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 #教案# 导语】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本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 准备了以下教案,供大家参考!
篇一
学习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用: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认识。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
(1)第1题:此题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状,哪些面形状是相同的?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题:求长方体的棱长和。
(3)第4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互相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长方体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认识长方体。
2、教会学生用纸壳动手做长方体。
3、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4、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的特点;体会棱与顶点的产生。
四、课前准备 :
长方体实物、长方体框架 教法学法 实践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出示图。这些你看知道是什么吗?它们是什么图形?
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
老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3、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
正因为有了长方体,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神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长方体,来领略长方体的奥秘。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下列图形。)
4、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边)
老师讲述:我们把这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
( 3)再请同学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有一个点)
老师: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老师说出顶点、面、棱的名称,学生迅速在学具上指出。
5、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师:面、棱、顶点里面还蕴藏着许多特征,你们想不想知道?
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比一比,数一数,量一量,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你们有信心吗?
(2)生采用自学、小组讨论,同桌探讨等形式,从数量、形状、大小等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3)交流自己的发现
顶点有什么特点?(8个)棱有什么特点?(12条,怎样数不容易遗漏?相等的棱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面有怎样的特征呢?(6个面。是长方形,面的大小关系怎样?)
长方体相对的面有怎样的特征呢?(面积相等,形状相同)
(4)投影出示两个长方形:这是两个面积同为9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9厘米;另一个长是15厘米,宽是6厘米。它们可以做长方体相对的面吗?
6、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1)师: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体框架,如果把长方体的棱分组的话,你会怎样分?生思考并试着分一分。
(2)揭示概念: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和长度分别称之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宽、高各有几条呢?(生试说)
(4)生试着指出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5)(变换长方体的摆法)现在它的长、宽、高呢?
(6)小结:虽然是同一个长方体,但摆法变了,长、宽、高也就随着发生变化。
(7)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6
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7、完成P19做一做
(1)做一个长方体
(2)观察并回答
总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六、教学结束: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去动手做个长方体,下节课带来进行展示。
篇一
学习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及第21~22页练习五的1、2、3、6、7题)。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运用: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回忆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提问:这些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教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提问: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长方体的物体?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顶点的认识。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1、2、3、6、7题。
(1)第1题:此题是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巾盒,说出各个面的形状,哪些面形状是相同的?各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题:求长方体的棱长和。
(3)第4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棱之间的关系,如:各组棱互相平行;与其中一条棱垂直的几条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题、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长方体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认识长方体。
2、教会学生用纸壳动手做长方体。
3、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4、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的特点;体会棱与顶点的产生。
四、课前准备 :
长方体实物、长方体框架 教法学法 实践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出示图。这些你看知道是什么吗?它们是什么图形?
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面图形吗?(不是)
老师: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3、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
正因为有了长方体,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神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长方体,来领略长方体的奥秘。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下列图形。)
4、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
(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边)
老师讲述:我们把这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
( 3)再请同学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有一个点)
老师: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老师说出顶点、面、棱的名称,学生迅速在学具上指出。
5、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师:面、棱、顶点里面还蕴藏着许多特征,你们想不想知道?
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比一比,数一数,量一量,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你们有信心吗?
(2)生采用自学、小组讨论,同桌探讨等形式,从数量、形状、大小等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3)交流自己的发现
顶点有什么特点?(8个)棱有什么特点?(12条,怎样数不容易遗漏?相等的棱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面有怎样的特征呢?(6个面。是长方形,面的大小关系怎样?)
长方体相对的面有怎样的特征呢?(面积相等,形状相同)
(4)投影出示两个长方形:这是两个面积同为9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9厘米;另一个长是15厘米,宽是6厘米。它们可以做长方体相对的面吗?
6、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1)师: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体框架,如果把长方体的棱分组的话,你会怎样分?生思考并试着分一分。
(2)揭示概念: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和长度分别称之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宽、高各有几条呢?(生试说)
(4)生试着指出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5)(变换长方体的摆法)现在它的长、宽、高呢?
(6)小结:虽然是同一个长方体,但摆法变了,长、宽、高也就随着发生变化。
(7)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6
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7、完成P19做一做
(1)做一个长方体
(2)观察并回答
总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六、教学结束: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去动手做个长方体,下节课带来进行展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