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我来答
白露饮尘霜17
2022-06-16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24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8万
展开全部
  无机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步入大学最先接触的一门学科,而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习,是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的引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虽仅占几分钟或几句话,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核主动性,同时还可起着新旧课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了一些引入技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一、设问引课法

  读书需要思维,思维始于问题。设疑又是有意识的设置障碍,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入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如“溶液”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概念,在讲溶液一章时,先让学生回忆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

  (1)强电解质溶液真的是100%电离吗?你能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吗?

  (2)弱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如何计算?

  (3)非电解质溶液在物理、化学性质上是否有着共性?

  从而引出本章强电解质溶液理论、质子转移平衡及有关计算和稀溶液的依数性三个部分知识的学习。

  二、悬念激趣法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我们有意识的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原电池时,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格林太太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金牙,象征着她的财富;另一颗是铜牙,是后来一次车祸中撞掉的。但是自从镶上铜牙,格林太太就觉得头晕,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来病因。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继而用动画的形式引出原电池装置。原来是金牙和铜牙组成了原电池,形成电流使得格林太太不舒服。而后引出电极电势的概念。

  三、以旧拓新法

  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中学的教学内容大多只给出结论性的知识。在课堂中向这些“结论”置疑,钓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带着的好奇心,完成对新知识的教学。如在浓度、温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这一授课内容中,先引出一个中学的实验: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该实验的反应条件是:不能是稀盐酸,而且必须加热。该知识点是中学教学的重点,而这又是为什么呢?现在由电极电势的原理可知,该反应的标准电动势小于零,说明该反应在标准状态下不能进行,是不是浓度、温度的改变对电极电势有影响,从而改变了反应方向呢?而后引出对能斯特方程的讲解。

  多引用于中学相衔接的内容,找出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把新知识归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中,解决新问题。

  四、开门见山法

  这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纷杂,不宜系统掌握,宜使用此方法。下面以过渡元素一章为例:

  1、掌握过渡元素的通性,电子层构型的特点以及与元素通性的关系。

  2、掌握铬单质的特性与制备三价铬与六价铬的转变

  3、掌握锰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4、掌握铜单质及其常见化合物着重了解其歧化反应

  5、了解锌、镉、汞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

  教学中,通过这种开门见山的展现教学目标的方法,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脉络,架构知识框架。

  五、结合医学实际法

  无机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果学生要学的知识使他们觉得有意义,学有所用的话,就会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医学常识以及专业知识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和无机化学知识相关联的,例如,讲依数性渗透压时,先播放一段护士给病人输液的录像,之后再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的浓度是多少吗?为什么必须是这个浓度?如果增加或减少浓度,病人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这跟我们体液中的渗透压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非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的第三个性质——渗透压。

  再如,讲反应速度时,有如下的开场:我们如果生病了,吃药前想必都要阅读一下说明书,看看多长时间吃一次药,一次多少量。但是,大家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这与药物在体内溶出的速度有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反应速度。

  讲配位化合物时,配位化合物对我们并不陌生,而且非常重要。生物机体内血液中的血红素蛋白(Heme)(打出此结构的幻灯片)就是以二价Fe离子和肌红蛋白形成向心配位键。有了这样的功能,就可以通过获得氧气而使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得以延续。

  六、类比引入法

  有些化学概念,表面看起来很相近,但实际是有区别的,有的学生易把他们混淆起来。在上新课时,采用类比引入,便于学生把新旧概念区分开来。

  例如,讲热力学第一定律时,先让学生回忆可逆反应,然后提出可逆反应和可逆过程是否相同,注意它们分别所指前提,从而引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的推导。又如讲元素化合物部分,元素的性质和单质的性质一样吗?

  七、化学史事引入法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化学的发展史中,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宣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

  例如,在学到过渡元素镍时,给同学们讲述了镍是如何被发现的。1751年,德国化学家克隆斯塔特收到一批奇怪的矿石,矿石表面蒙上了一层绿油油的结晶,他决定用实验的方法叫这种结晶露出原形来。于是,他刮下这些绿色晶体,把它放在木炭中锻炼。突然,炭中出现银白色的金属,他不禁惊喜若狂,肯定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于是,他把这种新元素取名为镍(Nickel)——骗人的意思。因为它常混到铜矿中,使人误认它为铜的缘故。以及几十年后,英国化学家布里尔利通过数次的试验,发现了能抗腐蚀的钢铁不锈钢是铬、镍、铁的合金,含镍9%。从此,镍成为制造不锈钢的必需原料,用到各种军事工业、化学工业上,镍的身价大振,产量猛增。这样的引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获得是众多科学家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通过不懈努力建立完善的。

  再有如原子结构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汤姆逊的糟糕原子模型、卢瑟福的行星式模型到波尔氢原子模型,最后到薛定谔的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到人们对科学研究的脚步、历程,每一次成功与失败及对真理的渴望,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上述不同的导入类型,在设计和实施中,针对性、目的性要强,同时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为基础,但不宜过难。设问或讲述能达到激其情,引其疑,发人深思,才能导之有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