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我们的本心
展开全部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每个人就像飘浮在空中的尘埃,迷茫地寻找着自己的方向。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看似热闹非凡,走到城市的尽头,那里却是一片黑暗。忙碌的人们,在影子间穿梭,然而心灵什么时候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心灵过于浮躁,就会盲目地追求,而到头来却还是一场空。
少林功夫讲究以禅入武、以武悟禅。所谓坐禅,实际上就是练内功。真正达到一定境界后,会让人致虚守静、心如止水,尘世的一切纷扰都不会再进入纯净的心田。心灵真的如同一波清水,狂风也卷不起它丝毫的宁静,骤雨也无法破坏它平静的波澜。
少林方丈的二弟子惠石一直以为自己十几年的修行已经将悲惨的过去所遗忘,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仇恨。那个魏朝王子元觉已经死了,惠石是一个新的生命,没有过去,少林寺才是惠石的起点。
惠石出家前是东魏朝王子,当年高洋篡位,下令屠杀魏朝宗亲,惠石在奴仆秦丰的保护下来到了少林寺。我无法想象那一幕幕残忍的场面留给六岁的惠石是怎样的记忆。当父母亲人一夜之间都永远地离开了自己,当自己的家园被仇人所占领,当昔日享受荣华富贵的王子沦为没吃没喝的流浪儿,命运的无情让惠石无法接受,他不知所措地跟着秦叔叔,不知道前方在哪里。一块白糖糕,成了最奢侈的欲望。
当惠石的命运转折在兵荒马乱的那一年,他来到了少林寺,以求得一个安身之处。心灵沐浴着金光,耳畔响起梵音,佛祖的教诲渐渐将惠石心中的慌乱与恐惧驱散。于是,少林不再是避难的地方,嵩山不再那么险峻冷酷,一草一木都是生命的召唤,等待惠石将心中的种子种下,生根发芽。
惠石真正地成为了惠石,不再是魏朝王子,不再感怀过去,不再想着报仇,而是一心向佛,习武颂经,成为佛祖面前虔诚的沙弥,成为众弟子钦佩的二师兄。
师兄弟五人,惠橼、惠石、惠努、惠忍、惠空,各有各的特点。大师兄惠橼老实憨厚,待人诚恳;三师弟惠努正气凛然,遇事急躁;四师弟惠忍心事重重,做事执着;五师弟惠空人小鬼大,聪明机智。而惠石却是遇事沉着冷静,考虑周全,能为大局着想,是众兄弟中的领袖。
五位师兄弟武艺方面也各不相同:惠橼的武器是看似平常的扁担,与铁头功相配合,迸发出无限的力量;惠努常用一条锁链,束缚住敌人的手脚,使其无法再反抗;惠忍所用的是与他形影不离的母子箫,既能在忧愁苦闷时排解苦恼,又能在战场上拼搏打斗,是他的得力助手;惠空拿的是一把扫帚,舞起来也有无穷的威力。而惠石却是赤手空拳与敌人较量,拳脚功夫了得,少林金刚手更是刀枪不入,数十把剑也可以被一双拳头所折断。
师兄弟五人一路走来,始终是一条心,完成了命运无数次的考验,增长了见识,增加了经验,更重要的是,逐渐认识了这个充满名与利的世界,以及人心的叵测与世事的难料。
就在惠石的意志得到了磨练,渐渐地认识自己的本心的时候,秦叔叔的出现却打乱了他全部的生活轨迹。从此,他不得不面对以前从不敢想的事情,十多年前的一幕幕再现眼前。仇恨与佛心相抗衡,擦出了耀眼的火花,灼伤了他的眼睛,更迷惑了他的本心!他再一次陷入了孤单,陷入了矛盾之中。
天下,如此之大,而他,只是一个和尚,他不禁感叹,“我一个和尚,夺天下干什么?”他的眼神中透露着迷茫,他是在拷问自己,更是对自己此行的质疑,他也不知道自己下山后要做什么。尽管他已经知道师兄弟们是奉师父之命前来,他知道师父没有抛弃他,少林寺还在自己的视野之中,但还未到达嵩山山脚,却发现自己与佛已经越来越远,远到无法触及。
十几年的修行就在这朝夕之间毁于一旦吗?不行!尽管他已打出山门,已不再是佛门弟子,走出少林,就没有回头路了吗?我佛常在心中,在山上是修行,在山下同样也是修行。于是,他仍然拿起经书,潜心抄经,完成尚未完成的处罚,等到有一天见到师父,告诉他,二弟子完成了罚抄的经书。
真的还能再见到师父吗?惠石的心中也不知道答案,前方的道路依旧凶险万状,所有的危险都指向了魏朝王子,尽管有几千人的拥戴,但仍然危机四伏。眼看着无数人倒在了自己的身边,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他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罪孽的源头,所有的生命都因自己而瞬间消逝。
佛光已无法掩盖鲜血的气息,走在尸体之间,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脚步,仿佛堕入了无边的黑暗,每一个生命,都曾经跳跃着辉煌,都应该有自己的灿烂,而因为他,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十几年的修行,他以为能够心有所安,而现在他却无法再找到自己的心。这一切,又该如何挽救?
他回到少林寺,为死去的人抄写经书。师父的一句话最终点醒了他“不是以魏朝王子的身份去报仇雪恨,而是以少林弟子的身份去为民除害”,怀着这样的一颗心,他与师兄弟们再次踏上了尘世的路途。这一次,目标明确,信心十足,不再像前一次般有那么多迷茫与无奈,经过众人的努力,最终推翻了齐王的残暴统治,为天下受苦的百姓赢得了自由与幸福。
功成身就时,惠石本可以取得元氏的魏朝江山,而他却甘愿回到佛祖的身边,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小沙弥,生生世世普渡众生是他最大的心愿。天下已经流血无数,他要为死去的人颂经千日,并真心地希望天下从此再无战乱,再无饥荒,再无分离,再无仇恨。
经历了人生几次重大的转折,惠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本心,他不属于尘世,那宁静的寺院才是他心灵最终的归宿。静心修行,虔诚诵经,使自己心如止水,没有私欲的纷扰,没有尘世的眷恋,平静地度过一生。
世上的人们啊,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自己的本心呢?
少林功夫讲究以禅入武、以武悟禅。所谓坐禅,实际上就是练内功。真正达到一定境界后,会让人致虚守静、心如止水,尘世的一切纷扰都不会再进入纯净的心田。心灵真的如同一波清水,狂风也卷不起它丝毫的宁静,骤雨也无法破坏它平静的波澜。
少林方丈的二弟子惠石一直以为自己十几年的修行已经将悲惨的过去所遗忘,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仇恨。那个魏朝王子元觉已经死了,惠石是一个新的生命,没有过去,少林寺才是惠石的起点。
惠石出家前是东魏朝王子,当年高洋篡位,下令屠杀魏朝宗亲,惠石在奴仆秦丰的保护下来到了少林寺。我无法想象那一幕幕残忍的场面留给六岁的惠石是怎样的记忆。当父母亲人一夜之间都永远地离开了自己,当自己的家园被仇人所占领,当昔日享受荣华富贵的王子沦为没吃没喝的流浪儿,命运的无情让惠石无法接受,他不知所措地跟着秦叔叔,不知道前方在哪里。一块白糖糕,成了最奢侈的欲望。
当惠石的命运转折在兵荒马乱的那一年,他来到了少林寺,以求得一个安身之处。心灵沐浴着金光,耳畔响起梵音,佛祖的教诲渐渐将惠石心中的慌乱与恐惧驱散。于是,少林不再是避难的地方,嵩山不再那么险峻冷酷,一草一木都是生命的召唤,等待惠石将心中的种子种下,生根发芽。
惠石真正地成为了惠石,不再是魏朝王子,不再感怀过去,不再想着报仇,而是一心向佛,习武颂经,成为佛祖面前虔诚的沙弥,成为众弟子钦佩的二师兄。
师兄弟五人,惠橼、惠石、惠努、惠忍、惠空,各有各的特点。大师兄惠橼老实憨厚,待人诚恳;三师弟惠努正气凛然,遇事急躁;四师弟惠忍心事重重,做事执着;五师弟惠空人小鬼大,聪明机智。而惠石却是遇事沉着冷静,考虑周全,能为大局着想,是众兄弟中的领袖。
五位师兄弟武艺方面也各不相同:惠橼的武器是看似平常的扁担,与铁头功相配合,迸发出无限的力量;惠努常用一条锁链,束缚住敌人的手脚,使其无法再反抗;惠忍所用的是与他形影不离的母子箫,既能在忧愁苦闷时排解苦恼,又能在战场上拼搏打斗,是他的得力助手;惠空拿的是一把扫帚,舞起来也有无穷的威力。而惠石却是赤手空拳与敌人较量,拳脚功夫了得,少林金刚手更是刀枪不入,数十把剑也可以被一双拳头所折断。
师兄弟五人一路走来,始终是一条心,完成了命运无数次的考验,增长了见识,增加了经验,更重要的是,逐渐认识了这个充满名与利的世界,以及人心的叵测与世事的难料。
就在惠石的意志得到了磨练,渐渐地认识自己的本心的时候,秦叔叔的出现却打乱了他全部的生活轨迹。从此,他不得不面对以前从不敢想的事情,十多年前的一幕幕再现眼前。仇恨与佛心相抗衡,擦出了耀眼的火花,灼伤了他的眼睛,更迷惑了他的本心!他再一次陷入了孤单,陷入了矛盾之中。
天下,如此之大,而他,只是一个和尚,他不禁感叹,“我一个和尚,夺天下干什么?”他的眼神中透露着迷茫,他是在拷问自己,更是对自己此行的质疑,他也不知道自己下山后要做什么。尽管他已经知道师兄弟们是奉师父之命前来,他知道师父没有抛弃他,少林寺还在自己的视野之中,但还未到达嵩山山脚,却发现自己与佛已经越来越远,远到无法触及。
十几年的修行就在这朝夕之间毁于一旦吗?不行!尽管他已打出山门,已不再是佛门弟子,走出少林,就没有回头路了吗?我佛常在心中,在山上是修行,在山下同样也是修行。于是,他仍然拿起经书,潜心抄经,完成尚未完成的处罚,等到有一天见到师父,告诉他,二弟子完成了罚抄的经书。
真的还能再见到师父吗?惠石的心中也不知道答案,前方的道路依旧凶险万状,所有的危险都指向了魏朝王子,尽管有几千人的拥戴,但仍然危机四伏。眼看着无数人倒在了自己的身边,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他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罪孽的源头,所有的生命都因自己而瞬间消逝。
佛光已无法掩盖鲜血的气息,走在尸体之间,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脚步,仿佛堕入了无边的黑暗,每一个生命,都曾经跳跃着辉煌,都应该有自己的灿烂,而因为他,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十几年的修行,他以为能够心有所安,而现在他却无法再找到自己的心。这一切,又该如何挽救?
他回到少林寺,为死去的人抄写经书。师父的一句话最终点醒了他“不是以魏朝王子的身份去报仇雪恨,而是以少林弟子的身份去为民除害”,怀着这样的一颗心,他与师兄弟们再次踏上了尘世的路途。这一次,目标明确,信心十足,不再像前一次般有那么多迷茫与无奈,经过众人的努力,最终推翻了齐王的残暴统治,为天下受苦的百姓赢得了自由与幸福。
功成身就时,惠石本可以取得元氏的魏朝江山,而他却甘愿回到佛祖的身边,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小沙弥,生生世世普渡众生是他最大的心愿。天下已经流血无数,他要为死去的人颂经千日,并真心地希望天下从此再无战乱,再无饥荒,再无分离,再无仇恨。
经历了人生几次重大的转折,惠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本心,他不属于尘世,那宁静的寺院才是他心灵最终的归宿。静心修行,虔诚诵经,使自己心如止水,没有私欲的纷扰,没有尘世的眷恋,平静地度过一生。
世上的人们啊,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自己的本心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