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采血管促凝剂凝血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促凝效果的几个因素:
凝血速度:血液凝固机制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被激活,最后形成纤维蛋白凝块的过程。含有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有时会出现纤维蛋白析出的丝状物、块状物,是因为没有规范化使用促凝采血管所致。在制备真空采血管选择凝血速度过快的促凝剂会导致纤维蛋白收缩过快使脆弱的红细胞碎裂而引起轻度溶血,血块比重大于血清,所以血清在上血块在下,此时血清下端和血球上端仍有接触,细胞仍然可利用血清中养分使血糖测定值下降,乳酸脱氢酶,血清钾测定值上升,当使用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时,由于分离胶比重大于血清而小于血块,所以,上层为血清、中层为分离胶、下层为血块,因而血清中各种成分保持着生理水平。
促凝剂用量:使血液达到最佳促凝效果所需加入的促凝剂的相对量。采血管公司在制备促凝剂采血管时,促凝剂喷涂不足或者配好的水溶性促凝剂当天没有用完,次日继续使用而而导致促凝剂效力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在促凝剂的作用下逐渐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如果促凝剂量不足或失效而延长了凝血时间,此时离心可导致纤维蛋白的析出。
操作是否规范:一般纤维蛋白的析出有下列原因:使用促凝采血管或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要使促凝剂均匀的分布于血液中,必须轻微颠倒混合4~5次,使采血管的中央与周围的血液同时凝固。如果血液没有完全凝固好即离心,可造成纤维蛋白的析出。血清上部出现胶冻样、碎块样,与血液混杂在一起。纤维蛋白丝状物是纤维蛋白还没有收缩完全所致。制备促凝剂真空采血管时要定量喷涂促凝剂,在小于45°C条件下吹干;如果高于50℃,促凝剂效力有下降的可能。用蒸馏水配制的促凝剂或用无水乙醇配制要有规范的质量管理,定量喷涂促凝剂。透析患者的血液要使用含有中和肝素促凝管分离血清,才能正确分离出高质量血清标本。
2、凝血温度:血液自然凝固与温度有关,血液在玻璃试管中在37°水浴中30min就能凝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采血后血液和促凝剂没有充分混合时或者血液没有完全凝固就离心,很容易形成纤维蛋白胶冻样凝固或者纤维蛋白丝状物其比重比血块小,所以留在血清层,部分附着于分离胶周围,如果此时直接上机可造成自动分析采血针的堵塞。
2024-08-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