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赏析诗句

 我来答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2022-08-12 · TA获得超过2.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372万
展开全部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诗人探求的想望。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

浔子凶汛91
2011-12-21 · TA获得超过47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4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62.4万
展开全部
无论是什么样的诗,你只须抓住最要害的两点就可以了。
其一。这种感情写得真实不真实。无论是通过什么样的意象和修辞,最终都要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就是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所在,如果意象用得准,修辞用得恰当,再加上情真意切,那么可以基本肯定这首诗值得一读。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往往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经历和当时的情况,来结合诗句,揣摸作者当时的思想和写这首诗的初衷。
其二。中国古诗主要讲究两点。1。讲究含蓄,讲究藏,不能太直白;2。讲究言简意丰,话说完了,但要表达的东西却要读者自己去体味,而且如同上等的好酒,后味无穷,简言这,要留给读者非常丰富与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不能都说尽了,一干二净,没有了,这也是做诗与说话的根本不同。如果再符合这一点,可以基本肯定这是一首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好诗。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往往平时多积累一些古汉语的知识,典故,修辞方式和一定的历史知识,这些可以看书,也可以就哪首诗在网上查。注意多看不同的解释与观点,并比较和斟别。
另外,如果要理解超一流的好诗,还要知道一点,那就是这首诗的境界与蓄含的哲理,以及该诗对后世文学界的影响。好的诗,读了后让人感觉境界开阔,神清气爽,且对人的启发也是多方面的,是深刻的,一般意义上的好诗,读了后让人感觉清新可人,往往对人的启示是有限的,表层的。这就要查阅更多的文史资料,费一些时间,但需要放心的是,你从中的收获也将是丰富丰厚的,你会不须此行的。
十数年的经验之谈与切身的感受,与楼主共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