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认识别情绪。
确认孩子内心的情绪是什么,命名它。是愤怒?伤心?委屈?沮丧?还是恐惧?孩子真实的情绪可能不一样,但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表达不同的情绪,可能都会用同样的哭闹来表达。家长可以通过提问来确认孩子的情绪:你是在生气吗?你很失望?你是有些害怕?
二、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
孩子的情绪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他不会无缘无故就产生激烈的情绪。你试图去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这个行为本身就向孩子表明,你在意他的感受,希望去理解他。这一行为本身就会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往往他的哭闹情况会开始减轻。
三、接纳孩子的情绪。
了解了孩子的情绪发生的原因,家长需要做的最重要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如果家长说:你生气了,生气有什么用呢?生气又不能解决问题;或者:你害怕了?不要害怕,这没什么可怕的啊。这样都是在否定孩子的情绪,会让孩子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
家长可以换个说法:你在生气啊,如果是别人拿走了我最喜欢的娃娃,我可能也会有些生气。这样的表述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觉得你是站在他一边的。
四、帮助孩子走出情绪。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接纳之后,不要让孩子沉浸在这个情绪之中,可以找到一些办法帮助孩子走出这个情绪。比如说:
你在生气啊,如果是别人拿走了我最喜欢的娃娃,我可能也会有些生气。我们现在去外面骑自行车吧。—适合低龄儿童,转移孩子注意力。
你在生气啊,因为别的小朋友拿走了你喜欢的娃娃。那除了娃娃,其他玩具你最喜欢哪个呢?—让孩子意识到有其他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