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受到一带一路的什么影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9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意娜发表演讲。 中国日报记者 邹红 摄
中国日报网9月27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意娜认为,科技的进步和“一带一路”倡议给黄河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25日,意娜在新时代大讲堂上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与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流传于黄河源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格萨(斯)尔》为线索,对黄河文化中丰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梳理,深入阐释了非遗保护、文化生态保护与黄河自然生态保护观念相结合,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发展逻辑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呼应的意义。
意娜指出,除了《格萨(斯)尔》,黄河流域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有八个位于河流流域。
意娜说:“在中国文化中,黄河早已超越了一条普通河流的概念。它是一条富有人文精神和灵性的河。”
意娜同时指出,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以前很恶劣,不利于农业发展。 “环境的恶劣导致人们崇尚自然。因此,在黄河流域流传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歌曲。”
意娜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改变了黄河流域的农业并影响了文化的演变,从而改变了我们看待黄河生态系统的方式。
她认为,在黄河文化发展面临的诸多新机遇中,除了科学技术外, “一带一路”倡议也带来了无限可能。她提出了“人天融合、东流西行”的概念,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员和货物在东西方之间畅通流动。
她认为,黄河文化节点城市应在新发展观引领和新技术支撑下,以“人天融合、东流西行”的思路实现新发展。
2020年9月25日上午,以“黄河明珠,交响丝路”为主题的新时代大讲堂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此次活动是第十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的重要环节,来自中国、法国、挪威、秘鲁的数位嘉宾在大讲堂上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华文明的世界性意义、黄河文化传承与弘扬、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议题发表了演讲。意娜是演讲嘉宾之一。
(编辑:刘世东 齐磊)
中国日报网9月27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意娜认为,科技的进步和“一带一路”倡议给黄河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
25日,意娜在新时代大讲堂上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与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流传于黄河源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格萨(斯)尔》为线索,对黄河文化中丰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梳理,深入阐释了非遗保护、文化生态保护与黄河自然生态保护观念相结合,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发展逻辑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呼应的意义。
意娜指出,除了《格萨(斯)尔》,黄河流域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有八个位于河流流域。
意娜说:“在中国文化中,黄河早已超越了一条普通河流的概念。它是一条富有人文精神和灵性的河。”
意娜同时指出,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以前很恶劣,不利于农业发展。 “环境的恶劣导致人们崇尚自然。因此,在黄河流域流传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歌曲。”
意娜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改变了黄河流域的农业并影响了文化的演变,从而改变了我们看待黄河生态系统的方式。
她认为,在黄河文化发展面临的诸多新机遇中,除了科学技术外, “一带一路”倡议也带来了无限可能。她提出了“人天融合、东流西行”的概念,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员和货物在东西方之间畅通流动。
她认为,黄河文化节点城市应在新发展观引领和新技术支撑下,以“人天融合、东流西行”的思路实现新发展。
2020年9月25日上午,以“黄河明珠,交响丝路”为主题的新时代大讲堂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此次活动是第十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的重要环节,来自中国、法国、挪威、秘鲁的数位嘉宾在大讲堂上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华文明的世界性意义、黄河文化传承与弘扬、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议题发表了演讲。意娜是演讲嘉宾之一。
(编辑:刘世东 齐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2024-05-28 广告
2024-05-28 广告
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与科技融合的产物,正以其独特魅力引领行业变革。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智慧旅游不仅提升了旅游服务的便捷性和个性化,更在提升游客体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华景乐游(深圳)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