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月份的别称和雅称
农历月份的别称和雅称如下:
正月:端月、元春、隅月、始春、二月:杏月、花月、如月、早春、三月:桃月、桐月、炳月、三春、阳春、暮春、四月:阴月、梅月、余月、清和月
五月:榴月、毒月、蒲月、六月:荷月、荔月、目月、伏月、七月:兰月、巧月、瓜月、相月、霜月、桐月、八月:桂月、壮月、中秋月
九月:菊月、玄月、十月:良月、阳月、小阳春、十一月:冬月、葭月、辜月、十二月:腊月、涂月、嘉平月
扩展:农历,是中国现行的传统历法,属于阴阳合历,也就是阴历和阳历的合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历法,因使用“夏正”,古时称为夏历。
现行农历于1970年以后改称“夏历”为“农历”。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计算,并于公元2017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使用新的历法,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约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也称回归年、太阳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