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起源于什么时期?它是在什么时候发展成熟的?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的剧种,昆曲以它华丽婉转的唱腔,儒雅的念白,细腻的表演以及飘逸的舞蹈在我国众多戏曲中脱颖而出,而且据考证,许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堪称“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早在元朝末年,昆曲便萌芽于苏州昆山一带,与同样起源于江南的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统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最开始昆曲只是苏州民间的清曲、小唱,到了万历年间,便形成了以苏州为中心直至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的昆曲圈,逐渐形成了明代至清代期间受众最广,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到了如今,许多传统戏剧都面临着无后人传承的局面,昆曲也同样如此,而无锡昆曲社则担起了繁荣推广昆曲的责任。
昆曲有着我国戏曲史上最完整的表演体系和深厚的基础和丰富的遗产,是我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产物,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昆曲的表演也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其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舞形象巧妙和谐。在语言上,京剧最初分为南戏和北戏:南戏主要以苏州白话为基础,而北戏主要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基础。
从昆曲的历史发展来看,18世纪前的400年间是昆曲逐渐成熟和繁荣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昆曲以一种完美的方式呈现着这个世界。也正是这种丰富而优美的表演氛围,以及对艺术风格的刻意追求,使得昆曲越来越高雅和复杂。 18世纪末,随着地方戏剧开始兴起,打破了长期形成的表演模式,戏曲的发展也从贵族走向大众,昆曲也开始走向衰落。
直至20世纪中叶,昆曲的衰落更加明显,许多昆曲艺术家转而表演流行的京剧。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传统戏曲的大力扶持和振兴下,昆曲才得以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