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南宋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
早在宋朝时,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北宋中期以前,各处市舶机构皆称为市舶司。北宋末大观元年始将各处管理外贸的机构改称提举市舶司,而将各港口的市舶司改称市舶务。
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市舶司的由来
在唐代以前既没有监管海外贸易管理的机构,也无专门掌管海路贸易的官员,多数都是由州吏刺史来兼管。自唐玄宗开元年间,才于广州设置了市舶使。而市舶使主要负责向前来贸易的外国船舶征收关税,并代表朝廷管理各国朝贡事务以及采购一定量的舶来品等等。
一直到明朝初年,朱元璋鉴于“沿海边疆、纷扰不平静”的现状,又担心一些海上残余势力东山再起,也为了防备倭寇的扰乱、加强边防,于是就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海防政策。据《明史·朱纨传》所记载:“初,明祖定制,片板不许入海。”当时,就连沿海百姓都被禁止从事渔业活动,如有违反者将以严刑峻法惩处之。
这种海禁政策还被载入《大明律》中,并鼓励百姓告发“里通外国”之人。在《明实录》等史书中还可以了解到朱元璋在当时每过上两三年就会将此类海禁政策再次重申,由此可见,海禁政策在明朝时期的重视程度之深。
然而,封建帝王又需要各诸侯封国前来朝见,以树立自己“代天行命”的天子形象,所以朱元璋刚即位时,就派出使臣,带着玺书,四处宣谕海外各国,与明政府进行有限制的商品交换,这就出现了“朝贡贸易”。在明朝海禁之后,朝贡贸易成为海外贸易唯一合法途径,而所谓的朝贡就是称臣纳贡之意。
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朝贡贸易,明廷便专门设立了“市舶司”。市舶司的职权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掌朝贡之事;二是禁通番,即禁止私人海外贸易;三则是掌“私货”的征榷与贸易事宜。而所谓私货,则是指外国朝贡使节随朝贡带来的贸 易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