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阳建国英烈事迹有哪些?
展开全部
所有内容均引自《前辈的足迹》(中共安阳市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编 1987年出版)
1.1923年二七大罢工中,安阳铁路工会积极参与
2.1927年,6月,炸漳河桥,支援北伐军。
3.1929年2月15日温邢固“二一五”农民革命斗争(硝西惨案)
4.1930年,秋后,党员胡兆瑞、许瑞生、陈云登、彭哲夫四人就义
5.1935年,“赤色儿童团”领导人马骥宸由于叛徒的出卖,病死在监狱中。年仅16岁,是安阳市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6.“安阳青年抗日义勇军”是1937年底到1938年初的抗日武装,其骨干加入了太行第四游击支队。
7.1938年3月7日,羑河惨案,抗暴群众死24人,房屋被焚138间
8.1940年6月10日,滑县小渠阻击战,八路军二纵新编第三旅八团三营全营300余人,为掩护大部队转移,与十余倍装备优良的敌军血战,除两人外全部牺牲。
9.1941年“四一二”反扫荡
10.1942年5月20日,地下党炸了漳河桥,日军军列坠河。
(后面还有,暂时就列这么些吧)
1.1923年二七大罢工中,安阳铁路工会积极参与
2.1927年,6月,炸漳河桥,支援北伐军。
3.1929年2月15日温邢固“二一五”农民革命斗争(硝西惨案)
4.1930年,秋后,党员胡兆瑞、许瑞生、陈云登、彭哲夫四人就义
5.1935年,“赤色儿童团”领导人马骥宸由于叛徒的出卖,病死在监狱中。年仅16岁,是安阳市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6.“安阳青年抗日义勇军”是1937年底到1938年初的抗日武装,其骨干加入了太行第四游击支队。
7.1938年3月7日,羑河惨案,抗暴群众死24人,房屋被焚138间
8.1940年6月10日,滑县小渠阻击战,八路军二纵新编第三旅八团三营全营300余人,为掩护大部队转移,与十余倍装备优良的敌军血战,除两人外全部牺牲。
9.1941年“四一二”反扫荡
10.1942年5月20日,地下党炸了漳河桥,日军军列坠河。
(后面还有,暂时就列这么些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