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方法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方法如下:
国际关系时常被视为是一种分析的层次,系统层次是指那些定义并形塑了国际环境的观念,在国际层次上就如同无政府状态一般,没有一个世界政府的存在。
1.力量在国际关系上的概念可以被形容为一国拥有的资源、潜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程度。这通常被分为硬力量(Hard power)和软力量(Soft power),硬力量与武力的使用有关,而软力量则通常与经济、外交和文化影响有关。
2.极化(Polarity)在国际关系上指的是国际系统里的权力分配。这种观念在冷战期间浮现,当时国际系统是由两个两极的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所主导的。
在1945年以前的国际系统则被称为多极,由许多大国之间主导。苏联在1991年的瓦解也使许多人将美国视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一些国际关系的理论都是以类似冷战的两极观念所为根基的。
3.权力制衡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盛行欧洲的理论,这个理论主张国与国之间结盟的制衡将能达成稳定并避免战争。
权力制衡的理论在冷战期间再度崛起,成为肯尼思·沃尔兹新现实主义的中心机制。从这个理论上,发展出制衡(权力之间互相制衡)与选边站(国家选择与哪一方结盟)的概念。
4.霸权稳定论(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也是从极化衍生的概念,尤其是在单极化的国家上。霸权是在国际系统里拥有单极优势的权力,霸权稳定论主张这种情况的结构是稳定的,因为霸权势力和其他国家都能在国际系统上互相合作。
这与许多新现实主义的主张相反,尤其是肯尼思·沃尔兹,他主张冷战的结束和单极霸权的出现是一种不稳定的结构,并且会不可避免地改变。
5.依赖理论(Dependency theory)是时常与马克思主义联结的理论,主张核心国家会去剥削边陲国家以增进自身的繁荣。许多从这种理论衍生的不同版本要不是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标准的依赖理论),就是使用这个理论以强调改变的必要性(新马克思主义)。
许多支持现行国际系统的人认为世界上的国家越来越互相依赖,彼此都对其他国家有所责任和依赖。支持者指出全球化—尤其是国际间的经济互动逐渐成长。国际组织的角色以及在国际系统上各国对一些运作原则的广泛接受也强化了互相依赖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