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是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 我来答
暮北凉城
2019-08-03 · TA获得超过225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在“文化大革命”前,曾经在应考青年中起过重要的教育作用。

“一颗红心”是指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革命理想。“两手准备”一是考上全日制大学;另一种,如果考不上,则坚持自学或业余学习。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是青年的人生观在高考问题上的一个表现,而不单纯是考取与否的问题。所以,在高考中解决“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问题,树立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革命理想,无论考取与否,对一个青年的成长,都是有重要影响的。

扩展资料:

20世纪50年代的其他流行语:

1、同志:

“同志”一词源于苏联,正如其字面的意思那样,它指的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当然这个志向指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无论是陌生人之间,还是彼此熟识,甚至是情侣、夫妻之间,都可以互称“同志”。

从很多当时的小说、电影里,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一句“同志”背后的丰富情感,包涵亲切、鼓励、客气等等。随着“同志”的兴起,“先生”、“小姐”、“太太”、“阁下”等流传数千年的称谓逐渐被取代。

2、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51年5月28日第46期《革大改造报》记载了8岁小学生抓特务的事件。苏州市8岁小学生陈永康和邻居家的小朋友在城墙上玩耍,一名男子拿出一些钱和一包黄粉让他放在老师桌上。陈永康想起老师在课上讲过“反革命分子会用火药、手榴弹及杀人方法来破坏我们的工厂、学校”,于是机智地和解放军合力抓住他。

事后证实他的确是特务,黄粉就是炸药。后来,获悉此事的毛泽东为苏州小朋友陈永康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后,这句鼓励人学习和奋进的话进入教育系统,成为每间教室里、黑板上方最常出现的一句话。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不时被提起,或印在小学生的作业本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音花名侦探
2005-11-14 · TA获得超过4.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5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45万
展开全部
  一颗红心 两种准备

  为 之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口号,文化大革命前,曾经在应考青年中起过重要的教育作用。粉碎“四人帮”以后,高等学校恢复招生考试制度,这个口号又重新引导着广大考生正确对待升大学的问题,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引导青年通过不同途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一颗红心”,是指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革命理想。“两种准备”,一种是考上全日制大学;另一种,如果考不上,则坚持自学或业余学习。

  有人问,为什么要“两种准备”?“一种准备(上全日制大学)岂不更好”?当然,如果所有的人都经过全日制大学培养,那是很好的,但是,那只能在普及全日制大学之后。当全日制大学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所有要求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只能“两种准备”。大家知道,一个国家能招收多少人上全日制大学,是由这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国同年龄的青年约一千五百万人,其中半数可达高中毕业。粉碎“四人帮”以后,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满足青年升学的要求,两年来,高等学校不断增加了招生数量。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上教育战线长期遭受林彪、“四人帮”的严重破坏,师资、校舍、设备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因此,考生多,录取人数相对比较少,将是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长期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这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现状在高等学校招生上的反映。即使今后几年高等学校招收人数大幅度增加,如每年招收一百万,上全日制大学的也仍然是少数,大多数高中毕业生只能通过自学或业余学习的途径继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两种准备”仍然是全体考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单纯从个人得失的角度看问题,“两种准备”的结局是截然相反的。但是,用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看问题,从国家利益出发,它们则是相辅相成的,统一的。据统计,为了培养一个脱产学习的全日制大学生,国家每年所用的经费,相当于四个农村劳动力一年的全部产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因为大多数人没有上全日制大学,而从事工农业生产,才保证了少数人能够上全日制大学脱产学习。因此,从国家整体的利益出发,当前只能选拔少数人上全日制大学,多数人只能自学或业余学习。这两种途径虽然形式不同,但实质是统一的,即它们都可以使青年学得文化知识,为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最近,鞍山钢铁公司采取择优的办法选拔工程师,无论大、中专毕业的技术人员,还是干部、工人,都可以报名应试。经过考试,共选拔了八百多名工程师,其中半数是靠自学达到大专毕业文化程度的工人。通过自学或业余学习而在文化科学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古今中外,屡见不鲜。最近,我国正着手建立自学或业余学习的考核制度。可以相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中国,通过自学或业余学习的途径,必定会涌现出大批有作为的优秀人才。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核心是学习目的问题。上大学本身并不是目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也不是目的,它们都只是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两种准备”,必须、也完全可以在“一颗红心”上统一起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是青年的人生观在高考问题上的一个表现,而不单纯是考取与否的问题。所以,在高考中解决“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问题,树立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革命理想,无论考取与否,对一个青年的成长,都是有重要影响的。只有树立为四化献身的革命理想,才能鼓舞自己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攀登文化科学高峰;学得了文化科学知识以后,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著名的语言文学工作者苏阿芒,一九五四年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但是,为了把祖国的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把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介绍到祖国来,他奋发自学,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二十一种外文,其中六种能看、听、写、说,并且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是什么原因使苏阿芒产生了这样巨大的力量?他说,“青春是宝贵的。我觉得,要为祖国作贡献,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不应该虚度年华。”这再一次说明,重要的不是通过什么途径学习,而是学习的目的。伟大的目的,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只在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全部青春的革命理想,在学习中才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才能在崎岖的小路上不断攀登,而达到光辉的顶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飘逸寒枫
2005-11-14 · TA获得超过52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一颗红心 两种准备

为 之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口号,文化大革命前,曾经在应考青年中起过重要的教育作用。粉碎“四人帮”以后,高等学校恢复招生考试制度,这个口号又重新引导着广大考生正确对待升大学的问题,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引导青年通过不同途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一颗红心”,是指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革命理想。“两种准备”,一种是考上全日制大学;另一种,如果考不上,则坚持自学或业余学习。

有人问,为什么要“两种准备”?“一种准备(上全日制大学)岂不更好”?当然,如果所有的人都经过全日制大学培养,那是很好的,但是,那只能在普及全日制大学之后。当全日制大学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所有要求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只能“两种准备”。大家知道,一个国家能招收多少人上全日制大学,是由这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国同年龄的青年约一千五百万人,其中半数可达高中毕业。粉碎“四人帮”以后,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满足青年升学的要求,两年来,高等学校不断增加了招生数量。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上教育战线长期遭受林彪、“四人帮”的严重破坏,师资、校舍、设备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因此,考生多,录取人数相对比较少,将是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长期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这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现状在高等学校招生上的反映。即使今后几年高等学校招收人数大幅度增加,如每年招收一百万,上全日制大学的也仍然是少数,大多数高中毕业生只能通过自学或业余学习的途径继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两种准备”仍然是全体考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单纯从个人得失的角度看问题,“两种准备”的结局是截然相反的。但是,用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看问题,从国家利益出发,它们则是相辅相成的,统一的。据统计,为了培养一个脱产学习的全日制大学生,国家每年所用的经费,相当于四个农村劳动力一年的全部产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因为大多数人没有上全日制大学,而从事工农业生产,才保证了少数人能够上全日制大学脱产学习。因此,从国家整体的利益出发,当前只能选拔少数人上全日制大学,多数人只能自学或业余学习。这两种途径虽然形式不同,但实质是统一的,即它们都可以使青年学得文化知识,为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最近,鞍山钢铁公司采取择优的办法选拔工程师,无论大、中专毕业的技术人员,还是干部、工人,都可以报名应试。经过考试,共选拔了八百多名工程师,其中半数是靠自学达到大专毕业文化程度的工人。通过自学或业余学习而在文化科学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古今中外,屡见不鲜。最近,我国正着手建立自学或业余学习的考核制度。可以相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中国,通过自学或业余学习的途径,必定会涌现出大批有作为的优秀人才。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核心是学习目的问题。上大学本身并不是目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也不是目的,它们都只是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两种准备”,必须、也完全可以在“一颗红心”上统一起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是青年的人生观在高考问题上的一个表现,而不单纯是考取与否的问题。所以,在高考中解决“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问题,树立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革命理想,无论考取与否,对一个青年的成长,都是有重要影响的。只有树立为四化献身的革命理想,才能鼓舞自己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攀登文化科学高峰;学得了文化科学知识以后,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著名的语言文学工作者苏阿芒,一九五四年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但是,为了把祖国的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把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介绍到祖国来,他奋发自学,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二十一种外文,其中六种能看、听、写、说,并且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是什么原因使苏阿芒产生了这样巨大的力量?他说,“青春是宝贵的。我觉得,要为祖国作贡献,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不应该虚度年华。”这再一次说明,重要的不是通过什么途径学习,而是学习的目的。伟大的目的,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只在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全部青春的革命理想,在学习中才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才能在崎岖的小路上不断攀登,而达到光辉的顶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