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等谋士不愿当主公?才没那么简单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06-11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5万
展开全部
诸葛亮等谋士不愿当主公?才没那么简单

诸葛亮辛苦北伐,壮志未酬身先死。刘禅昏庸重用佞臣,很痛心诸葛亮的踌躇不得志,诸葛亮为何不自己当主公?假如他做主公,蜀国应会更加强大,就算不能统一全国,也不至于到亡国的地步,但诸葛亮自始至终没有这么做。

有人会说诸葛亮要报答三顾茅庐之恩,他不能辜负刘备的托孤重任,凭借他的能力和在蜀国的威望,不做主公只是因为不愿意。

一、才没那么简单,主公少有白手起家的

一个人有谋略,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成为谋臣,但当主公的条件就会非常苛刻了。我们观察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主公的背景都很强,无一人是草莽英雄,白手起家的。

曹操出生在显赫的官宦之家,老爹曹嵩曾担任过农林部长(大司农),后又任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位列三公,爵位为费亭侯。养祖父是寝殿侍奉宦官曹腾,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人。

曹操家族庞大,曹仁、曹洪、曹真、曹纯都是曹操族弟;夏侯渊、夏侯惇、夏侯恩、夏侯廉是曹操族本家(曹嵩曾过继给曹腾,夏侯是之前的本家)。夏侯氏一直是曹操战场上不可或缺的主力部队之一。

孙氏家族世代在吴地做官,祖上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孙坚曾官至长沙太守,封乌程侯。其子孙策平定江东,占据江东六郡,官至讨逆将军、会稽太守。后来孙权接过权柄,经营江东。

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起兵之初,实力衰弱,但始终以汉室皇叔身份自居,曾依附于袁绍、曹操、刘表等人。

就连昙花一现的大军阀袁绍也是如此。官渡之战以前,袁绍为汉末实力最强的诸侯,官拜大将军、冀州牧。袁绍具有四世三公(高祖父袁安在汉章帝时代为司徒,袁安之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的显赫背景,为反董联合军的盟主。

诸葛亮呢,最牛的背景就是叔父曾短暂担任过豫章郡郡丞,对他提携也不大。家族内有兄弟在魏、吴两地做官,但各为其主,家族力量分散。整体的家族实力和上述几位相比就弱了太多,没有根基和势力,在乱世诸葛亮就是真正的草民,没有参与争夺天下的资格。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就是个自娱自乐又小有名气的读书人。

二、除了实力,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曹操背景既然如此之强,为何还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鼎立的事实存在很久,孙权为何很晚而且是最后一个称帝?为何刘备多次陷入危难自身难保,也不愿放弃追随的人民?

皇帝刘协从长安狼狈逃到洛阳,食不果腹。各地军阀中唯有曹操独具慧眼,率军抵达洛阳,迎接刘协至其根据地许县。这时,东汉王朝名义仍在,迎接皇帝,曹操可做皇权代言人,曹操以皇帝的名义向全国发号施令,曹氏政权变为正统,其他的军阀诸侯要么变臣属,要么成叛逆。

孙氏家族经营江东已历三世,虽然根基稳固,但相比于刘备的皇叔身份、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称帝的大义是较为缺乏的。先称帝就会落下不义篡权的口实,成为被众人攻击的对象,孙权在曹魏和蜀国之后称帝不会在道义上缺失太多。

刘备出身寒微,无人无势,没有争夺天下的名义。合适的名义是凝聚人心的力量,名义比兵马重要得多,兵马迟早会有,没有名义就会成为乱臣贼子,缺乏凝聚力,力量也不会壮大和长久。他以皇叔身份匡扶汉室,又事事以仁义立身,广树恩德,才能吸引众人归附。

刘备被曹操追击,落荒而逃形势危急时,带着民众会拖累自己,刘备却不忍抛下他们。刘琮归降曹操,下属劝刘备攻击荆州,刘备以违背仁义拒绝了。刘备想夺取益州,事先都要给刘璋扣上一顶不仁不义的帽子。

刘备一辈子都在牢牢守着皇叔身份和仁义的原则行事,诸葛亮帮助刘备匡扶汉室,谴责曹操是乱臣贼子,挟天子是谋逆篡位。又受到刘备死前托孤,假如自己篡权称帝,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必将人心丧失,众叛亲离。诸葛亮作为出色的政治家,又自比管仲、乐毅,依附一位天下明主实现政治抱负才是他的真实想法。

三、谋士的生存状态依赖主公的意志

曹操爱才到了何种地步?以张绣的仇恨,一听归来,握手欢颜,加官进爵。许攸如此狂妄,得到投奔的消息,曹操兴奋地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光脚出门迎接。荀彧前来投奔,曹操将他比作自己的张良,委以重用。

但谋士的命运如何,有时候全凭借主公的态度。

曹操晚年,下属建议应晋级公爵,加颁九锡,用以表彰曹操对国家的贡献(加颁九锡是权臣篡权的必经步骤)。然而,荀彧认为这与当初起兵的大义不符,对此持反对意见。曹操听闻后大不高兴,后来荀彧被逼服毒自杀。

许攸离开袁绍投奔曹操,并献计曹操攻击袁绍的粮草大营,使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获成功。许攸仗恃他的功劳,态度十分狂妄,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言语轻薄,呼喊曹操的乳名。曹操听闻心里大不高兴,许攸虽然有功,但仍被诛杀。

三国谋士里面难有谁的名气超过诸葛亮,借助《隆中对》使蜀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凭借蜀国这个平台,才成就了他的传世功名。

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只会默默无闻地做一个耕地书生;没有刘备对他的倚重,诸葛亮不仅会受到关羽等重臣的排挤,政令无法实施,功业也无法完成。诸葛亮能在蜀国如鱼得水、建立功业,与主公刘备的充分信任、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四、属下太厉害,主公也会防备

属下很有才华,主公也会防止他掌握过多的军权。比如秦昭王逼迫不听命令的名将白起自杀,嬴政对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伐楚一直小心提防。秦灭六国还需要白起等将领大展身手,但君主一旦觉得他不可控制,有叛变的可能就会毫不犹豫的自断臂膀,可见主公对权力的维护已到了何种地步。

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始终不给卓越谋臣竹中半兵卫(号称日本孔明)兵权,半兵卫死前曾感慨因自己太聪明被主公防备,连做个大名(日本军阀或者诸侯的称呼)的机会都没有。

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如果阿斗不成才,你可以取而代之。刘备又让阿斗把诸葛亮当做父亲一样对待。推心置腹的情感绑架,三顾之恩再加托孤重任,篡权的想法在情感道义上就变得更为艰难。

诸葛亮长于政治,蜀国之内无人能敌,而在军事方面的成就相对并不突出。夷陵之战大败后,蜀国彻底失去战略要地荆州,国力大减,孙刘联盟破裂。来自外部势力魏、吴两国的军事压力突然变大,篡权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刘备托孤时,安排蜀国的军事大权被李严等人掌握,作为制衡。有军事才能的将领对诸葛亮的牵制作用就会变得更加突出。

刘备死后,益州集团、刘璋旧部、荆州集团等几方势力并不安稳,诸葛亮也不能一家独大。

五、成功的几率太小,代价太大

可是司马懿等人为何就能成功篡权呢?

司马懿自曹操时代就崭露头角,军功卓越(曾献计让孙权背后偷袭关羽,大获成功)。在后期又装疯卖傻蒙骗和诛杀权臣曹爽,执掌大权。期间不断安排后代族人掌握军政要职,逐渐架空曹家,历经几世时间,等待司马家族已坐拥皇家之实(和当年曹操挟天子的情形类似),朝纲人心完全归附之后,才由后代动手完成篡权。这个过程比曹氏称帝更为漫长和艰难,整个过程充满了血腥危险。为争夺权力和防止权力流失,中间又发起和镇压了多次政变(比如:寿春三叛),司马家族随时都有被彻底颠覆、屠灭的可能。

刘备死后,诸葛亮逐渐掌握蜀国军政大权,地位稳固,威望极高,不存在权力地位的威胁,实在没有篡权的必要。诸葛亮就算想篡权,也要苦苦谋划多年摆平内外势力的干扰,而且当世不一定能享受到篡权的实际利益。假如篡权成功,还要防备刘家旧势力的反扑,内斗不息,怎有力量北伐?三顾之恩如何报答?政治抱负如何实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