惧了很久很久,回到家里后性格都变了,内心的阴影迟迟散不去

二,大概在初中的时候,我们这里煤矿比较多,很多邻居,村民下井挖煤,然后有一次听到他们聊天说,炸油时候从地下炸出几个僵尸跑出来了,然后僵尸还会到处去害小孩,特别是女生,当时说的有声有色,吓的我整个炎热的夏天窗户,门都关的密不透风,不敢出去睡觉,因为我们是农村屋里没有空调和风扇,所以夏天格外炎热,一般我们都是在院子里睡觉,而那个夏天我就是在闷热,和反反复复起痱子,和噩梦中度过,内心很多年都有挥之不去的阴影

虽然这些都是小小的事情,但是的的确确在那几年里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心里伤害!

实话讲,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观念的问题,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童年阴影。有的仅仅是一点点不堪回首的往事,而有一些会变成心理创伤,永远留在心里,也许一生都无法治愈。

我有童年阴影,我不希望我的遭遇在更多孩子身上重演,所以我选择了心理学,选择了自媒体

记得我的童年,无论我做了什么事情,得到的永远是否定答案。我做家务,觉得我笨手笨脚。我考试考好了,会告诉我别骄傲。 印象中获得的最高等级的夸奖就是 “挺好的”。我整个童年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获得一点夸奖。直到大学时代,依然在为此努力。

很庆幸自己足够坚强,没有抑郁,但是自卑却是少不了的,我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想得到他人的认可,我时时刻刻都在观察别人的脸色。生怕做错了一点事情就被人责怪,被人否定。直到学会用心理学知识带自己走出自卑的漩涡,我才逐渐的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可能我从小就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吧,我那时候经常愿意分享我的心情给父母,但是他们大多数的态度是忽略掉。慢慢的我感觉不到爱,我一度相信我真的是路上捡来的孩子。这种感觉令我没有丝毫安全感,我渴望被关注,我渴望我说的话有人能愿意停下来听我说完,从不敢奢望被认同

所以,大学时代的我拼命的表现自己,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道我,能听我把话说完,能听进去我的意见,我的感受。我的爱人朋友一旦忽略我说的话,我就烦躁,生气,感到孤独和无助。

感谢我的老师带我走出这个阴影,让我能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童年阴影,也许这些阴影会带来这样那样的性格缺陷,可那又怎么样呢? 生活还在继续,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学着走出阴影,弥补缺陷。逐渐成为自信的自己、令自己骄傲的自己。

诚然很多童年阴影来自父母,也许他们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当年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动作就给幼小的我们带来的巨大的伤害。但是,他们已经做到在他们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极致。他们虽然某一个动作或语言伤害了我们,可他们却用无数个动作和付出来默默表达着对我们的爱不是么?

别放弃,别抱怨,你值得令自己骄傲

很多人都有童年阴影,我也不例外。

我的童年阴影是什么呢,在我十三岁的时候。

那年我刚刚举家从四川搬到广州去,一个小p孩,人生地不熟。

而广州,一直被说是一个人和人之间会有点距离感的城市。

这里文明,有序,但同时,通说意义上的人情味儿,少了那么一点点儿。

而同时,我的家庭也面临着危机。

我的父亲,甚至我父亲的整个家族,一直有不自信的一面。

我父亲这边,往往家教很严,底下个个努力奋进,但就是差那么一点通情达理的劲儿。

我父亲也是其中一个极端。

他从小被寄养了,等于说比较少接受亲生父母的教育。

所以一直对我的爷爷奶奶,甚至自己的整个家族,有种陌生感。

这种脆弱的心理,在陌生的环境之中,会放大。

所以就在广州爆发了。

那时候的我,觉得自己不单要承担一个小孩的角色,甚至要扮演某种程度上的家长。

要不断面对父亲对于很多家族事情的质疑。

那时候的他,每天质疑爷爷奶奶,和许许多多人,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

而我因为没有这样的经历,因此并不会过多去想这些问题。

所以和父亲矛盾特别激烈。

甩门,对骂,都干过。

而我爸,直接砸碗到我脸上,骂我逆子,也干过。

所以说,那三年,真的是我不堪回首的三年。

直到我读了大学,去了北京,才好了一点。

呜呼哀哉。

我觉得应该算是吧

我从出生就在姥姥家生活,在有记忆开始,晚上姥姥把我哄睡着后都喜欢去邻居家串门聊天,那个年代也不是每个老人家都有电视,她喜欢到邻居家串门顺便看看八点档的连续剧。可是小孩子睡觉总是中间会醒来一次又一次,记得好几次,可能我只睡了一会就醒了,看到姥姥不在家,身边没有人,那种恐惧感到现在我都清晰地记得。然后我就扒着窗户哭,嘴里喊着姥姥回家吃饭了,为什么喊回家吃饭我也不懂,可能是觉得到了饭点,该出现的人就会出现。姥姥一般不会走远,她听到我的哭声就会往回赶。

可能因为那时的恐惧感让我惧怕每一个黑夜,所以即使到了现在,我睡觉都还是习惯开着灯,恍惚感觉现在还是白天,白天我就是条好汉[呲牙][呲牙]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我在读小学,大概七八岁吧。有一天,我妈和我爸吵架,她怀疑我爸拿买肥料的钱去打牌了。两个人吵的很厉害,我爸把钱拿出来,撕得粉碎,然后开始拿小板凳砸我妈。我妈就一直用手去挡,后来手关节那里流血了,我爸还不依不饶,邻居们赶紧跑过来劝架,我都吓傻了。就记得地上到处都是血,后来有人送我妈去医院了。现在应该都有二十几年了,我妈手上的伤疤还在,很明显。这件事我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但我永远不会忘记。

小学的时候,每学期学校都会安排一次体检,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量身高,因为量身高的机器是自动感应的,你一站上去就会说“请站稳了”“您的身高是xxx”开始我觉得还没什么,后来就真的对那个东西有阴影量身高体重的是我们 体育 老师 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儿 但是我对他印象还挺好的 到我之后 我一站上去 它没报身高 它只是一直说“请站稳了”“请站稳了” 我就特别慌 努力站稳 不让自己乱晃 我们 体育 老师就站旁边黑着脸看我 看我总是站不稳 就一巴掌拍到我后脑勺 骂了一些脏话什么的 真的很疼 我到现在也记得 不仅仅是身上 心里也很难过 后来终于量好了 但我一辈子也不想接触那个东西了那个 体育 老师 我小学毕业之后就没见过他 听说家里出了什么矛盾 闹上法庭了 我不恨他 到现在我已没有多大的感觉 只是一想起来 就会很难过很难过 这应该算童年阴影了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