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鲁迅的《雪》的点评赏析...

 我来答
轻抖啰M
2022-09-11 · TA获得超过628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5万
展开全部
  雪》是鲁迅在《野草》中的一篇文章.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冬天初像意境的唯美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山水画.
  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仿佛能看到在不远处有一群永远也不怕冻着的孩子们正在嘻闹,他们正在推着一个雪人.然而,这孩童的嘻闹声却并没让他感到半点生趣,反而让那个世界更显得安静.
  文章开头是以南方的雨开头,来衬托北方的冰雪之坚硬.谈的是雪,却用雨作铺垫,用雨的绵软、单调来衬托冰雪的坚硬、冰冷和有力.
  作者对雨的温软无力表示出哀伤之情,他在文章中却勾画出南方下雪的视觉美.在文章结尾,作者将雪比为死掉的雨,化为雨的精魂.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25年1月写的,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作者在全文描述了三种雪:一是尚未化为雪的“暖国的雨”;二是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三是孤独、自由、奋飞向上的“朔方的雪”.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被化妆、快速融化的“雪罗汉”.通过描写北方的雪则是对北方局势的不满,并认为要像北方的雪一样通过奋斗来争取自由.
  “暖国的雨”比喻国共合作前的局势,并认为其“单调”从而“不幸”.然后,作者大谈“南国的雪”,用“江南的雪”来比喻南方的当时局势,“滋润美艳之至”、“青春”、“处子的皮肤”,作者的这三个用词颇具有女性化,用在这里,估计是他认为国共合作的表象只是有肉无骨,尚不成熟.且作者这里故意插入了“嗡嗡闹着的蜜蜂”.
  作者在通篇文章并没有流露出半点高兴和欣喜之情.相反,表现了作者对南方局势的担忧:那是被美化和吹捧的一种暂时假象,是没有生命力的“雪罗汉”而已.并指出,革命不是那么容易成功,是需要无数革命志士通过奋斗去争取,才会有光明的一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