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进攻苏联时败在哪里

有人说是输在战线拉得太长,重蹈了拿破仑的杯具;有人说在人数装备上,输给了苏联的团结;还有说攻打苏联时,德军在寒冬里只穿一身单衣过冬,冻死的就占了一半;到底哪个才是他真正在... 有人说是输在战线拉得太长,重蹈了拿破仑的杯具;有人说在人数装备上,输给了苏联的团结;还有说攻打苏联时,德军在寒冬里只穿一身单衣过冬,冻死的就占了一半;到底哪个才是他真正在苏联败走的原因...
如果他没有把矛头对准东面的苏联,2战的欧洲战场的结果会不会是第三帝国的胜利而结束呢
展开
 我来答
1060728987
2015-07-13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1060728987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8028 获赞数:36798
目前在山东科技大学学习,对物理学感兴趣,热爱专研,专业知识颇丰富。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希特勒德国失败的10大原因
  第一:德军在西线战役时没有歼灭敦克尔克的30万英法联军,使之成为日后盟军反扑的中坚力量。
  第二:德国的资源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战争消耗。
  第三:德国没有在战争初期消灭英国皇家空军,导致德军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失败,海狮计划的泡汤,致使德国在今后处于和一战时期同样的两线作战的泥潭。
  第四: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使一直处于孤立主义中的美国觉醒,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唤醒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和工业实力。
  第五:德国没有在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一年将苏联击败,使德军与苏联陷于长期的拉锯战,苏联国土辽阔有着极大的战略纵身,人口众多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德军只有在战争的第一年战胜苏联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第六:如果就算没有在第一年击溃苏联,但是可以迅速攻占莫斯科这个苏维埃政权的心脏,就会对苏联军民的抵抗意志产生极大动摇。但是由于希特勒对战局的错误指挥,没有听取古德里安的先攻打莫斯科的意见,而是命令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大军攻打基辅再打莫斯科,使德军浪费的两个月的宝贵时间,等到德军在回师莫斯科的时候德军的士气以大打折扣,装甲部队也有大量损失,在加上冬季的来到,朱可夫已经在莫斯科正面建立了一道纵身100多公里的防线。使得德军丧失了在战争初期攻占莫斯科的最佳时机,等德军到达莫斯科城下时以是强弩之磨。
  第七:德国最高统帅部对盟军到底是在诺曼底还是加莱登陆的判断失误 ,将盟军的登陆地点判断成加莱导致对诺曼底地区防守的空虚,所谓的大西洋壁垒更是与戈培尔所吹嘘的相差甚远,使盟军轻易上岸。
  第八:盟军登陆后,由于盟军绝对的空中优势,致使德军的4个装甲师没有及时赶到诺曼底海滩。
  第九:德国最高统帅部对德军反击的4个装甲师的部署存在严重失误,希特勒将部队部署在距诺曼底海滩数十公里以外的内陆地区,而且这4个师的调动必须得到希特勒的同意。使得德军的装甲部队丧失了最佳的反击机会。
  第十:德军阿登反击的失败使德军丧失了其所有的装甲部队加速了第三帝国的灭亡。
飞舞的称砣
2009-09-29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4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82万
展开全部
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失败乃至二战最终失败,即不是在装备上输给了苏联,也不是速胜论使德国没有做好冬季作战的准备,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略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希特勒不应该在没有占领英国之前就冒然进攻苏联。希特勒终止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不仅使盟国保留了英国这个离欧洲大陆最近的岛国做为日后反攻大陆的跳板,而且使德国在进攻苏联时必然要面对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这是犯了兵之大忌。由于两线分兵无法保障进攻苏联有足够的后续力量,缺少了持久作战的资本,特别是在战争后期的战略反攻阶段,无法保证有足够的军队与苏联对抗。假如希特勒能够继续攻击并占领英国,使盟军丧失反攻欧洲大陆的前沿阵地,德国则可以不受两线作战的困扰,无后顾之忧地全力进攻苏联。
第二,进攻时间选择上的错误。希特勒把实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的时间定为1941年,是鉴于当时苏联国内高层权力斗争加剧,武装部队各级指挥员遭受大范围清洗,军队战斗力下降,而且国内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实际,认为德国有可乘之机。孰料想正是由于德国的进攻,反倒缓解了苏联国内矛盾,凝聚了苏联的民心军心,强化了苏共的权威。试想,如果德国晚上若干年,以当时苏联内部的形势,极有可能最终造成苏联国内的全面混乱甚至政权的溃败,那时德国再施以武力,则取胜的把握应该极大。
第三,进攻目标选择上的错误。希特勒在进攻苏联中,不应该把占领莫斯科,夺占苏联首都,从精神上打击苏联国民做为其首要目标,而应该集中全部力量最先占领苏联的高加索地区。高加索地区是苏联主要的钢铁、石油、粮食等重点战争资源的产地,是维持苏联战争机器运转的命脉,如果德国首先占领这一地区,则可以彻底瘫痪苏联的战争机器,苏联的失败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如进攻英国一样败于希特勒的好大喜功没有战略眼光,当初德国进攻英国之初,德国空军空袭的主要目标是英国的空军基地、雷达站、飞机制造厂和配件厂,这个决定无疑是极其正确的,在战役初期,正是由于德国的空袭使英国空军遭受沉重的打击,做为保卫英国核心力量的空军几近崩溃的边缘。正是由于希特勒做出的改变打击目标,集中轰炸伦敦的报复性决定,才使英国空军得到喘息之机,并迅速恢复了实力,才导致海狮行动的最后失败。德国进攻苏联和进攻英国有着出奇一致的失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江南苜蓿
2009-09-29 · TA获得超过36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军事上犯了不应有的错误。这是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则是以少敌众。德意日三国力量加起来对付美苏英中,是小击大。
如果中国或者苏联先跨了,那德意日三国可以对美国形成力量平衡,美国只能守住北南美洲了。二战命运,一半系在中苏两国身上。这在近年来,西方各国中,已是日益为人承认了。正因为这样,所以,二战时,美国才会对国民党政权施压不许它完全破坏国共合作。因为中国战场抵抗的存在关系全局。而中共绝不是现在的资本主义者、买办、汉奸们所说的那样无足轻重。恰恰相反,中共的存在才使得中国的抗战能坚持下来。因为国民党方面如果做出投降的举动,则中共将迅速取代其政治地位,虽然中国的抗战会因此更艰难,但是,除非日本人对中国人见人就杀,否则,中国的抗战即使只作下中共和部分国民党爱国将领地方力量,仍可以坚持下去。中国战场不会消失。事实上,抗战自1940年以后,已是有近半的力量用在国民党对中共的打击和限制瓦解上了。不然,中国的抗战会表现得更好看得多。
如果真是德国在军事上不犯那么大的错误,而集力西攻英国,拿下英国。再回头打苏联。则真有可能形成僵持的局面。德意占据欧洲包括苏联的部分、中东、非洲;英国等欧洲流亡政权在美国扶持下,到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等地维持;苏联退守欧洲部分领土的中东部和亚洲部分;日本占据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一部分和东南亚及朝鲜和中国以中共为主的抗日力量相持;美国加强控制全美洲,与德国在南美做政治争夺,同时美德都在欧洲非洲亚洲进行政治争夺和扶持战争。这种僵局在中国会随着毛泽东等人带领的中共力量壮大,日本渐衰而逐步打破。最后,中国有可能拿回外蒙,美国会和中共进行战略合作,将德国从非洲赶回欧洲。中美联合肃清日本在亚洲的力量,但美国会留下日本牵制中国。而中国力量的壮大将使得苏联不得不为集力对付德国而交回清朝时自满人入关以来由中国夺去的土地,德国也会对中国进行拉拢,从而进行政治上的讨价还价。中东石油当时不明显。苏联可以向西推进夺回部分失地,但不能全复失地,在波罗的海三国芬兰白俄波兰东部到乌克兰一线将成为苏德的前线。到这时,德国如果不能对欧洲占领区进行有效的军事强硬和利益分化并用的统治,则,加上德国内部普鲁士军官团等旧德帝国政治经济方面的政治力量对法西斯的利用来达到德国复兴报仇目的基本达到,可能对希特勒进行政治暗杀实现政变,以达成传统的德国容克贵族式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因为这样,对于这些政治力量来说才最合乎德意志的利益,它们会采取和缓些的政治措施来实现对欧洲的统一,先消化这个根本之地。再谋其它,为此,它们会与美中进行政治谈和,不再对南美进行政治争夺,与中国合作,支持美国对英帝国殖民地利益的接手,专力对付苏联。从而形成美德苏中四强并立的局面。
这里面有抬高中国的意味,但我想,对毛泽东这一批雄杰,没必要低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纳兰云磬
2009-09-29 · TA获得超过2.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072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3546万
展开全部
希特勒曾经对古德里安说过“如果我相信你那本书上所说的,我可能就不会发动这场战争。(指古德里安所写的《当心·坦克》书中指出苏联估计拥有1万辆坦克)
总的来说是希特勒错误的估计的形式和对手的实力,当年希特勒太盲目的自大了,欧洲的胜利冲昏的他的头脑,他太小看苏联了,当苏德陷入苦战时希特勒曾向他的将军们吼到”一个劣等民族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先进的武器!”
而其他你所说的天气啊、后勤啊、只是战术上的失误。
二战时的欧洲基本上已经被德国完全占领了,只是一道海峡保住了英国的小命,当顿克尔克大撤退后,希特勒说过“让英国人去吧,把欧洲和黑暗留给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urey0troy
2009-09-29 · TA获得超过133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9万
展开全部
德国输给苏联我觉得有自然天气的问题,德国进攻时太高估自己了以为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攻下苏联,所以有很多准备不足,后勤供给不足,燃料技术没有顾及,冬装准备不足,战场不熟悉无法在冬季作战,很象拿破仑的败笔!还有一点就是苏联强大的工业资产,雄厚的工业基础,发达的工业科技!还有苏联特有的“第二力量”,比方说一个连,它设立了两个正连长,一个指挥一个备用,假如连战斗损失了一半人,备用连长接着带领部队并把部队组建完整,连里的建制不变,还是说苏联当是人多!以至于德军最后觉得苏军是越打越多!再还有就是德军的兵家大忌,它犯了两线作战的漏洞,战场顾不过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