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元素知识归纳
展开全部
学习初中化学,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化学元素知识,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化学元素知识
一、最外层电子数规律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主族(IA族)、副族(IB、VIII族部分等)。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主族(IIA族)、副族(IIB、IIIB、IVB、VIIB族)、0族(He)、VIII族(26Fe、27Co等)。
3.最外层电子数在3~7之间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0族(He除外)。
二、数目规律
1.元素种类最多的是第IIIB族(32种)。
2.同周期第IIA族与第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以下三种情况:
(1)第2、3周期(短周期)相差1;
(2)第4、5周期相差11;
(3)第6、7周期相差25。
3.设n为周期序数,每一周期排布元素的数目为:奇数周期为;偶数周期为。如第3周期为种,第4周期为种。
4.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
第IA、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数目;
第IIIA~V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下一周期元素的数目。
三、化合价规律
1.同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由+1+7(稀有气体为0价)递变、最低负价由-4-1递变。
2.关系式:(1)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
(2)最高正化合价=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价电子数。
3.除第VIII族元素外,原子序数为奇(偶)数的元素,元素所在族的序数及主要化合价也为奇(偶)数。
四、对角线规律
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对角(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主要表现在第2、3周期(如Li和Mg、Be和Al、B和Si)。
五、分界线规律
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分界线,右上方的元素为非金属(周期表中的颜色为深绿色),在此可以找到制造农药的元素(如Cl、P等),左下角为金属元素(H除外),分界线两边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能与酸和碱反应(如Be、Al等),还可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如Si、Ge等)。
六、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0族除外)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最强的位于左下角的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位于右上角的氟。
2.金属性越强,单质越容易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跟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
七、半径大小规律
1.原子半径: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减小(0族除外)。
2.离子半径:同主族--同价离子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3.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反之,核外电子数越少,半径越小(如)。
八、主族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的规律
1.关系式:
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设主族族序数为a,周期数为b,则:
时,为金属元素,且比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时,为两性元素(H除外),其最高价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
时,为非金属元素,且比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九、电子层与电子数的倍比关系(短周期元素)
1.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的比值为a,则有:为第IA族元素;(2)a=1为第IIA族元素或H、He;(3)a=2为第IVA族元素;(4)a=3为第VIA族元素;(5)a=4为0族元素。
2.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比值为b,则有:为Na;(2)为Mg;(3)为Li、Si;(4)b=1为Be、Ar;(5)b=2为C;(6)b=3为O;(7)b=4为Ne。
3.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总数的比值为c,则有:(1)为Mg;(2)为Li、P;(3)为Be;(4)c=1为H、He。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为H、Be、Al。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考点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22MgO2Mg +O22MgO注:MgO:白色固体
4Al +3O22Al2O34Al +3O2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
3Fe+2O2Fe3O42Cu+ O22CuO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酸→盐+ H2↑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2SO4+MgMgSO4+ H2↑2HCl +MgMgCl2+ 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2SO4+ 2AlAl2(SO4)3+ 3H2↑6HCl + 2Al2AlCl3+ 3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ZnZnSO4+ H2↑2HCl +ZnZn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 FeFeSO4+ H2↑2HCl + FeFe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M(金属)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
M(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3CuSO4Al2(SO4)3+ 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
Cu+ 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
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
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大多数同学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化学第一节课《绪言》中有三个演示实验,有颜色改变、沉淀生成、发热发光等鲜明的现象,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加上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第一次测验成绩都很好,所以同学们刚开始学习化学时,都非常的开心、兴趣很浓。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的加深,部分同学的新鲜感会慢慢消失,学习成绩就可能渐渐下滑,所以我们还要注意保持住浓厚的学习兴趣,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2、专心听讲
课堂专心听讲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因为在课堂上,老师都会反复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还可能会补充书上没有的知识点。
当然我们不是消极被动地听,而是主观上积极努力地听。比如我们在听课时可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下课后再征求老师的意见,以便形成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老师在讲新课前,一般都用五分钟来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或者把今天要讲的材料引个头,概述讲课的目的,或者预习、概叙要阐述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很快地记下教师在最初五分钟里所讲的主要内容,那么,它将是最有价值的笔记的一部分,或许会提高整堂课的听课效率。而一堂课的最后五分钟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大部分教师会在这段时间总结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这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听讲,与老师一起复习,对笔记进行补缺补漏。
3、重视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人们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初三一学年中共有82个演示实验和10个分组实验。这些实验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我们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等能力,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培养我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看老师演示实验或者我们动手做实验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包括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观察中还要积极地思考,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如实填写实验报告。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4、灵活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易学难记,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同学们普遍反映化学课“学得会,记不住”。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学习中改进记忆方法,加强记忆方面的训练,提高记忆效果。学习化学是需要适当的记忆的,元素符号是需要记忆的,但不等于死记硬背,需要记忆的元素符号有20多个,可以分散记忆,先记几个常见的如:氢H,氧O,碳C,氯Cl,钠Na,镁Mg,铝Al,氦He,氖Ne,硫S,其余的以后学到了再背。化合价是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必须掌握。开始学习化合价时对最常用的元素化合价可以用“卡通人”的形式或顺口溜的形式背,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铜、钡、锌,铁,铝三价氯负一,氧、硫负二要记清。但是,光是死背是不行的,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应用,在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更牢、才能灵活运用。书写化学式时,应该依据化合价,以及数学规律来书写。在学习“水的电解”实验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对于这个实验现象同学们总是混淆,我们就用谐音“父亲”来记忆“负氢”。在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来记忆实验的操作顺序。此外还可用图表记忆、对比记忆、数字记忆、规律记忆、浓缩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把枯燥的化学知识趣味化,这样就能记得清,记得牢。
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方法
一、精选词句记忆法
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精选出一些关键性或概括性的词句来,作为记忆的提示点,从而以点带面,使知识全面再现。如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操作步骤时,用每一步的第一个字作为提示点,即“检”、“装”、“固”、“点”、“收”、“移”、“灭”,使学生一口气就记住了散而乱的七个步骤而且这样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二、编制歌谣记忆法
对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编成歌谣,写成韵语,学生记起来有音律和节奏,朗朗上口。如电解水的实验中将两个电极产生气体的名称和气体的性质编成歌谣。“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从而增强学生的趣味性,不失为记忆的妙法。
三、运用比喻记忆法
巴尔扎克说过:“激烈的情绪有一种特别的记忆力。”对于初中化学中抽象的概念,微观的结构,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记忆,可以增强学生的想像力。
四、分点串联记忆法
把分散的、零星的概念、原理、化学方程式、分点串联起来,放入某一知识系统中进行强化记忆。如元素符号的记忆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串联起来记,可以达到一箭双雕之功效,变分散为集中,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变易忘为牢记。
五、列表记忆法
初中化学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知识,如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学生在记这些知识时感到很困难,教师能将这些知识列成表格,进行对比,观察异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六、理解记忆法
记忆的方式有两种,即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理解记忆是主要的,理解得越深,记忆就越牢。如讲到催化剂的概念时,我将其总结为“一变两不变”,即化学反应速率要变,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两不变。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来强化记忆,是记忆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
猜你喜欢:
1. 初三化学元素知识点
2.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3. 初三上册化学元素知识点
4. 初中必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5.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元素知识
一、最外层电子数规律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主族(IA族)、副族(IB、VIII族部分等)。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主族(IIA族)、副族(IIB、IIIB、IVB、VIIB族)、0族(He)、VIII族(26Fe、27Co等)。
3.最外层电子数在3~7之间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0族(He除外)。
二、数目规律
1.元素种类最多的是第IIIB族(32种)。
2.同周期第IIA族与第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以下三种情况:
(1)第2、3周期(短周期)相差1;
(2)第4、5周期相差11;
(3)第6、7周期相差25。
3.设n为周期序数,每一周期排布元素的数目为:奇数周期为;偶数周期为。如第3周期为种,第4周期为种。
4.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
第IA、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数目;
第IIIA~V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下一周期元素的数目。
三、化合价规律
1.同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由+1+7(稀有气体为0价)递变、最低负价由-4-1递变。
2.关系式:(1)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
(2)最高正化合价=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价电子数。
3.除第VIII族元素外,原子序数为奇(偶)数的元素,元素所在族的序数及主要化合价也为奇(偶)数。
四、对角线规律
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对角(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主要表现在第2、3周期(如Li和Mg、Be和Al、B和Si)。
五、分界线规律
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分界线,右上方的元素为非金属(周期表中的颜色为深绿色),在此可以找到制造农药的元素(如Cl、P等),左下角为金属元素(H除外),分界线两边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能与酸和碱反应(如Be、Al等),还可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如Si、Ge等)。
六、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0族除外)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最强的位于左下角的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位于右上角的氟。
2.金属性越强,单质越容易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跟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
七、半径大小规律
1.原子半径: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减小(0族除外)。
2.离子半径:同主族--同价离子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3.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反之,核外电子数越少,半径越小(如)。
八、主族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的规律
1.关系式:
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设主族族序数为a,周期数为b,则:
时,为金属元素,且比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时,为两性元素(H除外),其最高价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
时,为非金属元素,且比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九、电子层与电子数的倍比关系(短周期元素)
1.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的比值为a,则有:为第IA族元素;(2)a=1为第IIA族元素或H、He;(3)a=2为第IVA族元素;(4)a=3为第VIA族元素;(5)a=4为0族元素。
2.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比值为b,则有:为Na;(2)为Mg;(3)为Li、Si;(4)b=1为Be、Ar;(5)b=2为C;(6)b=3为O;(7)b=4为Ne。
3.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总数的比值为c,则有:(1)为Mg;(2)为Li、P;(3)为Be;(4)c=1为H、He。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为H、Be、Al。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考点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22MgO2Mg +O22MgO注:MgO:白色固体
4Al +3O22Al2O34Al +3O22Al2O3注:Al2O3:白色固体
3Fe+2O2Fe3O42Cu+ O22CuO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金属+酸→盐+ H2↑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2SO4+MgMgSO4+ H2↑2HCl +MgMgCl2+ 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3H2SO4+ 2AlAl2(SO4)3+ 3H2↑6HCl + 2Al2AlCl3+ 3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ZnZnSO4+ H2↑2HCl +ZnZn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
H2SO4+ FeFeSO4+ H2↑2HCl + FeFe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
×M(金属)
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
M(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3CuSO4Al2(SO4)3+ 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
Cu+ 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
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考点二、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两种;物质种类是单质与化合物
考点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大多数同学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化学第一节课《绪言》中有三个演示实验,有颜色改变、沉淀生成、发热发光等鲜明的现象,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加上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第一次测验成绩都很好,所以同学们刚开始学习化学时,都非常的开心、兴趣很浓。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的加深,部分同学的新鲜感会慢慢消失,学习成绩就可能渐渐下滑,所以我们还要注意保持住浓厚的学习兴趣,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2、专心听讲
课堂专心听讲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因为在课堂上,老师都会反复讲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还可能会补充书上没有的知识点。
当然我们不是消极被动地听,而是主观上积极努力地听。比如我们在听课时可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下课后再征求老师的意见,以便形成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老师在讲新课前,一般都用五分钟来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或者把今天要讲的材料引个头,概述讲课的目的,或者预习、概叙要阐述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很快地记下教师在最初五分钟里所讲的主要内容,那么,它将是最有价值的笔记的一部分,或许会提高整堂课的听课效率。而一堂课的最后五分钟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大部分教师会在这段时间总结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这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听讲,与老师一起复习,对笔记进行补缺补漏。
3、重视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人们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初三一学年中共有82个演示实验和10个分组实验。这些实验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帮助我们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等能力,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培养我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看老师演示实验或者我们动手做实验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包括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现象,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观察中还要积极地思考,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如实填写实验报告。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4、灵活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易学难记,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同学们普遍反映化学课“学得会,记不住”。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学习中改进记忆方法,加强记忆方面的训练,提高记忆效果。学习化学是需要适当的记忆的,元素符号是需要记忆的,但不等于死记硬背,需要记忆的元素符号有20多个,可以分散记忆,先记几个常见的如:氢H,氧O,碳C,氯Cl,钠Na,镁Mg,铝Al,氦He,氖Ne,硫S,其余的以后学到了再背。化合价是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必须掌握。开始学习化合价时对最常用的元素化合价可以用“卡通人”的形式或顺口溜的形式背,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铜、钡、锌,铁,铝三价氯负一,氧、硫负二要记清。但是,光是死背是不行的,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应用,在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更牢、才能灵活运用。书写化学式时,应该依据化合价,以及数学规律来书写。在学习“水的电解”实验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对于这个实验现象同学们总是混淆,我们就用谐音“父亲”来记忆“负氢”。在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来记忆实验的操作顺序。此外还可用图表记忆、对比记忆、数字记忆、规律记忆、浓缩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把枯燥的化学知识趣味化,这样就能记得清,记得牢。
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方法
一、精选词句记忆法
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精选出一些关键性或概括性的词句来,作为记忆的提示点,从而以点带面,使知识全面再现。如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操作步骤时,用每一步的第一个字作为提示点,即“检”、“装”、“固”、“点”、“收”、“移”、“灭”,使学生一口气就记住了散而乱的七个步骤而且这样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二、编制歌谣记忆法
对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编成歌谣,写成韵语,学生记起来有音律和节奏,朗朗上口。如电解水的实验中将两个电极产生气体的名称和气体的性质编成歌谣。“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从而增强学生的趣味性,不失为记忆的妙法。
三、运用比喻记忆法
巴尔扎克说过:“激烈的情绪有一种特别的记忆力。”对于初中化学中抽象的概念,微观的结构,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记忆,可以增强学生的想像力。
四、分点串联记忆法
把分散的、零星的概念、原理、化学方程式、分点串联起来,放入某一知识系统中进行强化记忆。如元素符号的记忆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串联起来记,可以达到一箭双雕之功效,变分散为集中,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变易忘为牢记。
五、列表记忆法
初中化学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知识,如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学生在记这些知识时感到很困难,教师能将这些知识列成表格,进行对比,观察异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六、理解记忆法
记忆的方式有两种,即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理解记忆是主要的,理解得越深,记忆就越牢。如讲到催化剂的概念时,我将其总结为“一变两不变”,即化学反应速率要变,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两不变。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来强化记忆,是记忆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
猜你喜欢:
1. 初三化学元素知识点
2.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3. 初三上册化学元素知识点
4. 初中必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5.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