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6600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在中国境内,从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 中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负责推动湿地保护和执行工作。
截至2009年11月,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已达37处。其实中国独特的湿地何止37处,但许多湿地因为养在深闺无人识,至今仍无人问津。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加入《湿地公约》二十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积极履行公约规定的各项义务,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大部分重要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局部地区湿地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推荐于2016-12-02
5月31日屠妖节
6月11日是端午节
6月1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9月16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肉,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为什么在“二月二”要吃猪头肉呢?
在民间,曾有这么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 ,甚感腹饥,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熏熏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 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 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 王中令吃着美馔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 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俗语还说:“哪有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 ”这其中道理更是不言而喻。人若怀才不遇,不必气馁,早晚必会找 到能够理解你,而又肯接受你的人。看起来“二月二”吃猪头是古代 留下的传统,是吉祥兆头的标志。
农历二月初二,被民间认为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又叫春龙节。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唐代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三年不得向人间降雨。管天河的龙王听到民间人家凄惨的哭声,不忍心让百姓受灾挨饿,便偷偷地降了一场大雨。玉帝知道后,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了碑,上面写道: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报答救命之恩,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醒悟过来: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大家商量好,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在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真的开花了,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为人间兴云降雨。从此以后,二月初二就成了春龙节。
二月初二这一天,许多地方有这样的习俗,人们一早起来就爆玉米花,炒豆子,边炒边念叨:“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吃的食物也很讲究。吃春讲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饺子叫吃“龙耳”;吃馄饨叫吃“龙眼”。有的地方还要煮猪头。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实际上反映了季节与农时的变化。此时节气已到了“惊蛰”前后,天气变暖,百虫苏醒,雨季即将来临。农民准备下田耕作,所以有的地方也把“二月二”叫做“上工日”和“春耕节”
花朝节农历二月初二举行,是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传说她降于这天。她喜欢木棉树,因为它长得挺拔粗壮,春来满树红花,鲜艳 如火。所以她常栖木棉树上,佑护大地百花灿烂,人间安宁。
三月十二日
--------------------------------------------------------------------------------
顺从神,当乐意的顺从,这才是真的顺从;我们的顺从常是在嚼环辔头之下顺从,这并不是顺从,乃是出于不得已。我们总是不愿意照著神的话去行,愿意随从自己的心意,任意放荡,和无知的浪子一样,等到遇见了苦难,神管教的手加在我们身上,才肯悔改听神的话,这样的顺从就是在嚼环辔头之下的顺从。
但主顺从神的旨意,是在喜乐中顺从,如经上所记:「那时我说:『看哪!我来了;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我的神阿!我乐意照祢的旨意行;祢的律法在我心里。』」(诗四十7至8)
在我们心中根本没有顺从,因为我们从始祖亚当领受了悖逆的恶性,但因主耶稣在我们里面,我们就有了基督顺从的灵,所以我们也逐渐地会顺从了。
喜乐的顺从常是保藏在火热的爱里,爱谁就肯顺从谁;喜欢什么就愿意作什么。当我们被主为我们舍命流血的大爱所吸引的时候,就肯在一切的事上甘心顺服神了。我们看见主的使徒,他们真是从心中甘心乐意顺服。他们顺服基督,真象基督顺服神一样:「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他们为了基督升天时所说的一句命令----「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他们就天天为这一句话活著,并且为这一句话都乐意舍了生命,真可说是顺服了。
5月31日屠妖节
6月11日是端午节
6月1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9月16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中和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是农历二月初二,不过当时的日期是在农历二月初一,随着历史的演化,改为二月初二。相传“中和节”是唐代设立的节日,始于唐德宗贞元五年。由于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也是民间祭社(土地神)的“社日节”,所以中国民间常常将“中和节”与“龙抬头”等节日混为一个节日。
“中和节”主要兴盛于唐代。中和节的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书献种上春服、节日宴会、赐尺赐衣、献生子。2011年05月23日,中和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