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的问题出在哪儿?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对旁观者群体的行为,社会学中常常用“旁观者效应”来说明:在紧急情况时,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也就是说,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即使他们采取反应,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社会心理学将其称之为“责任扩散效应”,即利他行为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由于他人的在场,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因而,旁观者的问题不是在于旁观者的“病态”人格或道德败坏,而是在于旁观者的社会环境因素。在实验与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者发现除了多人在场造成责任扩散的“旁观者效应”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旁观者的行为。
(二)施暴者、受害者与旁观者的关系
研究发现,旁观者与施暴者、受害者之间的关系距离会影响旁观者的干预行为。这一点类似费孝通先生所提到的“同心圆结构”理论,即以自我为中心,按照与自我关系的亲疏远近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与圆心距离的远近会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采取行动的重要依据。提萨克(Tisak)1996年研究发现,当自己的家庭成员被卷入暴力及潜在暴力时,比朋友或其他熟人被卷入时,青少年旁观者更有可能进行干预。笔者2012年的调查也发现了大多数被调查者都倾向于在一边旁观“陌生人”之间的校园暴力,而对于自己认识、熟悉的施暴者或受害者,个体更多地倾向于干预[14]。在这项调查中,如果认识施暴者或受害者,超过一半的学生会采取“出面制止”或“告诉老师或报警”等积极干预的方式应对;而如果暴力双方都不认识,那么选择“赶紧离开”和“静静旁观”的旁观者比例超过67%。因此,从有效制止校园暴力的角度来看,学校是可以通过增加学生交往和认识度,打造“熟人社会”的方式来有效促进旁观者行为方式的转变。同时,研究也发现,对于陌生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在是否干预方面也会有差异,如菲尔逊(Felson)2002年的调查发现,旁观者更有可能在男、女性之间发生的暴力冲突中出面干预,而对两个男性间的暴力则更不可能干预
(二)施暴者、受害者与旁观者的关系
研究发现,旁观者与施暴者、受害者之间的关系距离会影响旁观者的干预行为。这一点类似费孝通先生所提到的“同心圆结构”理论,即以自我为中心,按照与自我关系的亲疏远近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与圆心距离的远近会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采取行动的重要依据。提萨克(Tisak)1996年研究发现,当自己的家庭成员被卷入暴力及潜在暴力时,比朋友或其他熟人被卷入时,青少年旁观者更有可能进行干预。笔者2012年的调查也发现了大多数被调查者都倾向于在一边旁观“陌生人”之间的校园暴力,而对于自己认识、熟悉的施暴者或受害者,个体更多地倾向于干预[14]。在这项调查中,如果认识施暴者或受害者,超过一半的学生会采取“出面制止”或“告诉老师或报警”等积极干预的方式应对;而如果暴力双方都不认识,那么选择“赶紧离开”和“静静旁观”的旁观者比例超过67%。因此,从有效制止校园暴力的角度来看,学校是可以通过增加学生交往和认识度,打造“熟人社会”的方式来有效促进旁观者行为方式的转变。同时,研究也发现,对于陌生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在是否干预方面也会有差异,如菲尔逊(Felson)2002年的调查发现,旁观者更有可能在男、女性之间发生的暴力冲突中出面干预,而对两个男性间的暴力则更不可能干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