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算法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决策树算法的算法理论和应用场景
算法理论:
我了解的决策树算法,主要有三种,最早期的ID3,再到后来的C4.5和CART这三种算法。
这三种算法的大致框架近似。
决策树的学习过程
1.特征选择
在训练数据中 众多X中选择一个特征作为当前节点分裂的标准。如何选择特征有着很多不同量化评估标准,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决策树算法。
2.决策树生成
根据选择的特征评估标准,从上至下递归生成子节点,直到数据集不可分或者最小节点满足阈值,此时决策树停止生长。
3.剪枝
决策树极其容易过拟合,一般需要通过剪枝,缩小树结构规模、缓解过拟合。剪枝技术有前剪枝和后剪枝两种。
有些算法用剪枝过程,有些没有,如ID3。
预剪枝:对每个结点划分前先进行估计,若当前结点的划分不能带来决策树的泛化性能的提升,则停止划分,并标记为叶结点。
后剪枝:现从训练集生成一棵完整的决策树,然后自底向上对非叶子结点进行考察,若该结点对应的子树用叶结点能带来决策树泛化性能的提升,则将该子树替换为叶结点。
但不管是预剪枝还是后剪枝都是用验证集的数据进行评估。
ID3算法是最早成型的决策树算法。ID3的算法核心是在决策树各个节点上应用信息增益准则来选择特征,递归构建决策树。缺点是,在选择分裂变量时容易选择分类多的特征,如ID值【值越多、分叉越多,子节点的不纯度就越小,信息增益就越大】。
ID3之所以无法 处理缺失值、无法处理连续值、不剪纸等情况,主要是当时的重点并不是这些。
C4.5算法与ID3近似,只是分裂标准从 信息增益 转变成 信息增益率。可以处理连续值,含剪枝,可以处理缺失值,这里的做法多是 概率权重。
CART:1.可以处理连续值 2.可以进行缺失值处理 3.支持剪枝 4.可以分类可以回归。
缺失值的处理是 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别进行分类。
建立CART树
我们的算法从根节点开始,用训练集递归的建立CART树。
1) 对于当前节点的数据集为D,如果样本个数小于阈值或者没有特征,则返回决策子树,当前节点停止递归。
2) 计算样本集D的基尼系数, 如果基尼系数小于阈值 (说明已经很纯了!!不需要再分了!!),则返回决策树子树,当前节点停止递归。
3) 计算当前节点现有的各个特征的各个特征值对数据集D的基尼系数。
4) 在计算出来的各个特征的各个特征值对数据集D的基尼系数中,选择 基尼系数最小的特征A和对应的特征值a。根据这个最优特征和最优特征值,把数据集划分成两部分D1和D2,同时建立当前节点的左右节点,做节点的数据集D为D1,右节点的数据集D为D2。 (注:注意是二叉树,故这里的D1和D2是有集合关系的,D2=D-D1)
5) 对左右的子节点递归的调用1-4步,生成决策树。
CART采用的办法是后剪枝法,即先生成决策树,然后产生所有可能的剪枝后的CART树,然后使用交叉验证来检验各种剪枝的效果,选择泛化能力最好的剪枝策略。
应用场景
比如欺诈问题中,通过决策树算法简单分类,默认是CART的分类树,默认不剪枝。然后在出图后,自行选择合适的叶节点进行拒绝操作。
这个不剪枝是因为欺诈问题的特殊性,欺诈问题一般而言较少,如数据的万几水平,即正样本少,而整个欺诈问题需要解决的速度较快。此时只能根据业务要求,迅速针对已有的正样本情况,在控制准确率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召回率。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决策树来简单应用,这个可以替代原本手工选择特征及特征阈值的情况。
算法理论:
我了解的决策树算法,主要有三种,最早期的ID3,再到后来的C4.5和CART这三种算法。
这三种算法的大致框架近似。
决策树的学习过程
1.特征选择
在训练数据中 众多X中选择一个特征作为当前节点分裂的标准。如何选择特征有着很多不同量化评估标准,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决策树算法。
2.决策树生成
根据选择的特征评估标准,从上至下递归生成子节点,直到数据集不可分或者最小节点满足阈值,此时决策树停止生长。
3.剪枝
决策树极其容易过拟合,一般需要通过剪枝,缩小树结构规模、缓解过拟合。剪枝技术有前剪枝和后剪枝两种。
有些算法用剪枝过程,有些没有,如ID3。
预剪枝:对每个结点划分前先进行估计,若当前结点的划分不能带来决策树的泛化性能的提升,则停止划分,并标记为叶结点。
后剪枝:现从训练集生成一棵完整的决策树,然后自底向上对非叶子结点进行考察,若该结点对应的子树用叶结点能带来决策树泛化性能的提升,则将该子树替换为叶结点。
但不管是预剪枝还是后剪枝都是用验证集的数据进行评估。
ID3算法是最早成型的决策树算法。ID3的算法核心是在决策树各个节点上应用信息增益准则来选择特征,递归构建决策树。缺点是,在选择分裂变量时容易选择分类多的特征,如ID值【值越多、分叉越多,子节点的不纯度就越小,信息增益就越大】。
ID3之所以无法 处理缺失值、无法处理连续值、不剪纸等情况,主要是当时的重点并不是这些。
C4.5算法与ID3近似,只是分裂标准从 信息增益 转变成 信息增益率。可以处理连续值,含剪枝,可以处理缺失值,这里的做法多是 概率权重。
CART:1.可以处理连续值 2.可以进行缺失值处理 3.支持剪枝 4.可以分类可以回归。
缺失值的处理是 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别进行分类。
建立CART树
我们的算法从根节点开始,用训练集递归的建立CART树。
1) 对于当前节点的数据集为D,如果样本个数小于阈值或者没有特征,则返回决策子树,当前节点停止递归。
2) 计算样本集D的基尼系数, 如果基尼系数小于阈值 (说明已经很纯了!!不需要再分了!!),则返回决策树子树,当前节点停止递归。
3) 计算当前节点现有的各个特征的各个特征值对数据集D的基尼系数。
4) 在计算出来的各个特征的各个特征值对数据集D的基尼系数中,选择 基尼系数最小的特征A和对应的特征值a。根据这个最优特征和最优特征值,把数据集划分成两部分D1和D2,同时建立当前节点的左右节点,做节点的数据集D为D1,右节点的数据集D为D2。 (注:注意是二叉树,故这里的D1和D2是有集合关系的,D2=D-D1)
5) 对左右的子节点递归的调用1-4步,生成决策树。
CART采用的办法是后剪枝法,即先生成决策树,然后产生所有可能的剪枝后的CART树,然后使用交叉验证来检验各种剪枝的效果,选择泛化能力最好的剪枝策略。
应用场景
比如欺诈问题中,通过决策树算法简单分类,默认是CART的分类树,默认不剪枝。然后在出图后,自行选择合适的叶节点进行拒绝操作。
这个不剪枝是因为欺诈问题的特殊性,欺诈问题一般而言较少,如数据的万几水平,即正样本少,而整个欺诈问题需要解决的速度较快。此时只能根据业务要求,迅速针对已有的正样本情况,在控制准确率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召回率。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决策树来简单应用,这个可以替代原本手工选择特征及特征阈值的情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