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开全部
一、目的
1、 降底门店的库存周转天数,减少门店的库存压力。(大型综合超市的周转天数一般为25天到28天)
2、 提高门店货架陈列位的销售贡献率,便于门店进行商品陈列。
3、 提升各个门店销售。
4、 优化门店单品管理,品类管理。
5、淘汰同一品类的不同SKU,有助于优化供应商管理。
二、滞销商品淘汰流程
1、滞销商品定义以及淘汰商品执行中心思想
一般来说食品30天无销售,百货60天无销售的为滞销商品。
我们淘汰的不是合作伙伴,而是合作伙伴手中部分不能带给我们利润的产品。(浪费我们的货架资源、占据我们的仓储资源、增加我们的配送成本、资金周转期拉长。。。。。。)
2滞销商品的选择标准
(1)食品30天无销售,百货60天无销售的单品无条件下架。
(2)销售额排行榜,即根据本公司POS系统提供的销售信息资料,挑选排名最后的商品作为淘汰对象,淘汰商品数大体上与引入新商品数相当。例如:以3个月销售排行榜资料作参考,将最后100个品项作为淘汰对象,或是将排行榜最后的3%作为淘汰基准。以销售排行榜为淘汰标准,在执行时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排行靠后的商品是否是为了保证商品的齐全性才采购进场的(功能性商品)
二、排行靠后的商品是否是由于季节性因素才销售欠佳,如果是这两个因素造成的滞销,对其淘汰应持慎重态度。
(3)最低销售量或最低销售额。对于那些单价低、体积大的商品,可规定一个最低销售量或最低销售额,达不到这一标准的,列入淘汰商品,否则会占用大量宝贵货架资源,影响整个卖场销售。
实施这一标准时,应注意这些商品销售不佳是否与其布局与陈列位置不当有关。例如:规定连续3个月平均销售额未达2000元或未达5箱的品项为滞销品.
(4)
商品质量:对被技术监督部门或卫生部门宣布为不合格商品的,理所当然应将其淘汰。对于公司来说,引进新商品容易,而淘汰滞销商品阻力很大,因为相当一部分滞销商品当初是作为“人情商品”进入超市的。为了保证超市经营高效率,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将滞销商品淘汰出超市卖场。
3、滞销商品操作注意事基项
(1)采购部列出淘汰商品清单确定要淘汰哪些商品,并经公司领导和财务部确认。
(2)确定淘汰日期淘汰商品最好每个月固定集中处理,不要零零散散地进行,例如:规定每月15日为淘汰日,所有的店铺或要进行淘汰的店铺便在这一天把淘汰商品下架退货。
(3)淘汰商品的数量统计,确定要淘汰的商品后,应清查各店所有淘汰品的库存数量及金额,以便于处理及了解处理后所损失的毛利是多少,便于控制整体利润。
(4)查询有无货款可抵扣。查询商品的厂商是否有剩余货款可抵扣,这点相当重要。必须和财务单位联手,确认后请财务单位进行会计手续处理。若已付款,则不可将商品退给厂商,因为将商品退回给厂商后,要厂商再拿饯来是不太可能的。(建议公司采取实销实结付款方式)
(5)决定处理方式淘汰下来的商品,有的可以退回给厂商,有的无法退给厂商。不能退给厂商的商品可以降价贩卖,或便宜卖给员工,当然也可以当做贩促的奖品来送给顾客。
(6).进行处理
A、若采取退货处理方式,便应通知厂商按时取回退货,并将扣款单送缴会计单位,进行会计处理。
B、若采取卖场处理方式,则将处理方式明确通知各店,在卖场进行处理,直到处理完成为止。而既然是处理,就是要做到彻底,因此,若第一次所定的方式无法处理完成.便应再修改。例如:剩100个,第一次8折,一周后剩下50个,那么次周可再打7折……直到处理完为止。
(7)淘汰商品的记录最后将处理完成的淘汰商品每月制成总表,整理成档案,随时供查询,避免因年久或人事异动等因素,又重新将滞销品引进卖场。
1、 降底门店的库存周转天数,减少门店的库存压力。(大型综合超市的周转天数一般为25天到28天)
2、 提高门店货架陈列位的销售贡献率,便于门店进行商品陈列。
3、 提升各个门店销售。
4、 优化门店单品管理,品类管理。
5、淘汰同一品类的不同SKU,有助于优化供应商管理。
二、滞销商品淘汰流程
1、滞销商品定义以及淘汰商品执行中心思想
一般来说食品30天无销售,百货60天无销售的为滞销商品。
我们淘汰的不是合作伙伴,而是合作伙伴手中部分不能带给我们利润的产品。(浪费我们的货架资源、占据我们的仓储资源、增加我们的配送成本、资金周转期拉长。。。。。。)
2滞销商品的选择标准
(1)食品30天无销售,百货60天无销售的单品无条件下架。
(2)销售额排行榜,即根据本公司POS系统提供的销售信息资料,挑选排名最后的商品作为淘汰对象,淘汰商品数大体上与引入新商品数相当。例如:以3个月销售排行榜资料作参考,将最后100个品项作为淘汰对象,或是将排行榜最后的3%作为淘汰基准。以销售排行榜为淘汰标准,在执行时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排行靠后的商品是否是为了保证商品的齐全性才采购进场的(功能性商品)
二、排行靠后的商品是否是由于季节性因素才销售欠佳,如果是这两个因素造成的滞销,对其淘汰应持慎重态度。
(3)最低销售量或最低销售额。对于那些单价低、体积大的商品,可规定一个最低销售量或最低销售额,达不到这一标准的,列入淘汰商品,否则会占用大量宝贵货架资源,影响整个卖场销售。
实施这一标准时,应注意这些商品销售不佳是否与其布局与陈列位置不当有关。例如:规定连续3个月平均销售额未达2000元或未达5箱的品项为滞销品.
(4)
商品质量:对被技术监督部门或卫生部门宣布为不合格商品的,理所当然应将其淘汰。对于公司来说,引进新商品容易,而淘汰滞销商品阻力很大,因为相当一部分滞销商品当初是作为“人情商品”进入超市的。为了保证超市经营高效率,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将滞销商品淘汰出超市卖场。
3、滞销商品操作注意事基项
(1)采购部列出淘汰商品清单确定要淘汰哪些商品,并经公司领导和财务部确认。
(2)确定淘汰日期淘汰商品最好每个月固定集中处理,不要零零散散地进行,例如:规定每月15日为淘汰日,所有的店铺或要进行淘汰的店铺便在这一天把淘汰商品下架退货。
(3)淘汰商品的数量统计,确定要淘汰的商品后,应清查各店所有淘汰品的库存数量及金额,以便于处理及了解处理后所损失的毛利是多少,便于控制整体利润。
(4)查询有无货款可抵扣。查询商品的厂商是否有剩余货款可抵扣,这点相当重要。必须和财务单位联手,确认后请财务单位进行会计手续处理。若已付款,则不可将商品退给厂商,因为将商品退回给厂商后,要厂商再拿饯来是不太可能的。(建议公司采取实销实结付款方式)
(5)决定处理方式淘汰下来的商品,有的可以退回给厂商,有的无法退给厂商。不能退给厂商的商品可以降价贩卖,或便宜卖给员工,当然也可以当做贩促的奖品来送给顾客。
(6).进行处理
A、若采取退货处理方式,便应通知厂商按时取回退货,并将扣款单送缴会计单位,进行会计处理。
B、若采取卖场处理方式,则将处理方式明确通知各店,在卖场进行处理,直到处理完成为止。而既然是处理,就是要做到彻底,因此,若第一次所定的方式无法处理完成.便应再修改。例如:剩100个,第一次8折,一周后剩下50个,那么次周可再打7折……直到处理完为止。
(7)淘汰商品的记录最后将处理完成的淘汰商品每月制成总表,整理成档案,随时供查询,避免因年久或人事异动等因素,又重新将滞销品引进卖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