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二单元为什么要选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这三篇课文?为什么按这种顺序排?

 我来答
开心快乐呵呵哒
2024-12-06 · TA获得超过448个赞
开心快乐呵呵哒
采纳数:53 获赞数:44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语文从最小的词语句子,到描写风景以及对应人的感情,逐渐升华到场面人物关系的处理。你会发现语文学到后面的内容篇幅越来越大,人物纠葛,剧情等都越来越多。而窦娥冤是古代戏曲,雷雨是近现代的话剧本,哈姆雷特是国外的故事,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描写故事的代表作。会让你在不同时间轴和地域轴感受不一样的故事内容和情感。让你的语文世界不再局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hine敷敷
2025-02-03 · TA获得超过5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36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51万
展开全部
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很多这个文学类的文章都是这么安排的,是按照历史顺序记古今中外。窦娥冤是古代,雷雨是现(近)代,之前是两篇中国,后来是外国。不过,很多这个教材都是这样,安排的。这就是历史发展顺序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
2025-03-26 · 百度认证:云南新华电脑职业培训学校官方账号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是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省(部)级重点计算机专业学校,采用三元化管理模式,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雄厚学生毕业即就业,学院引进了电商企业入驻,创建心为电商创业园区,实现在校即创业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高中语文必修下二单元选取《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三篇课文,并按此顺序编排,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单元主题:良知与悲悯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良知与悲悯”,强调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社会与道德。三篇课文均深刻体现了这一主题:

  • 《窦娥冤》:关汉卿通过窦娥的冤屈,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展现底层人民的良知与反抗精神。

  • 《雷雨》:曹禺以家庭悲剧为背景,揭露阶级矛盾与人性的复杂,引发对良知与悲悯的反思。

  •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通过王子复仇的故事,探讨人性、道德与责任,体现对人性困境的深刻思考。

  • 二、选文原因:经典性与多元性

  • 经典性:

  • 三部作品分别代表中国古代戏曲、近现代话剧与西方戏剧的经典,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

  • 它们通过不同时代、地域的故事,共同诠释“良知与悲悯”的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人性的普遍性与复杂性。

  • 多元性:

  • 《窦娥冤》(元杂剧):语言凝练,科白生动,展现古代戏曲的独特魅力。

  • 《雷雨》(现代话剧):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反映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

  • 《哈姆雷特》(西方戏剧):哲思深刻,人物内心复杂,体现西方文学的人文精神。

  • 三、排序逻辑:历史与地域的递进

  • 历史顺序:

  • 《窦娥冤》(古代)→《雷雨》(近现代)→《哈姆雷特》(西方),按时间顺序编排,帮助学生从中国古典文学过渡到现代与西方文学。

  • 地域扩展:

  • 从中国本土作品(《窦娥冤》《雷雨》)到西方经典(《哈姆雷特》),体现文化视野的拓宽,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的文学表达。

  • 主题深化:

  • 《窦娥冤》聚焦个体冤屈与社会不公;《雷雨》展现家庭与社会矛盾;《哈姆雷特》探讨人性与道德困境。三篇课文层层递进,深化对“良知与悲悯”的理解。

  • 四、教育意义

  • 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分析剧中人物的抉择与命运,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社会的道德与责任。

  •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学习不同戏剧形式(元杂剧、话剧、西方戏剧)的艺术手法,增强对文学多元性的认识。

  • 塑造健全人格:激发悲悯情怀,坚守良知底线,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 这种编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育人目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