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家庭教育是怎么样的?
导读: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和人和,其实巴菲特就是如此,有天时、地利,更有人和。他自己也非常谦虚,说他非常地幸运,出生是中了“卵巢彩票”,同时他做投资也正好遇上美国的飞速发展。但美国就只有一个巴菲特,他为何可以做到如今的成就?我想我们可以从他的生平事迹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这篇主要介绍巴菲特的家庭教育,参考《滚雪球》一书。
《 滚雪球》详细介绍了沃伦·巴菲特的成长细节,他从小聪明、好学,在父亲那里学到有关“内部积分卡”的重要性,经常不断地检讨自己,督促自己成为一个诚实、有责任心的人;他很早就对商业很感兴趣,而且一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拼命地汲取书籍里的养分。
“卵巢彩票”
沃伦·巴菲特总是将他的成功归因于好运,他认为他的出生就是中了“卵巢彩票”——在恰当的时间出生在一个好地方,他很庆幸自己出生在美国的19世纪30年代的巴菲特家庭。巴菲特生活在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他有幸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在他开始投资生涯后美国虽然小事不断但并没有发生过大的动乱。
不过巴菲特远没有他声称的那么幸运,他生于1930年8月30日,此时距离美国股票市场崩溃已有10个月,他那从事股票经纪人工作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已经失业了,他们一家一度曾靠他那开杂货店的爷爷接济度日。好在随着巴菲特的成长,他们家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霍华德拼命地为他自己创立的股票经纪公司工作,他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他们家逐渐过上了比大部分中产阶级稍好的生活。
或许正因为经历过贫困,巴菲特对金钱产生了强烈的渴望,从小就爱存钱,6岁就开始“做生意”,10岁时就把图书馆所有有关赚钱的书籍翻遍了,甚至发誓30岁之前一定要成为百万富翁,否则就从奥马哈最高的楼跳下去。
父亲霍华德
巴菲特宣称他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但从这本传记来看并不见得,特别是巴菲特很少提及他的母亲对他的积极影响。巴菲特很崇拜父亲霍华德,他刚毅、坚韧、正直的品格影响着他的孩子们。他热衷于政治和金融,但却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当股票经纪人的时候,他坚持推荐自己最好看、认为最安全的股票,而不是当下最热门、最能赚取佣金的股票。当他从政时,也不会为了自己的仕途而做违心的事,他几乎不加入任何同盟,在政党中处于“孤狼”的立场。即便霍华德后来一度成为国会议员,他的政治生涯也并不顺利,而且他从来没有因为成为国会议员而拥有哪项特权,他的子女也继承了他良好的品格,沃伦·巴菲特的“内部记分卡”就是来源于他的父亲。
在父亲霍华德的影响下沃伦从小对金融和政治很感兴趣,特别是金融。沃伦小时候经常去父亲的股票经纪公司转悠,10岁的时候他要求霍华德带他去纽约证券交易所,虽然当时霍华德只经营着一个小小的经纪行,但他带小沃伦见到了当时华尔街最有声望的人——西德尼·温伯格,与其交谈了半个小时,这给巴菲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霍华德给沃伦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他没有要求儿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只是在沃伦明显要误入歧途时想办法拉他一把。所以巴菲特小时候在爷爷的杂货店打过工、卖过饮料、送过报纸、卖过赛马手册、二手高尔夫球等等,他的“雪球”很早之前就开始滚起来了,在他读高中的时候,他赚的钱比他老师的薪水还多,读大学时他积累了近一万美元的财富。
沃伦在华盛顿上高中,有一段时期几乎走上了犯罪的边缘,那时他成绩差、逃漏税金、离家出走,甚至跟别人一起去偷 体育 店的高尔夫球,但实际上沃伦心里深知这些都不对,他已经在父亲的影响下早早知道“内部积分卡”的重要性,当霍华德的语气里表现出对沃伦失望时,他就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了。
在父亲的影响下沃伦回归正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他的第一份职业是在霍华德的股票经纪公司工作,直到他等来了他的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offer,他才离开奥马哈到纽约工作。当格雷厄姆解散合伙企业后,沃伦再次回到奥马哈,他成立了自己的合伙公司,也与父亲一起成立了“巴菲特-巴菲特合伙公司”,所以父亲霍华德在沃伦的事业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巴菲特很多投资也会与父亲讨论。虽然在股票的看法上,沃伦跟父亲霍华德经常有分歧,但沃伦一直很尊重父亲,即便他的观点不总是正确。
1964年霍华德去世,对巴菲特的打击非常大,他在书桌的墙上挂了一张父亲的肖像,即便父亲已经不在了,“内部记分卡”也一直提醒着巴菲特,要做一个诚信正直、富有责任心的人。
母亲利拉
沃伦的母亲利拉有家族病史,利拉的母亲、姐妹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虽然利拉没有遗传母亲的精神疾病,但从小也受了不少苦。利拉从小精力充沛,成年后也是干劲十足。但与沃伦父亲霍华德的“内部积分卡”不同,利拉似乎更在意“外部积分卡”,她很喜欢社交,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在外人看来利拉是一位堪称完美的母亲和妻子,但在沃伦和姐姐多丽丝看来,母亲脾气很坏,而且也缺少温情。
利拉确实很有牺牲精神,她可以把家庭打理地井井有条,她也会尽量满足儿子无伤大雅的要求,比如沃伦很挑食,总要求利拉做一些特别的东西给他吃,比如沃伦生病时无法按时送报,是利拉起早帮沃伦完成工作。但她同时有太多的抱怨和怒气,只是在外人和丈夫霍华德看不到的时候发作在沃伦和多丽丝身上。利拉可以连续对两个孩子怒骂一两个小时,直到两个孩子“认错”、流下无助的眼泪她才结束。沃伦小时候经常喜欢去邻居家,也非常喜欢去学校,因为这样可以逃避他的母亲。
利拉让沃伦和多丽丝都确信自己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即便是成年后也还深受影响,沃伦觉得自己除了生意以外其他一无是处,工作的时候很高兴,其他时候很难获得快乐。沃伦成年后与母亲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他尽量避免跟母亲在一起,成家后一般都是妻子苏珊与母亲接触。苏珊看得出来只要利拉在,沃伦就会很痛苦。
沃伦一直没有跟母亲修复好关系,直到利拉去世,他才想明白很多事,与母亲的这种疏离或许是巴菲特一辈子的遗憾,他觉得他原本有时间去跟母亲和解,可是他一直回避这个问题。中年的巴菲特开始明白,很多事情如果不去做可能会遗憾一辈子,他会更注重与家人的 情感 连接,跟孙辈们关系也很亲密,在家庭获得了更多的温暖,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与母亲关系的遗憾吧。
巴菲特一直说自己的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这是事实,他一直按照父亲给自己灌输的价值观要求自己,他对股票的兴趣也是受到父亲的启蒙。最重要的是,巴菲特的父母并没有对孩子做过多的限制、提过多的要求,只要他做事不出格基本不对他做过多的干预,所以巴菲特从小就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工作,他不需要按照父母设计的路线来走。父母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过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是孩子最好的“教材”,给孩子更多的是指导而非控制。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他才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许霍华德和利拉也没有想过巴菲特在商业上能如此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