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日法是怎么纪日的?
干支纪日法是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农历的一部分,也是历代历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与干支纪年“天道”五行不同,干支纪日是“地道”五行。古代汉族人民将干支相配的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如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 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
干支纪日从商朝便已开始,但其顺序到春秋时代有无间断或错乱过,尚待考证。现已确切知道: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1912年采用公元纪年后,汉族民间仍沿用干支纪日法,百年来也未错乱。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这是现今已知世界最长的纪日法,对于我国历史学,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考证和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标志,是中国一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如《左传-肴之战》:“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肴。”“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苏轼《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姚鼐《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二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由于公历与干支纪法的体系和周期完全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换算问题比较复杂。尤其是求解公历任一日的日干支是十分困难的,主要依靠查询万年历解决。另有《高氏日柱公式》,采用插入世纪常数和月基数的方法,解决了由来已久的历法换算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