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性格多疑,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追随?
曹操生性多疑,因此误杀了救助他的吕伯奢;又担心有人谋害自己,放出“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的风声,并设计把给他午睡时盖被子的近侍挥剑杀死,以警告想暗杀他的人,后来还把发现了他这个秘密的杨修杀了。
但其实据史书记载,曹操在刺杀董卓失败后“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也就是说曹操实际上是正当防卫,并非“宁我负天下人”的做法。而杀侍卫也是为了杀鸡儆猴,毕竟他之前还去刺杀过董卓,如果不这么做难防有心之人,这是身为一个在乱世漩涡中焦点人物的自保方式,我们很难用道德去评判。
更何况,曹操虽然疑心很重,但他并不像董卓、司马懿等人那样阴险歹毒,反而不仅为人正直,而且胸怀天下百姓,正是他这种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誓死效忠于他。
曹操在二十岁的青年时期就举孝廉为郎,官至洛阳北部尉,并一路征拜议郎。他不畏权贵,在辖区的四个城门分别放了十余条五色棒以惩治违法犯罪者,中常侍蹇硕之叔就因犯禁被他捉来棍棒伺候过。可以看出,这时的曹操是个为人正直、敢作敢为的优秀热血青年地方官。
董卓兵败逃跑后,其他诸侯之间则开始争抢传国玉玺,再不理会讨董大计,只剩下曹操一人独自率兵追赶董卓。实力尚且弱小的他力劝诸侯们通力合作,质问他们道,“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而众诸侯却都为了传国玉玺和保存自身实力而对他的提议置之不理,曹操意识到各路诸侯都是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的,他们只顾自己得利,并不管天下安危和百姓死活,于是大怒骂道,“竖子不足与谋!”
皇室衰微,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离开诸侯们之后,曹操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破烂凋敝的村庄和百姓们的残骸白骨,痛心地写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
这种血腥悲惨的场面带给曹操的震撼与冲击是无与伦比的,他意识到如果自身实力不足就无法匡扶社稷,就无法救民于水火,而想要结束军阀割据的乱局,让天下百姓能安稳地生活,他必须拥有更强大的势力、掌握更高的权力。
于是,他求贤若渴、广觅谋士、唯才是举,开始他以实力讨伐乱臣贼子以期实现天下大治的宏图伟业。
而且在权势的最顶峰,曹操也并没有贪图享乐。他兴兵南下,拿下荆州;出师西征,收张鲁、平马超;又消灭二袁、吕布、刘表等割据势力,降伏南匈奴、乌恒、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稳定了局势,使天下局势相对缓和。
在他的治理下,中原地区政治清明、经济逐步恢复,百姓过上了比蜀国和吴国安稳的生活,这也正是后来的史官把曹魏视为三国时期正统的原因。
虽然曹操有铁腕手段和权谋计策,但这也是时事所迫,在众多军阀混战、不顾天下苍生的情况下,他懂得了只有掌握足够的权力和地位,才能保证自己不受牵制,才能去实现有利于国家黎民的愿望。而反观各路诸侯和后来的蜀国、吴国,都是在为自己牟利,真正在意百姓死活的并没有多少。
这样一个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又唯才是举、重视人才、胸怀天下的人,肯定会吸引很多人追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