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死亡教育?

 我来答
权志龙JZJ
2023-03-21 · 超过5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50.4万
展开全部
学校为学生开设死亡教育相关课程是一件好事,我觉得是有必要的,通过课堂讨论死亡、模拟临终告别,到殡仪馆参观完整的殡葬流程等多样的形式,让大学生们近距离接触死亡、认识死亡,引导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引导他们爱护身体和生命,意义重大。
中华文明凡事讲究善始善终。生命的善终有其必要条件:预先知道自己的死亡时间,并可正确面对;身体没有痛苦;心中了无挂碍而安详转身。
可见,直面生死是善终的必要条件,完善的生死教育才能托起生命尽头的善终。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死亡教育是我们生活中相对禁忌的话题,在教育体系中也是缺失的。
这导致很多人在生命尽头的很多困惑和遗憾无法释怀。如此文化现实与善终刚需之间的矛盾,就特别需要靠推广科普来解决。
因此,在高校开设死亡教育的通识课程,多维度加大社会对死亡的科学理解。

面向公众的死亡教育,哪方面的内容最需要科普?

需要从传统文化入手,理解死亡的文化内涵。
“死”和“亡”在字面上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死”是指安静、静止、不再有生机和活力,而“亡”特指被忘记。
生前针对不会被忘记所做的工作都会大大降解对死亡的难以释怀,这也就是逝后碑文上常常铭刻万古流芳的意义所在。
其次死亡一定是个多维度的文化事件,不同视角对死亡的认知常能引导我们从不同角度理性应对:生物学的理解就是呼吸心跳的停止,如字面的理解,“死,离也”,永远地离开;心理层面的死亡特指对死亡事件的理解和与之产生的情绪反应;哲学层面的死亡“死亡是一体两面,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社会学角度的死亡就是身份的结束和关系的终了。
另外死亡本身也是有特征的:具有普遍性的、有原因的、不可逆的、无机能的。
对死亡世界相关知识的科普,消除黑暗的死亡恐惧。面对死亡人类会本能地出现恐惧,其根源来自对死亡世界的无知,所以迫切地想知道死亡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对于死亡的过程,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有其固定的流程:一般接近临终的患者,首先丧失的是味觉和嗅觉,就是原来特别喜欢吃的东西不太喜欢吃,不再有这种进食的需求。
重视科技和人文的教育,让生命完整善终。知道了生物个体死亡的普遍性,我们就不会渴求现代的医疗技术,把死亡归咎于医疗技术的失败。在疾病终末期,再没有一个技术可以返老还童,再也没有一个药物可以让其重返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医疗技术必然显得苍白,重要的是我们适时彰显人文关怀,这样才能让一个个个体虽然褪去了生命的光环但同时再现人性的光辉。
科学正面地引导,理性直面生死。从我们社会层面来说,目前的期刊、各种媒体,经常有各种死亡画面充斥我们的视野,我们看到的死亡画面往往是风雨大作、雷电交加、秋风萧瑟,或者是以惩罚的方式再现死亡场景,更有死后大快人心之说——我们的文化承载的死亡是以恐惧和惩罚的方式体现的,而真实的死亡不该是这样,生活中有太多的转身是圆满的。
死亡教育就是生命教育,就是要做这样的正面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能够有勇气去直面生死妥善处理生前身后诸事。

我想关于死亡的教育并不是让人可以了却生死,而是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多一份理性,少一份慌恐。可以从容面对,理性地处理各种未完心愿;可以和自己的世界道爱、道谢、道别、道歉,最终寻求到永恒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并在不断超越和整合中达到平安的感受,就是我们中华文明所期待的逝者安详、生者安宁、环境平安顺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