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越来越不愿生孩子了?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为什么现在生育率越来越低?有人说是因为年轻人崇尚自由、崇尚个性,所以不生孩子,有人说是现在不用养儿防老,所以不用生孩子,还有人说生孩子会影响生活品质,所以不生。这些都对,但都不是根本原因,那根本原因是什么?
要探讨原因,首先我们要正确地描述问题,少子化的问题的现状应该这样描述——二战以后全球范围内的生育率在急剧下降。
那这句话呢有两个定语,第一个是全球范围,不光是中国是所有引入现代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国家都在下降,而且越是发达的国家下降得越是厉害。
第二个定语是二战以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二战结束至今,人类的主体国家基本上都度过了一个长达70多年的和平年代。只有在这种承平日久的温床里,有一种力量才能疯长,像恶魔的触角一样,逐渐控制人类的 社会 和经济,那就是金融资本。
少子化只是金融资本侵蚀 社会 的一个症状而已。那么不生孩子跟金融有什么关系呢?
先说生孩子本身是不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我认为是的。因为从生理、从心理上来讲,成年男女的身体结构和 情感 天性,都为婴儿的诞生做足了准备。
从 社会 文化上来讲,不光是中国人,任何民族都有传承基因,壮大家族的内在文化冲动。我们甚至可以极端地说,婚姻可能不是人的天性,但是生育是。
那既然我们的身体也准备好了当父亲、母亲,我们在 情感 上也喜欢孩子,我们的家族也在期待孩子。那为什么到了现代 社会 大家就不愿意生了呢?
我们先从 历史 中寻找答案,在那些灾荒还有战乱的岁月,生育率也会很低,为什么呢?因为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让人们对未来丧失信心,所以不愿意生孩子。
其实今天也一样,自愿放弃生育权利的人,一定是受了莫大的委屈,一定是对未来有着深深的绝望。别看他们表面上说我喜欢丁克,我崇尚自由,这都是表象,都是在掩饰他对未来不抱希望这个悲观的判断。
农业 社会 能不能生孩子,养得起多少孩子,基本上是粮食的产量决定的。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这个逻辑不管用了,人类的生产率呢在近两百年大幅提升,吃饭早就不成问题,但是能养起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因为高度的 社会 化。
在前现代 社会 信息闭塞,人群分散,那些“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村落松散地分布在这个地球上。即使是回到两百年前的清朝,如果有哪个山村供着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的神,穿着跟别的村落不一样的衣服,讲着当地人才能懂得方言,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城市化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集中到了城市生活,在生活方式上,人群开始高度趋同,这个前提一经成立,资本就开始主宰这个世界。
就像草原上的羊群一经聚集,狼群就可以驱赶它们,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从最简单的现象开始分析,我们很多80后小时候是不是还穿过妈妈给做的布鞋、棉鞋,现在的小孩子基本上没人穿,为什么呢?
两个原因,一个是手工做布鞋这件事从成本上来讲不合算,二三十一双的鞋到处都能买到。第二,穿妈妈给做的笨拙的布鞋会显得很土、很low,这种心理是普遍的人性,然后大家就接受了穿鞋要买这个生活习惯。
现在我们的消费方式被限定了,那既然都要买鞋,是不是有人想彰显自己的不同呢?这个也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各种品牌三六九等的鞋就被制造出来。其实说制造不准确,是被包装出来的。
你看同样是福建晋江出产的一双 旅游 鞋,没有牌子的卖几十块钱一双,两侧印上个对号就能卖一千多块钱一双。这个对号就是完成前面所有的铺垫之后收割民众的镰刀。
他们控制人群的方式就是让你消费,要消费你得有钱,想有钱就得工作,没钱也可以,他先借给你,然后你要更努力的工作。
资本的机器一旦转动起来就再也停不下去。机器的一头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这个是有限的,只能是不断的被压榨,所以我们越来越累。
而另一头是他们的资本,你可以理解为它们的供应是无限的,因为各种金融创新能凭空造出很多钱,有限的人力在无限的资本面前根本无招架之力。
看看今天的 社会 ,你说我想自己在家做饭,不行,你很忙,要在外面吃,甚至要点外卖;我想自己研究学问,不行,你要上大学受教育,没钱贷款也要上;我想自由恋爱、裸婚,不行,你得找个有房有车的才有保障。
资本深谙人性,他们一边尽情的撩拨欲望,一边巧妙地控制供给。就像他们创造出的按揭这个词一样,每一个消费者都被按在地上一层层的揭皮。
消费主义 社会 的最大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和本身有限的时间、精力之间的矛盾。所以在这个商品极大丰富的当代,我们的生活竟然出现了相对匮乏,总觉得钱不够花,因为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你,你需要这个,你需要那个。
生育只是被资本误伤的众多基本权利之一。房价太高,教育太贵,两口子都要上班,没时间看孩子,这些都是表象。
就比如说房价吧,啊房价太高让人生不起孩子吗?这句话没错,但是我们要知道,房子只是一个工具,没有房子,资本照样能够炒学区、炒圈层、炒身份,他们照样能让你求之不得。
老人总是不理解,年轻人为什么不要孩子,又不愁吃又不愁穿的,怎么就不要孩子了呢?他们不知道时代变了,他们的子女已经被资本所控制,他们满脑子想的是孩子出生要喝进口奶粉,要报天价补习班,长大了要给买车买房。
年轻人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养娃流程,他们根本没有勇气逃离这个时代。同样被误伤的还有闲暇时光,安静的阅读思考,生产者的匠心、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还有孩子的童年、老人的陪伴。
对中国人来讲,我们进入商品 社会 短短几十年,没想到来的时候好好的,现在回不去了。就像玩过电子 游戏 的孩子,再也不可能回去玩尿尿和泥了;就像流落过烟花巷尾的女子,从良后也很难再相信爱情。
最惨的例子是韩国,韩国财阀对于普通民众的压迫深入骨髓,所以韩国人的生育率跌入谷底。其实财阀不想让他们生吗?当然不是,谁会希望韭菜被一茬割完呢。
但是这就是这个资本控制的消费主义时代的终极bug,除非重做系统,否则无解。
要探讨原因,首先我们要正确地描述问题,少子化的问题的现状应该这样描述——二战以后全球范围内的生育率在急剧下降。
那这句话呢有两个定语,第一个是全球范围,不光是中国是所有引入现代经济制度的现代化国家都在下降,而且越是发达的国家下降得越是厉害。
第二个定语是二战以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二战结束至今,人类的主体国家基本上都度过了一个长达70多年的和平年代。只有在这种承平日久的温床里,有一种力量才能疯长,像恶魔的触角一样,逐渐控制人类的 社会 和经济,那就是金融资本。
少子化只是金融资本侵蚀 社会 的一个症状而已。那么不生孩子跟金融有什么关系呢?
先说生孩子本身是不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我认为是的。因为从生理、从心理上来讲,成年男女的身体结构和 情感 天性,都为婴儿的诞生做足了准备。
从 社会 文化上来讲,不光是中国人,任何民族都有传承基因,壮大家族的内在文化冲动。我们甚至可以极端地说,婚姻可能不是人的天性,但是生育是。
那既然我们的身体也准备好了当父亲、母亲,我们在 情感 上也喜欢孩子,我们的家族也在期待孩子。那为什么到了现代 社会 大家就不愿意生了呢?
我们先从 历史 中寻找答案,在那些灾荒还有战乱的岁月,生育率也会很低,为什么呢?因为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让人们对未来丧失信心,所以不愿意生孩子。
其实今天也一样,自愿放弃生育权利的人,一定是受了莫大的委屈,一定是对未来有着深深的绝望。别看他们表面上说我喜欢丁克,我崇尚自由,这都是表象,都是在掩饰他对未来不抱希望这个悲观的判断。
农业 社会 能不能生孩子,养得起多少孩子,基本上是粮食的产量决定的。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这个逻辑不管用了,人类的生产率呢在近两百年大幅提升,吃饭早就不成问题,但是能养起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因为高度的 社会 化。
在前现代 社会 信息闭塞,人群分散,那些“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村落松散地分布在这个地球上。即使是回到两百年前的清朝,如果有哪个山村供着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的神,穿着跟别的村落不一样的衣服,讲着当地人才能懂得方言,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城市化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集中到了城市生活,在生活方式上,人群开始高度趋同,这个前提一经成立,资本就开始主宰这个世界。
就像草原上的羊群一经聚集,狼群就可以驱赶它们,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从最简单的现象开始分析,我们很多80后小时候是不是还穿过妈妈给做的布鞋、棉鞋,现在的小孩子基本上没人穿,为什么呢?
两个原因,一个是手工做布鞋这件事从成本上来讲不合算,二三十一双的鞋到处都能买到。第二,穿妈妈给做的笨拙的布鞋会显得很土、很low,这种心理是普遍的人性,然后大家就接受了穿鞋要买这个生活习惯。
现在我们的消费方式被限定了,那既然都要买鞋,是不是有人想彰显自己的不同呢?这个也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各种品牌三六九等的鞋就被制造出来。其实说制造不准确,是被包装出来的。
你看同样是福建晋江出产的一双 旅游 鞋,没有牌子的卖几十块钱一双,两侧印上个对号就能卖一千多块钱一双。这个对号就是完成前面所有的铺垫之后收割民众的镰刀。
他们控制人群的方式就是让你消费,要消费你得有钱,想有钱就得工作,没钱也可以,他先借给你,然后你要更努力的工作。
资本的机器一旦转动起来就再也停不下去。机器的一头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这个是有限的,只能是不断的被压榨,所以我们越来越累。
而另一头是他们的资本,你可以理解为它们的供应是无限的,因为各种金融创新能凭空造出很多钱,有限的人力在无限的资本面前根本无招架之力。
看看今天的 社会 ,你说我想自己在家做饭,不行,你很忙,要在外面吃,甚至要点外卖;我想自己研究学问,不行,你要上大学受教育,没钱贷款也要上;我想自由恋爱、裸婚,不行,你得找个有房有车的才有保障。
资本深谙人性,他们一边尽情的撩拨欲望,一边巧妙地控制供给。就像他们创造出的按揭这个词一样,每一个消费者都被按在地上一层层的揭皮。
消费主义 社会 的最大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和本身有限的时间、精力之间的矛盾。所以在这个商品极大丰富的当代,我们的生活竟然出现了相对匮乏,总觉得钱不够花,因为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你,你需要这个,你需要那个。
生育只是被资本误伤的众多基本权利之一。房价太高,教育太贵,两口子都要上班,没时间看孩子,这些都是表象。
就比如说房价吧,啊房价太高让人生不起孩子吗?这句话没错,但是我们要知道,房子只是一个工具,没有房子,资本照样能够炒学区、炒圈层、炒身份,他们照样能让你求之不得。
老人总是不理解,年轻人为什么不要孩子,又不愁吃又不愁穿的,怎么就不要孩子了呢?他们不知道时代变了,他们的子女已经被资本所控制,他们满脑子想的是孩子出生要喝进口奶粉,要报天价补习班,长大了要给买车买房。
年轻人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养娃流程,他们根本没有勇气逃离这个时代。同样被误伤的还有闲暇时光,安静的阅读思考,生产者的匠心、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还有孩子的童年、老人的陪伴。
对中国人来讲,我们进入商品 社会 短短几十年,没想到来的时候好好的,现在回不去了。就像玩过电子 游戏 的孩子,再也不可能回去玩尿尿和泥了;就像流落过烟花巷尾的女子,从良后也很难再相信爱情。
最惨的例子是韩国,韩国财阀对于普通民众的压迫深入骨髓,所以韩国人的生育率跌入谷底。其实财阀不想让他们生吗?当然不是,谁会希望韭菜被一茬割完呢。
但是这就是这个资本控制的消费主义时代的终极bug,除非重做系统,否则无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