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为“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我国的农业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部和西部的农业分界线是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分布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南方降水丰富,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降水少,属小麦集中产区;东部地少人多,农耕面积较广;西部地广人稀,牧区资源丰富。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1]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简介:
农业分布范围十分辽阔。地球表面除两极和沙漠外,几乎都可用于农业生产。在近1.31亿平方公里的实际陆地面积中,约11%是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地,24%是草原和牧场,31%是森林和林地。海洋和内陆水域则是水产业生产的场所。
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可耕地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经济发达国家为0.56公顷,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仅为0.22公顷,其中亚洲仅0.16公顷(1984年)。森林以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分布面积较大;草原面积则非洲居首位,亚洲其次;其中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也有很大差异。
2023-08-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