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 我来答
奶狗君
2022-03-25 · 源于生活 秉着初心 逢志趣相投的人
奶狗君
采纳数:226 获赞数:37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道德同时是主观的和客观的。

其主观性体现在没有理性主体的情况下是不存在道德的。即道德不是 transcendentally real 的东西,无法独立于所有的(理性)人而存在。

其客观性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大多数情况下单个的个体的行为准则无法上升为道德,我们可以将其称为这个人的行事风格或者个人的行事原则或者底线或者怪癖,但是往往缺乏对于他之外的人的约束力。更具体来说,并不是所有规则都是道德。我可以不按照五子棋的规则下棋,但是我并不因此就变得不道德了。而规则的选取有更大的主观性,尤其是其中往往会有审美因素夹杂。

第二个层面是道德规则本身受到经验事实约束。至少受到人们对于经验世界规律的认知约束,而间接地受到经验事实的约束。比如说强奸得以可能的原因在于人类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如果人是无性生殖的那就没有相关的道德条例了。

顾辞分解疑惑
高能答主

2022-03-25 · 随着人的变化,想法也会变得更成熟
顾辞分解疑惑
采纳数:412 获赞数:69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道德即是一种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今天我方认为道德是主观的,也正是由于他的调节性和规范性。同时,我方认为主观意识上的道德相较于客观意识上的更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下面我将从现实和价值两个层面论述我方观点。
在当今的社会,我们从来不缺乏告诉我们道理的人,但就像韩寒的电影里说的:听过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我们虽然知道了这么多道理但我们的人生仍然如此平凡甚至不堪?这是因为我们听到的道理并不是适合我们生活的道理,我们将别人的道理放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当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道德标准也是如此。别人的道德标准并不能放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就好像我们不能拿尊老爱幼的道德去面对那些倚老卖老的人。现在的社会情况如此复杂,客观上制定的单一道德标准早已经不符合这个社会的要求,而我们要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就要在生活中不断的调试自己的道德标准,每个人经历的生活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的道德标准也不同。客观上的道德在今天的社会是应该被淘汰的。
再者,从价值的层面上来看。客观的道德毕竟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如果真的要接受的话就必须要有切身实际的体会,但是主管上的道德却不同,主观上得到的是我们在有了一定的经历之后,从中总结出的经验,即是一种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也就是我们说的道德,相较客观上的道德而言,这种道德更具有普适性和接受性,同时也更具有能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的更好的价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等到烟火茶凉后
高能答主

2022-03-25 · 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6万
展开全部
道德一定具有主观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没有主观性就不存在道德,道德只能存在于主体的思维中,所以必然具有主观性。问题是,道德是否具有客观性。要么具有,要么不具有。如果不具有,那么道德就对人没有了动力。人不必按照道德律令来行动。因为没有客观性也就会缺乏普遍性或者是绝对普遍性。比如尼采和马克思,都认为道德只是统治者的工具,是一种思想枷锁。
所以这种道德观下,道德具有客观性的表现是一方面这种道德被客观物所影响,一方面能影响一定量的主体。不具有客观性表现在不同的主体因为阶级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道德。那么就没有一个客观的不变的道德。而且这样道德变成了利益,甚至是消融道德的,也许是否认道德存在的。这种情况下,不具备客观性的因素导致结果是道德无力,道德缺乏说服力。我认为这种道德观是倾向于道德没有客观性的。说道德具有客观性则是儒家学说的论证,康德也有过涉及。此处只讲儒家。儒家经过发展,在道德问题上,认为道德是与宇宙本体分不开的。
宇宙本体是个客观的实在。这个本体具有客观性,而这个客观性在人的身上所投射的就是道德。这就是儒家心性说的研究内容。儒家通过这种方式把人内心的道德和客观的本体相联系,然后借着本体的客观性就有了客观性。这样道德就有了动力。可是事实的残酷性是,形上学,本体论被认为是失败的,是精致的艺术品而不是真理。所以这种道德客观性也就不成立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法眼扫描
优质答主

2022-03-25 · 律师
个人认证用户
法眼扫描
采纳数:45 获赞数:28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我认为道德是主观的!
人们所说的主观和客观,就主要是一个人主动和被动方面来说的,比如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这就是道德层面的,是好的应该表扬的。
如果自己上车后,一看没座,把一个坐在座位上的老人拉起来,自己坐了上去,行成纠纷,被公安局行政拘留5天,这就是客观要求的,需要人被动遵守的!
道德更多是思想意识领域的问题,法律就是最低层面的道德约束,往上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有自己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等,这都是大的主观领域的事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菜篮子zj

2022-03-25 · TA获得超过792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6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203万
展开全部
道德一定具有主观性这是毋 庸 置 疑的,因为没有主观性就不存在道德,道德只能存在于主体的思维中,所以必然具有主观性。问题是,道德是否具有客观性。
要么具有,要么不具有。
如果不具有,那么道德就对人没有了动力。人不必按照道德律令来行动。因为没有客观性也就会缺乏普遍性或者是绝对普遍性。所以这种道德观下,道德具有客观性的表现是一方面这种道德被客观物所影响,一方面能影响一定量的主体。不具有客观性表现在不同的主体因为阶级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道德。那么就没有一个客观的不变的道德。而且这样道德变成了利益,甚至是消融道德的,也许是否认道德存在的。这种情况下,不具备客观性的因素导致结果是道德无力,道德缺乏说服力。我认为这种道德观是倾向于道德没有客观性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