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需要真正的改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成长需要改变,改变态度、习惯、方法……张泉灵在北大做演讲时说过:改变并不是意味着我们要成为多伟大的人,而是要让自己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努力,坚持达到目标,最少自己也是开心的,这就是成长。所以说,没有改变,就没有成长!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每日繁杂,琐碎的教学工作中成长起来,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行动!
一、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工作。
在成长学院学习期间,贲友林老师曾经送给我们三句话:“我无法改变世界,我可以改变我自己;我改变我能改变的,接纳我不能改变的;我微笑改变世界,但不让世界改变我的微笑。”这几句话让我读到了贲老师的豁达、积极、乐观、阳光。也许正是有了这份积极乐观的心态,才使得他在面对工作时更多了一份热爱;面对课堂中的问题时,多了一份从容;面对“差生”时,也多了一份淡定和等待!的确,良好的心态,是一种强大的动力,能够激发教师强烈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心态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不但会直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还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心态是一支催化剂,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可谓是高强度,重压力,一不小心还会被推到道德舆论的风口浪尖,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是很难做好这份工作的。面对着每日繁杂的工作,我们何不转变心态,把每天的工作看作磨砺自己的练兵场,看作自己成长路上的奠基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个学期学校都会有公开课活动,之前我都是很不愿意参加,或者说有些怕参加。因为准备一节课要耗费自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万一讲不好,多丢脸呀!可我却没有想过,这样的机会多难得啊,平时的课堂上,我会像公开课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吗?我能听到那么多不同的声音吗?这些不同的声音不正是促使我进行深入思考和改变的动力和源泉吗?况且失败了又有什么可怕的?没有人天生会讲课的,就像贲老师说的那样,一个老师,不会因为一节课上得好,就说他是个好老师;当然也不会因为他一节课讲砸了,就说他是一个糟糕的老师。关键是要在课堂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比如说,我们每个教师都会说到这样一种现象:某节课,如果自己心情愉快地走进教室并上完一节课,学生好像也变得聪明,懂事了,课堂学习效率特别高。反之,如果在上课前先把学生批评一番,自己带着怒气来上这节课,那么接下来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朝气,下课后我们还要抱怨学生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结果搞的是两败俱伤,自己心里窝了一团火,心情极度糟糕,而学生却还是什么也没有学好。其实,这样的问题我也早已发现,可以说教师是课堂教学中调节学生心理氛围最大的情绪源。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要努力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自己良好的情绪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教育每一位学生!
二、改变自己的认识。
当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对一些问题自然也就会有些许新的认识。
比如说,像我们这些教龄近20年的教师,都可以算得上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了!年复一年地教着同一本书,每个知识点都已烂熟于心,每节课讲到哪里学生会有困难,会出现哪些错误的认识,作业中会有哪几种错误的答案,我们也是了然于胸。可我们是否思考过,是谁赋予了我们这样的经验呢?是谁成就了我们这些所谓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呢?思考过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谢这些所谓的“差生”,是他们用他自己的错,丰富了我们的认知和经验,进而提升了我们的教学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差生的差,并不在差距,而在差异。
不仅如此,当我们真正踏上了成长之路后,就会发现,原来之前在我看来那么多的困难,其实都是自己的借口而已,只要愿意去改变自己,总能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就像今天听到孩子给我说的那句话:只要智商不滑坡,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回想两年前的自己,总认为自己的没有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即使我渴望成长,但由于自己起点低,平台小,没有老师指导和引领,也很难有很大的提升和突破。于是,成长的愿望和计划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想起来了就哀叹一番,懊悔一阵,之后依然如故。可以说那时候我所谓的成长应该是一种假成长。因为成长的关键还是要靠是自我的觉醒,外界条件的限制和影响根本阻挡不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就像贲友林老师,像刘忠伟老师,不都是从农村小学一步步走出来的吗?他们的成功,虽然是缘于某次的机遇,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长期积累的丰富、广博的学识,没有熟练的教学技能,这些机遇也只能是转瞬即逝。所以说,“打造”是别人的事,“成长”是自己的事!作为一名教师,成长最重要的力量还是来自内心,当这种力量成为一种向上生长的追求和自我鞭策、激励的自觉时,我们才能真正踏上专业成长之路。
三、改变自己的行动。
认识的改变必然带来行动的改变。当我意识到成长是自己的事之后,便开始了艰苦的学习之旅。去年暑假参加了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回来之后,我就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阅读专业书籍,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每天晚上10点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打卡学习,名师的教学专著,专业的教学杂志等都在我的阅读之列。刚开始读,很多专业的文章根本就读不懂,我就再一遍遍地读,虽然领悟得还不算透彻,但已经比之前好多了!读到名师们的教学随笔,我也会有一种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于是每天我也坚持着写一些读书笔记,等到开学上课时,我坚持着写自己的教学随笔和反思,记录每天的教学故事,反思每节课的教学得失……但很遗憾,后来因为忙着评职称的事情,我并没有坚持下来,顶多是某段时间读完了一本书,写出一篇读书心得而已。今年从成长学院回来,我告诉自己,改变就从现在开始,从最简单的事开始,只有真正的行动起来,才有可能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改变,是发自内心的呐喊!改变不了环境,我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我可以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我可以改变现在。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可以样样都顺利,但我可以事事都顺心;我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成长的改变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现在的一分一秒,是手下的一笔一画,改变自己,我会走向更好的成长。
一、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工作。
在成长学院学习期间,贲友林老师曾经送给我们三句话:“我无法改变世界,我可以改变我自己;我改变我能改变的,接纳我不能改变的;我微笑改变世界,但不让世界改变我的微笑。”这几句话让我读到了贲老师的豁达、积极、乐观、阳光。也许正是有了这份积极乐观的心态,才使得他在面对工作时更多了一份热爱;面对课堂中的问题时,多了一份从容;面对“差生”时,也多了一份淡定和等待!的确,良好的心态,是一种强大的动力,能够激发教师强烈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心态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不但会直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还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心态是一支催化剂,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可谓是高强度,重压力,一不小心还会被推到道德舆论的风口浪尖,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是很难做好这份工作的。面对着每日繁杂的工作,我们何不转变心态,把每天的工作看作磨砺自己的练兵场,看作自己成长路上的奠基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个学期学校都会有公开课活动,之前我都是很不愿意参加,或者说有些怕参加。因为准备一节课要耗费自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万一讲不好,多丢脸呀!可我却没有想过,这样的机会多难得啊,平时的课堂上,我会像公开课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吗?我能听到那么多不同的声音吗?这些不同的声音不正是促使我进行深入思考和改变的动力和源泉吗?况且失败了又有什么可怕的?没有人天生会讲课的,就像贲老师说的那样,一个老师,不会因为一节课上得好,就说他是个好老师;当然也不会因为他一节课讲砸了,就说他是一个糟糕的老师。关键是要在课堂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比如说,我们每个教师都会说到这样一种现象:某节课,如果自己心情愉快地走进教室并上完一节课,学生好像也变得聪明,懂事了,课堂学习效率特别高。反之,如果在上课前先把学生批评一番,自己带着怒气来上这节课,那么接下来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朝气,下课后我们还要抱怨学生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结果搞的是两败俱伤,自己心里窝了一团火,心情极度糟糕,而学生却还是什么也没有学好。其实,这样的问题我也早已发现,可以说教师是课堂教学中调节学生心理氛围最大的情绪源。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要努力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自己良好的情绪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教育每一位学生!
二、改变自己的认识。
当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对一些问题自然也就会有些许新的认识。
比如说,像我们这些教龄近20年的教师,都可以算得上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了!年复一年地教着同一本书,每个知识点都已烂熟于心,每节课讲到哪里学生会有困难,会出现哪些错误的认识,作业中会有哪几种错误的答案,我们也是了然于胸。可我们是否思考过,是谁赋予了我们这样的经验呢?是谁成就了我们这些所谓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呢?思考过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谢这些所谓的“差生”,是他们用他自己的错,丰富了我们的认知和经验,进而提升了我们的教学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差生的差,并不在差距,而在差异。
不仅如此,当我们真正踏上了成长之路后,就会发现,原来之前在我看来那么多的困难,其实都是自己的借口而已,只要愿意去改变自己,总能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就像今天听到孩子给我说的那句话:只要智商不滑坡,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回想两年前的自己,总认为自己的没有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即使我渴望成长,但由于自己起点低,平台小,没有老师指导和引领,也很难有很大的提升和突破。于是,成长的愿望和计划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想起来了就哀叹一番,懊悔一阵,之后依然如故。可以说那时候我所谓的成长应该是一种假成长。因为成长的关键还是要靠是自我的觉醒,外界条件的限制和影响根本阻挡不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就像贲友林老师,像刘忠伟老师,不都是从农村小学一步步走出来的吗?他们的成功,虽然是缘于某次的机遇,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长期积累的丰富、广博的学识,没有熟练的教学技能,这些机遇也只能是转瞬即逝。所以说,“打造”是别人的事,“成长”是自己的事!作为一名教师,成长最重要的力量还是来自内心,当这种力量成为一种向上生长的追求和自我鞭策、激励的自觉时,我们才能真正踏上专业成长之路。
三、改变自己的行动。
认识的改变必然带来行动的改变。当我意识到成长是自己的事之后,便开始了艰苦的学习之旅。去年暑假参加了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回来之后,我就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阅读专业书籍,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每天晚上10点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打卡学习,名师的教学专著,专业的教学杂志等都在我的阅读之列。刚开始读,很多专业的文章根本就读不懂,我就再一遍遍地读,虽然领悟得还不算透彻,但已经比之前好多了!读到名师们的教学随笔,我也会有一种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于是每天我也坚持着写一些读书笔记,等到开学上课时,我坚持着写自己的教学随笔和反思,记录每天的教学故事,反思每节课的教学得失……但很遗憾,后来因为忙着评职称的事情,我并没有坚持下来,顶多是某段时间读完了一本书,写出一篇读书心得而已。今年从成长学院回来,我告诉自己,改变就从现在开始,从最简单的事开始,只有真正的行动起来,才有可能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改变,是发自内心的呐喊!改变不了环境,我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我可以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我可以改变现在。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可以样样都顺利,但我可以事事都顺心;我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成长的改变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现在的一分一秒,是手下的一笔一画,改变自己,我会走向更好的成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