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要拜年

 我来答
抛下思念17
2022-08-09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734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9.3万
展开全部

春节为什么要拜年

  春节为什么要拜年,春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在这一天我们需要隆重的庆祝,甚至可以走亲访友互相串门拜年,这已经成了我们的习俗,但是很多人还不太了解,下面一起看一看春节为什么要拜年。

  春节为什么要拜年1

   春节为什么要拜年?

  春节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拜年,又称走春、探春。过去如果主人亲戚朋友多,拜不过来,就由仆人送名片,或送福字,这是上层社会拜年“泛爱不专”的反映。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为什么要拜年?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

  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便流传开来。

   春节拜年有讲究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1、首先拜家里长辈。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2、其次是走亲戚拜年。

  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3、接着就是礼节性的拜年了。

  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4、还有一种就是感谢性的拜年。

  凡过去一年中对人家欠情的,如曾帮助过自己的人或老师、师傅、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恩谢意。

  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做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旋即匆匆离去,也会给人以“缺少诚意”的感觉。

  贺礼一定得体、卫生、安全。自己如果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小礼物,既可表达真挚的情谊,又可显现自己的才华。拜年时还一定要注意礼节和言谈举止。邻里相坐、同学相逢、朋友相聚,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

  春节为什么要拜年2

  又逢一年一度的中国农历新春佳节。历史上对春节叫法不同,秦时称上日、元日,两汉时有岁旦、正旦之说,魏晋南北朝时称岁朝、元首,唐宋称岁日、新元,清朝则开始称元旦、元日。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经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这是春节来历的相关历史史料。

  但当然就此说春节只有102岁,则并不恰当。因为就像一个人18岁前名字张三,18岁后改名就张五,他现在40岁了,你不能说张五只有22岁。春节,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以前很不统一。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民国时期最终将元旦阳历岁首日,而春节为阴历岁首日。当然,又有儒家学者不同意阳历和阴历这样一个说法,而提倡用西历(耶稣历)和华历(颛顼历)更为准确,因为华历并非仅与月亮运行有关,而是兼以太阳历和太阴历记时,这比较复杂,就不多言。

  撇开以上的客观性的史料,我们要看到春节实际已经不只是旧历年岁首日这一天的节日,而实际至少是从大年三十日延续到元宵(正月十五)这样一个系列的节日,是华夏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因为华夏民族或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所以又称为中国春节,其隆重程度,是无论男女少长或工农兵学商,皆在这样的`节日,尽量搁置下手里的事务,与家人、亲朋、故旧、同事、同学等互致问候或团聚的佳日。当然,这其中与家人亲人的团聚是最重要的,但朋友、同学、师生、同事之间的相互关心和问候也同样是很重要的。在目前华人遍布全球的情况下,它也同样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处处张灯结彩,处处喜气洋洋,线上红包飞舞,父母给孩子的压岁钱,亲友间拜年时的新年钱,还有各种礼节和美食,都传达着人们过节的喜悦之情。特别是在目前疫情阻隔的情况下,人们更多地通过电话、视频、微信互致问候,在感到幸福的同时,特别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的学者、成功人士倍感节日的压力,需要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应对来自普通朋友和亲朋故旧的问候,就觉得精力和时间的大量浪费。甚至觉得这样的大量信息问候,似乎构成了对于朋友间的一个骚扰,似乎显得有些重复和累赘。在主要以喜庆和祝福为主的新春佳节的拜年微信的问候中,正如有朋友所说,绝大部分拜年的话都是非个性化的,换句话说是千人一面的。而拜年的内容怎么说也都必然是陈词滥调。那我们大多数人为什么还乐意收到这些祝福短信,并都要进行礼节性回复,以报答问候之情呢?

  在我看来,这种虽然重复的节日问候有很大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就在于它千百年来的延续,已成为了一个民族和文化必不可少的形式和仪式。它具有着合法性,其合法性就在于它基本上被任何时代的政府和政权的法律所保护,任何法律都要保护人们节日里相互问候和热闹、狂欢的自由,疫情虽然很大程度阻断了这种交往的自由,却不能阻断人们相互问候的热情。春节也是中国最隆重的法定节日,这都可以看出从法律层面上所受到的重视。

  节日问候虽然因其千篇一律和重复性而容易被看作是一种时间、精力的浪费或甚至构成不必要的骚扰。但人们集中在节日骚扰,是节日仪式感和狂欢化表达的重要形式。我们平时没什么事骚扰朋友就不好了,节日骚扰是人们最能接受的骚扰形式,它的重复性和千篇一律的形式正是千百年以来的世俗生活和超越信仰的融合,是不能被忘记而铭刻在每个人心中的力量的体现。平时感觉不好得打扰的朋友都借节日的仪式感的世俗化和神圣化仪式感连接起来了,让所有人感到我们是一个共同体,总有一点东西是关联着的。

  节日问候的形式是多样的,它包括发红包、电话、视频、微信、节日致辞等各种方式。但它都具有分享性、同感性、无用性、休闲性、情感性为主的特征。比如,我们大学班级群里,有同学年终奖金发的很多,给同学们分别发了两次红包,每个人领到的红包都有一百多或两百元,这基本上是微信群里我碰到的最大的红包了,这是那些成功的同学把他们的快乐分享了出来,它传递了快乐。它也有同感性,就是充分体会到每个人和我的感觉都是共振的,都是具有同一性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外在于这个整体,每个人都在铺天盖地的问候中,感到了这个世界和我们息息相关,所有的欢乐都向我们砸来,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这个世界的欢乐的中心,每个人都为自己创造了属于共同体的喜庆氛围,哪怕人们平日里多么劳累,多么倍受委曲,在这一天,都是释放的一天,是我要把自己的快乐和开心展示出来的一天。

  当然,这样的展示和互致问候,看起来,也不产生什么实际的功利,因为春节,几乎是中国工业、农业都要全面停产的时候,大部分工厂、企业、公司、事业和政府单位,都放假了,大家都不劳动了,创造产值在这时是不重要的。而且即使是发节日红包,大家发来发去,除了少部分付出多些,大部分人基本是差不多的,耗费了精力和时间,除了制造出欢乐气氛和热闹气氛之外,它其实也是最无用的,因为它从根本上并没有增加社会财富。但就是这样,即使最有学问和修养的人,也往往愿意在微信群里发红包和抢红包,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更必不可少地要发红包或帮孩子接收红包。估计在全世界,也就中国的春节是最直接和物质和钱相关的,我不知道其他哪个民族的节日,是大家用钱来砸的节日。大家一年到头的劳动,就是为了这几天能砸下钱,它是彻底的无用,但却因为这无用,为了这消耗,助推了多少人一年的辛勤劳动。我们知道,多少中国打工者,他们平时省吃俭用,但在春节期间,都是最舍得用钱的,坐长途汽车、高铁、飞机,也要回到老家撒钱,这几天就是为着享乐和休闲的,它的无用里,却有着人生最大的精神意蕴和休闲品质。

  在新春佳节,也是中国人说的最与专业无关,重复的话,废话最多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一切言语既不是朝着不可见的神,也不是朝向死亡的,它就是要在这个现世的人间,就是要在大家相互交往的喜气洋洋中,绽放出它的全部情绪和可爱。在新春佳节,你看到那些舞龙舞狮,那观众最多却最没多少人认真看的春节晚会,大家炒了很多菜,却根本吃不下很多,搓麻将打牌玩得精疲力竭,甚至比工作还累的玩乐,各种亲人之间的互访,大家忙不迭的人际交游,这到底是休息了呢?还是没有休息呢?是情感上休息了呢,还是又出多少事故呢?反正,这都不重要,中国人就需要这样一个节日,过完这个节日,他们似乎又火力充足地投入到了新一年的工作中。不管是闲是累,是有用还是无用,他们过完这个春节,一年工作的意义似乎就得到实现了。每个人也似乎向亲人和朋友提交上了一份考试的答卷,不管这答卷是否满意,但总要交上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怕过年,他们害怕交这答卷,这也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自我,而越来越不愿意将自己放入与亲戚朋友关联的整体中。城市化和工业化在消解着春节的整体感、仪式感,但华夏民族把工作的和人生的意义就置放于这人与人的交往的中,中国人的伦理就在这现实交往中得到建构,而春节就是中国人伦理精神的最充分体现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