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是什么意思?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
办学方式:
一是学历教育项目,必须通过统招考试,填报志愿,毕业后分别获得中外双方学校颁发的文凭(如:清华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一是非学历教育项目,无须填报志愿,参加学校自己举办的入学考试即可。中方学校修得相应学分后,通过语言考试后再被合作学校录取,毕业后获得外方学校颁发的文凭(如:中国农业大学与荷兰万豪劳伦斯坦瓦格宁根大学(原荷兰劳伦斯坦国际农学院)合作举办园艺专业非学历项目)
注意:就读非学历教育项目的,若该项目未能获得教育部审核认证,即不能承认该项目所获学历。
扩展资料
存在问题:
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把关不严,教育部虽然有着严格的审核制度,但许多国内院校和培训公司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都和国外一些三流甚至不正规的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严重影响了合作办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声誉。
1、档次不够
一些国外一流大学,对于合作办学异常谨慎,因此哈佛之类名校,很少进入国内开展合作办学,反之一些三流甚至不正规的国外大学却在国内遍地开花,设立了众多的合作办学点。
2、质疑证书
正规的国外大学通常都规定,学生必须参加90%以上本校教授授课,才能颁发学位证书。而国内许多合作办学,用国内的教材国内的老师,最终还能发出国外学位证书。
3、合作班
MBA成为重灾区,许多合作办学都瞄准了MBA这块大蛋糕,但是2007年开始绝大部分的合作办学点根本无法招到足够的学生,因此课程的质量和准时上课都无法得到保障,有一个也是经过教育部核准的国内某合作办学MBA培训班最后索性把参观工厂作为一堂课来凑数,许多学生也是苦于投诉无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外合作办学
陷阱一:学校名称华而不实。有的单位不惜工本去争取为自己的学校冠以“中华”、“国际学校”的称谓,或者与某某名校挂上钩,希望以响亮的名称吸引更多学生注意。一些号称在美国排名前20位的大学在中国开设分校,其实与这些大学毫无关系或仅是其下属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成人教育学院。
陷阱二:国际承认学历文凭。许多劣质的培训机构往往拉大旗作虎皮,到处吹嘘国际承认、水平一流。等学生进校后才发现教材陈旧、课程“缩水”,甚至根本不用上课就可以拿到证书。只要你支付60美元,就能获得×××大学的学位证书。有不少洋证书机构说“国际认可”,实际上只是该机构所在国或某个区域认可。有的称自己的考试是“学位考试”、“文凭考试”,可事实上只是专业证书考试。
陷阱三:“全聘外教”、“用国外教材”。有的办学机构打着与国外某大学合作的旗帜,实际上学校没有聘请一名外籍教师,也没有引进一本国外教材。还有的中外合作项目,国外派出的教师数量极少,或者从国外请来一个教师,就在全国到处演讲,说他们是中外合作办学,可实际上99%的课程都是由中国教师讲授。
对此,省消协人士提醒,选择中外合作学校,要把握五要素:一是地位,合作学校在国际或当地的学术影响力或教学水平;二是资源,办学主体是谁,教育机构是否经权威机构批准或认可,教育部是否承认学位证书;三是硬件,学校设施是否能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并与其规模相适应;四是软件,学校能否提供合作需要的最新课程、教材、管理等教学软件;五是教师,合作项目的教师来源、结构、学术水平等,要与合作项目规模、办学层次和要求相适应,以保证教育质量。
实力不算强,但是相当贵
你想学在那学都能学的很好
中外合作办学,有可能是在国内学习一段时间 再去国外学习一段时间
出国就算一次镀金了 你英语中等以上的话 可以去锻炼一下 不行那你就郁闷
毕竟是学校 他也不 提供就业 你学的很好的话什么学校都会推荐你
就像你打开窗户。谁都不知道外边是热是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