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为什么叫做通辽?

 我来答
百度网友3adc0d4d2
推荐于2016-07-30 · TA获得超过2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3万
展开全部
  通辽市现在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的重镇,但是通辽二字作为地名,其沿用的历史却并不久远,至今才九十余年。它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的出放“巴林爱新荒”。现在依据主持这次放荒的巴林爱新荒务局所形成的四件档案史料,简单介绍一下通辽地名的产生过程。
  民国以前,现在通辽市科尔沁区这片土地,是属于科尔沁左翼中旗和硕卓里克图亲王的领地,它是一块广阔的牧场。由于清朝末年以来,统治阶级推行蒙荒放垦政策,这里逐渐出现了汉民开垦种植的农业经济,也渐渐有了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在民国元年(1912),第十五代卓里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因为挥霍无度,欠下了巨额的债务,打算将祖传的领地正式出放招垦,以放荒收入来还债。此事经呈报奉天都督后,又转报给民国大总统批准同意,确定出放。这就是出放巴林爱新荒。于是,在当年由奉天都督遴派官员,成立了名为巴林爱新荒务局的官方放荒机构,主持这次放荒事务。正是在这次放荒的过程中,产生了通辽这个地名。
  出放蒙荒,必须先制定总体规划。让我们来看看依据的第一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元年五月的《丈放科尔沁和硕卓里克图亲王所属巴林他拉至爱新庙牧场荒地章程》中,对通辽地名产生的过程有什么样的记载吧。在这件档案史料中记载着,这次放荒的地段“东至巴林他拉,西至爱新庙,南至小细河,北至辽河岸。长约五十里,宽三十里,约有荒地六万七千余垧”。由于此荒“东至巴林他拉,西至爱新庙”,所以这块荒地称为巴林爱新荒。巴林他拉,又称为白音太来,此处写法不一,是蒙语译为汉语时音译的不同,它位于今天通辽市科尔沁区街区的南部。爱新庙,又译为安心庙,位于今天科尔沁区西六方乡幸福村东,该庙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小细河,现称为洪河,位于今天科尔沁区与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交界处。辽河即指今天流经通辽市中部的西辽河。它们构成了巴林爱新荒的四界。现在的科尔沁区街区正处于当年放荒之地的东北部。在这一《章程》中的第四项还记载着,“四、镇基屯基。查向来放荒不先勘留,听凭各户按照领地,段内盖房凿井,殊嫌散漫。此荒拟先勘镇基、屯基。此段荒内于适中之地应留镇基一处,占地约五方”。在这段记载中明确提出了在这次放荒中,为了避免今后混乱,准备先勘留出一块面积为五方之地,作为建镇之地基。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在这预先勘留的镇基之上,形成了人口聚集的小镇通辽。因此,这一记载可以认为是通辽这个地名产生的前源吧。
  随着巴林爱新荒的行绳丈放,出放镇基土地的准备活动也在加紧进行,在这种准备的过程中出现了通辽这个地名。让我们来看看依据的第二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元年十一月的《巴林爱新荒务局总办黄仕福为请领汉蒙大照并拟送照稿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之附件《谨似镇基汉文、蒙文大照稿》中,是如何第一次出现了通辽这个地名的记载吧。这件档案史料中包括了当时为出放镇基土地而拟定的镇基执照和存根样式,其中都有“兹据领户×××,遵章缴价报领通辽镇地基一段,坐落×××,编作第×××号,……,计开:领户×××,遵章报领通辽镇第×××号地基……”的记载。在现存的巴林爱新荒务局档案中,此件最早出现了通辽这个地名。这件档案记载的撰拟成文日期是“民国元年十一月 日即壬子十月 日”,我们查一下民国元年十一月各日同时处在农历壬子年十月的日期是1912年11月9日至30日。所以依据上述记载内容和成文时间可以推断出,至迟在1912年11月底之前,就已经对尚未勘留的镇基定名为通辽,否则不会在当时撰拟的镇基执照样式中应用此名。因此可以说,通辽这一地名至此已经产生,但是由于当时镇基土地还未最后选定,已经确定之名尚不能在实际上发挥地名的作用。
  通辽这个地名是如何与这块土地结合在一起的呢?让我们看看依据的第三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二年(1913)1月25日的《黄仕福为开放镇基掣签招领请备案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中,是怎样记载这一过程的吧。这件档案史料中记载着,“……去年十二月,会同卓里克图亲王暨在事汉蒙各员履勘。查得巴林他拉西北地方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冈,北凭广野,地势高爽,永无水患,而水陆交通之便利,尤为他处所不及。拟即设立镇基,定名通辽。卓王及蒙众佥以为可,当即率领绳弓丈出四至,计东西长七百零六丈,南北宽四百零五丈,面积八方里三十七垧一亩三分五厘。中分井字正街四条,小街二条。每长六十丈,宽十丈为一号,共分三百九十六号。……”在这件档案史料中,以浅显而生动的语言,详细而具体地记载了1912年12月时,实地勘丈和命名通辽镇基土地的参加人员、时间、经过、镇基位置与面积、镇基街路划分情况和镇基号数量。通过这件档案的记载,可以看出,这次勘丈镇基,使通辽这一地名,与这块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此通辽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地名。
  让我们看看依据的第四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二年2月1日的《卓亲王色旺端鲁布为自留镇基之事致黄仕福的信》吧,其中的记载也提到了这次勘丈镇基、规定镇名的过程。“……巴林爱新荒段照章应设镇基一处,前经本亲王会同贵总办择定地点,派员丈量完竣,命名曰通辽镇,并呈报省署出示招领在案……”。这件档案史料的记载可以作为此事的参考与补充。
  以上是通辽地名从起源到定名,直至勘地命名正式产生的大致过程。从此以后,1914年在这里正式建立了通辽镇,1918年又建立了通辽县,解放以后又建立了县级通辽市,到1999年哲里木盟撤消建立了地级通辽市,历经九十载,通辽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此文读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通辽这个地名有什么含义呢?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命名通辽时,是因为当时商旅往来,设镇之后,开辟道路通到东边的辽源州,即今天吉林省的郑家屯,于是人们称这里为通往辽源的地方,由此就叫通辽。也有的人提出,命名通辽时,是因为选定的镇基,象我们前面依据的第三件档案史料所记载的那样,属于“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冈,北凭广野”,是一片通畅、辽阔的土地,故取其意,就称这片广袤的地区为通辽。还有的人说道,命名通辽时,西辽河还不象今日这般干涸,那时是激流澎湃,滋润着两岸的千里沃野,选定的镇基通向西辽河岸,所以将这块镇基就取名为通辽。还有一些说法,不再一一列举。那么究竟那种是正确的呢?我们在现存的档案史料中百般搜寻,查找根据,但至今还没有查到确切的记载,所以不敢妄下断语,只好在此存疑了。考证通辽这个地名的确切含义,还有待于新史料的发现和大家的继续努力

参考资料: 源自通辽市档案局网页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