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咒会被诅咒吗
不会的。
有许多人表示片尾的诅咒只是一种手法而已,说晦衡颂气的大可不必,毕竟本身就是恐怖片能吓住观众才算成功。对此导演柯孟融也强调电影里的宗教、手势等都是自己创作出来的,大家千万不用担心看完《咒》会被“祝福”。
柯孟融表示:“大黑佛母和所有神像的设计和制作最烧钱,我们把钱都砸在这里了!尤其是那一尊大黑佛母是我们去找人做的,手势、咒语到符咒符号都是我们虚构的。不过能让大家一直问是不是真的存在的神明,代表我们的美术团队真得很厉害!”
正如许多在院线大受赞誉的恐怖片一样,《咒》也在本月登陆流媒体之后遭遇了内地口碑暴跌。尽管作为华语恐怖片,《咒》目前相对稳定的6.8分相比太多其他例子也暂时还算不上惨剧,但“咒 晦气”“咒 就这”等一系列微博热搜也的确突出反映了一部分观众的失望。
这种失望的缘由一方面的确有先前高期待的落差以及非大银幕观影带来的缺憾,但更多则流露出对这部影片结尾请观众“分担诅咒”这一处理方式的不满。毕竟,被恐怖片吓到或冒犯到的情况有很多,但观众直接被“晦气”到、觉得没被尊重的情况却并不咐笑郑算常见。
但我们也许可以继续追问:这种“晦气”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难道真是结尾的诅咒吗?以及,这种被“咒”的窘迫感,是否可解呢?
总体而言,伪·伪纪录片的视角是近乎完全由叙述者决定的。在局部,我们可以看到多样的视角选取。通过对诸多恐怖要素的审慎调用,这些片段所构筑的氛围、所拧成的“力”同样能让观众感受虚构的恐怖之愉悦。
与此同时,伪纪录的视角也必将影响观众对剧情的感知。创作者要做升裤的,便是在观众犹疑于真假边界的时刻,将其诱入故事之中,让未知之物既牵引人物、也带动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