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能有福同享,有难同挡。多给朋友鼓励和安慰,和朋友一起承担痛苦,一起分享快乐。做为一个沉默的人,应多听朋友的话,真正的朋友是这样的,不会害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正真的朋友并不是整天在一起吃吃喝喝,在很多情况下朋友需要给彼此安慰和支持,作为一个沉默的人,当朋友遭遇挫折时能够陪他到漫步,听对方抱怨就好,这样的人就是朋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学会共处”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学生在儿童时代能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许多城市内生活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有很大比例的孩子都存在一种孤独感。可见,孩子们有与人相容的亲和需要,我校提出了“以爱育爱”,也是在强调孩子们之间应该相互欣赏、相互关心、要善待他人。 “教会孩子怎样交朋友”意在教会孩子在交朋友的过程中相互关爱。
二、方法的探索
1、先期调查及相关分析
为了使研究更加有针对性,也是怀着一种科学的研究态度,在进行研究前要对孩子们进行以“朋友”为核心的先期调查。
附表:三年级调查问卷
1你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交朋友?
(1)学习好的(2)性格开朗的(3)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4)敢当面批评自己的(5)听我指挥的(6)其它
2当你的好朋友把你做的一件错事告诉老师时,你怎么想的?
(1) 认为他的做法正确(2)虽然表面不说,但心里责怪他(3)从此与他绝交(4)从此对他更信任,希望今后能更多提醒自己
3当你的好朋友犯了错误你会怎么办?
(1) 告诉老师,请老师帮他(2)自己找他谈谈,当面给他以批评(3)为了不得罪朋友,对此不声张,替他保密(4)告诉好朋友的家长,请大人帮助
4当班里进行评选时,你的好友不具备当选资格,而他又希望你投他一票,你会怎么做?
(1) 因为是好朋友所以选他(2)坚决按评选条件投票(3)当朋友的面答应投他一票,但并不在选票上写他的名字
5你有了心里话想和谁聊聊?
(1) 家长(2)任意同学(3)好朋友(4)老师
6当你身处陌生环境时,你一般会怎样做?
(1) 沉没,不愿和别人说话 (2)主动与他人接触,使自己很快适应环境
(3)感到紧张、害怕,不知所措
7觉得自己在班里有几个好朋友?
(1) 一个(2)两三个(3)四个以上
8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交往了多长时间?
---------------------------------------------------------
我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发现孩子们的交友现状是有差异性的。如:第二题“当你的好朋友把你做的一件错事告诉老师时,你怎么想的?”选择“(1)认为朋友的做法正确”的和“(4)从此对他更信任,希望今后能更多提醒自己”的一共占到总人数的一半,另一半的同学则认为好朋友对自己的告密行为是不对的,甚至有将近15%的同学产生了与朋友绝交的想法。又如“(6)当你身处陌生环境时,你一般会怎样做?”选择“(2)主动与他人接触,使自己很快适应环境”的约占40%,而选择“(3)感到紧张、害怕,不知所措”的将近25%。
结合孩子们平日的言行综合地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友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强烈的以自我为核心,他人应该服从于我的倾向。这样的孩子大多是被家长娇生惯养的结果,心中只有自己,不愿接纳他人。
⑵对同学或他人很不信任,他们在班里朋友不多或不固定,很难获得新朋友。
⑶有与同学交朋友的意识,但缺乏交友技巧,朋友倒是有,但不够贴心。
这些交友问题正为我们展开具体工作提供了依据及方向。
(二)具体做法
1、创设交往机会,强化朋友意识(集体角度)
孩子们在集体中会相互模仿,相互关照,教师积极利用集体这个场的作用,有意识地精心地设计一些以“交友”为主题的活动,运用“正增强”强化学生正确交友的观念,能力,方法。在此,仅就曾经尝试过的几种做法来举例:
(1)“夸夸我的新同桌”的赞美活动
班里经常要换位子,为了使小同桌之间尽快熟悉起来,相互交上朋友,以融洽的相处,我要求孩子们在一周内观察、了解自己的新同桌,并发现他的优点,看谁最先与同桌交上朋友。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同桌身上的优点。并用小报的方式制作出来,老师同时还提供他们在班上交流的机会。
同学小A与一个曾发生过矛盾的同学坐在一起,开始时,他常会挑同桌的毛病。但在这个活动之后,她这样评价他的同桌:“我以前特别不喜欢我的新同桌。我从没想过和他交朋友,现在,我发现他心眼还是挺好的。星期一我生病了,他主动照顾我,给我倒水、盛饭,我很感动。后来我发现他还特别爱劳动,曾经被评为“劳动小标兵”。我现在很高兴他和我坐在一块儿,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谁要是把他要走我还不同意呢!”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找优点”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他们相互赏识、夸赞,对对方产生良好的认知,为进一步建立朋友关系而奠定良好基础。
(2)“报喜会”朋友是贵宾
对于已经交上了朋友的孩子,则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更好的巩固相互的朋友关系。可设计一些相关活动。如:在“报喜会”上体现“朋友情结”。
每个被开报喜会的同学应主动邀请一个朋友前来参加。活动中,朋友可以是展示者的小助手,还可以作为参与者为朋友报喜,为了表示祝贺和谢意,朋友间真诚地握手、拥抱,场面着实感人。
这样的安排目的有二:强化学生在自己成功的时候不要忘了朋友这个重要角色,应该让朋友与你共同分享快乐。被邀请的朋友心中自然会心存感激,产生被朋友认可、重视的自豪感,心中默默形成一种和这个朋友继续交往的渴望,并想办法牢固朋友关系。
此外,还有“我为朋友做件事”“交友小博士”评选等被老师精心设计了交友环节的活动。
2、针对不同交友问题展开科学矫正(个别群体角度)
采取科学的行为矫正理论及方法对交友能力差的同学进行个别群体教育是很有效的。
(1) 调节自我认识
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伙伴提出的异议,难以接纳的孩子衡量朋友的尺度是单方面的,在交朋友的过程中看中的是别人对我怎样,而非我对别人怎样,这样的交往不成熟,禁不住考验,难以交上固定的朋友。
针对这一类的同学首先要引导他“自省”。利用“谈话法”请他自己分析造成交友问题的内因,只有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有调节自我的可能。
第二步:学会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爱。老师为他安排一个交友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他的交友目标,鼓励他自己做交友记录。当他能耐心听取他人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后,可以在交友记录上画一个小红旗。这样做可以减少与他人冲突的机率。老师定期向他询问交友近况,并指导他一些交往技巧。一旦发现他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增强他继续交友的信心。
第三步:鼓励他主动为这个同学做一件事,给与他人帮助和关爱。 同时以表扬、报喜等方式给予肯定。
第四步:鼓励他主动向那个同学询问能否建立朋友关系,如果可以,就算他交朋友成功了。以后还可以鼓励他与其他人交朋友。
通过这样的指导和帮助,孩子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言行,通过一步步的指导使他意识到:朋友是相互间的交往,“好朋友不是影子,阳光灿烂时才陪你;好朋友是拐棍,危难中总是扶持你。”朋友对自己应该这样,自己对朋友也是一样。这是真正的“爱”的体现。
(2)交友技巧的总结
良好的交往技巧有益于学生与朋友长期保持朋友关系。中年级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一些交友技巧:
① 语言技巧
准则一:语言要清楚,具体。避免因表达含糊而给朋友造成误解,做决定时要与朋友讲清目的,说明道理,避免冲突。从而得到小伙伴的认可和信任,愿意再次的合作。
准则二:言辞应该合理,符合实际,切不可夸大。“你老是不和我玩”“你总不帮我忙”“你从来没有┄┄”等这些带有绝对色彩的词句最好少用。
准则三:行动应多于说话。“明天我要送你一块橡皮”“你有不会的就问我”等这样类似承诺的话,一旦说出来就不能光说不做,避免引起朋友的反感和不信任。
② 学会倾听
倾听可以使他人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欣赏。倾听他人谈话的好处之一就是,小伙伴会更加尊重你,也就愿意和你交朋友。
运用倾听这种技巧时,还应注意:真心实意,集中注意力;适时的用动作或简短的言语进行鼓励,表示你对朋友的理解;听懂了别人的话,还应给予准确的反馈。这样才能增强“倾听”这一技巧的实效性。
③ 陌生环境的交往技巧
有这样一个案例:开学时班里来了新同学,孩子们之间是完全陌生的,在新同学进行自我介绍之后,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孩子们可以向他进行自我介绍,表达想与他交朋友的意愿,如果想了解新同学也可以向他随意提问,如“你喜欢吃什么?”“你爱看什么书?”等。在交流中,孩子们很快的认识与被认识,一下课就有同学主动找他玩,不久他在班里就有了朋友。这样做是告诉孩子们,要想和别人交朋友,首先要自我开放,主动让别人了解你,而对方也在信任你的同时,把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表露出来,从而达到真诚的沟通。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开放可以产生开放”的双向效果。所以“开放”就是在陌生环境下交友的“金钥匙”。
三、实践后效果及反思
通过一年的尝试与摸索,班上每个孩子都有了固定的朋友,很多同学都增加了好几个朋友。朋友之间发生矛盾的现象明显减少,一些不善于结交新朋友的孩子也能主动与人交流。对某些以前交往问题较严重的孩子经过前后对比,发现他们比一年前要成熟了,遇到问题能做自我反思,且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生家长也给予了认可和很高的评价。当然,孩子们的进步是有差异性的,这也为我们的进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还应该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 由于期末工作较忙,没有做书面性的后测调查工作,没能与实践前的先期调查问卷形成对照,使试验的效果缺乏数据依据,所以开学后要继续开展调查问卷的工作。
2、 对实践效果不明显的同学要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帮助与指导。
3、 尝试新的促进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及时做出归纳和总结。
~~~~~~~~~~~~~~~~~~~~~~~~~~~~~~~~~~~~~~~~~~~~~~~~~~~~~~~~~~~
你说的苦恼,我在20 岁的时候也有,我们可以一起聊聊你的那5个根源。
1:有颗善良的心非常好,但是好心不一定能做好事,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些喜欢依赖别人,还有的喜欢凡事都靠自己,而且人长大了,都会希望更多的私人空间,或许你想为别人做的事,正是别人不愿意让你知道的。所以掌握好分寸,分清好你我,适时的为别人提供帮助才是最好的。
2:不喜欢说话也是优点。我在朋友面前话最多了,祸从口出,多说多错,我十分担心别人把我当小丑看,有时候还真羡慕那些话少的朋友,他们看起来都好成熟的样子,太羡慕了!我很爱说话,也比较喜欢说话,但是当我在心烦落寞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静静 的呆着,不想说话。口才不好也没关系,郭靖的口才也不好,但是他心怀正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不会拒绝轻易的答应别人的请求,恰恰证明了你不能做到言出必行(不要怪我啊,我说的是实话),这样不好不好,久而久之别人都不会相信你的话,你说的话就没有分量了。你试试认真去完成你说的话,答应的事,当你发现它们都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或是根本就不能实现,以后你的不会那么轻易的答应别人做事了。
4:现在的人都怕麻烦,你不想麻烦别人,相信大家都会感谢你的好意。找别人帮忙并不是在命令谁,这个世界上很大,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做到所有的事,大家都是需要帮助的。就想我小时侯老师常说,不会做的题目可以问老师和同学,要是你的自尊心实在太强的话,找课本参考书帮忙也可以。不会或是做不到的事情就该找人帮忙,那也是一种谦虚的态度。
5:第五点很有意思,想必你一定学过心理学或是社会学。大家聚到一起产生一个集体,在相处一段时间后必然会有人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心中默认的领袖;也有人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根本多余的,更或是老鼠屎一样的“坏人”。
当你在这个集体中已经感到了这样的危机时,你就该有行动了,做法就是和大家行动一致,向你们心中的领袖靠近,千万不要因为妒忌而使自己更加脱离集体。(这里声明妒忌也是前进的动力之一,不要想歪了。)这样你也能成为集体中的核心人物。要是你发现你做不到和大家“同流合污”的话,你可以选择退出你的集体,当个观众也好啊,不爱说话的人最适合做观众了,呵呵!
每个人都是在经历过一番挫折成长起来的,歌里面都唱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想你这样认真思考,这是你的优点,你没看到吗?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许多城市内生活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有很大比例的孩子都存在一种孤独感。可见,孩子们有与人相容的亲和需要,我校提出了“以爱育爱”,也是在强调孩子们之间应该相互欣赏、相互关心、要善待他人。 “教会孩子怎样交朋友”意在教会孩子在交朋友的过程中相互关爱。
二、方法的探索
1、先期调查及相关分析
为了使研究更加有针对性,也是怀着一种科学的研究态度,在进行研究前要对孩子们进行以“朋友”为核心的先期调查。
附表:三年级调查问卷
1你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交朋友?
(1)学习好的(2)性格开朗的(3)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4)敢当面批评自己的(5)听我指挥的(6)其它
2当你的好朋友把你做的一件错事告诉老师时,你怎么想的?
(1) 认为他的做法正确(2)虽然表面不说,但心里责怪他(3)从此与他绝交(4)从此对他更信任,希望今后能更多提醒自己
3当你的好朋友犯了错误你会怎么办?
(1) 告诉老师,请老师帮他(2)自己找他谈谈,当面给他以批评(3)为了不得罪朋友,对此不声张,替他保密(4)告诉好朋友的家长,请大人帮助
4当班里进行评选时,你的好友不具备当选资格,而他又希望你投他一票,你会怎么做?
(1) 因为是好朋友所以选他(2)坚决按评选条件投票(3)当朋友的面答应投他一票,但并不在选票上写他的名字
5你有了心里话想和谁聊聊?
(1) 家长(2)任意同学(3)好朋友(4)老师
6当你身处陌生环境时,你一般会怎样做?
(1) 沉没,不愿和别人说话 (2)主动与他人接触,使自己很快适应环境
(3)感到紧张、害怕,不知所措
7觉得自己在班里有几个好朋友?
(1) 一个(2)两三个(3)四个以上
8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交往了多长时间?
---------------------------------------------------------
我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发现孩子们的交友现状是有差异性的。如:第二题“当你的好朋友把你做的一件错事告诉老师时,你怎么想的?”选择“(1)认为朋友的做法正确”的和“(4)从此对他更信任,希望今后能更多提醒自己”的一共占到总人数的一半,另一半的同学则认为好朋友对自己的告密行为是不对的,甚至有将近15%的同学产生了与朋友绝交的想法。又如“(6)当你身处陌生环境时,你一般会怎样做?”选择“(2)主动与他人接触,使自己很快适应环境”的约占40%,而选择“(3)感到紧张、害怕,不知所措”的将近25%。
结合孩子们平日的言行综合地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友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强烈的以自我为核心,他人应该服从于我的倾向。这样的孩子大多是被家长娇生惯养的结果,心中只有自己,不愿接纳他人。
⑵对同学或他人很不信任,他们在班里朋友不多或不固定,很难获得新朋友。
⑶有与同学交朋友的意识,但缺乏交友技巧,朋友倒是有,但不够贴心。
这些交友问题正为我们展开具体工作提供了依据及方向。
(二)具体做法
1、创设交往机会,强化朋友意识(集体角度)
孩子们在集体中会相互模仿,相互关照,教师积极利用集体这个场的作用,有意识地精心地设计一些以“交友”为主题的活动,运用“正增强”强化学生正确交友的观念,能力,方法。在此,仅就曾经尝试过的几种做法来举例:
(1)“夸夸我的新同桌”的赞美活动
班里经常要换位子,为了使小同桌之间尽快熟悉起来,相互交上朋友,以融洽的相处,我要求孩子们在一周内观察、了解自己的新同桌,并发现他的优点,看谁最先与同桌交上朋友。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挖掘同桌身上的优点。并用小报的方式制作出来,老师同时还提供他们在班上交流的机会。
同学小A与一个曾发生过矛盾的同学坐在一起,开始时,他常会挑同桌的毛病。但在这个活动之后,她这样评价他的同桌:“我以前特别不喜欢我的新同桌。我从没想过和他交朋友,现在,我发现他心眼还是挺好的。星期一我生病了,他主动照顾我,给我倒水、盛饭,我很感动。后来我发现他还特别爱劳动,曾经被评为“劳动小标兵”。我现在很高兴他和我坐在一块儿,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谁要是把他要走我还不同意呢!”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找优点”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他们相互赏识、夸赞,对对方产生良好的认知,为进一步建立朋友关系而奠定良好基础。
(2)“报喜会”朋友是贵宾
对于已经交上了朋友的孩子,则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更好的巩固相互的朋友关系。可设计一些相关活动。如:在“报喜会”上体现“朋友情结”。
每个被开报喜会的同学应主动邀请一个朋友前来参加。活动中,朋友可以是展示者的小助手,还可以作为参与者为朋友报喜,为了表示祝贺和谢意,朋友间真诚地握手、拥抱,场面着实感人。
这样的安排目的有二:强化学生在自己成功的时候不要忘了朋友这个重要角色,应该让朋友与你共同分享快乐。被邀请的朋友心中自然会心存感激,产生被朋友认可、重视的自豪感,心中默默形成一种和这个朋友继续交往的渴望,并想办法牢固朋友关系。
此外,还有“我为朋友做件事”“交友小博士”评选等被老师精心设计了交友环节的活动。
2、针对不同交友问题展开科学矫正(个别群体角度)
采取科学的行为矫正理论及方法对交友能力差的同学进行个别群体教育是很有效的。
(1) 调节自我认识
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伙伴提出的异议,难以接纳的孩子衡量朋友的尺度是单方面的,在交朋友的过程中看中的是别人对我怎样,而非我对别人怎样,这样的交往不成熟,禁不住考验,难以交上固定的朋友。
针对这一类的同学首先要引导他“自省”。利用“谈话法”请他自己分析造成交友问题的内因,只有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有调节自我的可能。
第二步:学会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爱。老师为他安排一个交友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他的交友目标,鼓励他自己做交友记录。当他能耐心听取他人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后,可以在交友记录上画一个小红旗。这样做可以减少与他人冲突的机率。老师定期向他询问交友近况,并指导他一些交往技巧。一旦发现他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增强他继续交友的信心。
第三步:鼓励他主动为这个同学做一件事,给与他人帮助和关爱。 同时以表扬、报喜等方式给予肯定。
第四步:鼓励他主动向那个同学询问能否建立朋友关系,如果可以,就算他交朋友成功了。以后还可以鼓励他与其他人交朋友。
通过这样的指导和帮助,孩子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言行,通过一步步的指导使他意识到:朋友是相互间的交往,“好朋友不是影子,阳光灿烂时才陪你;好朋友是拐棍,危难中总是扶持你。”朋友对自己应该这样,自己对朋友也是一样。这是真正的“爱”的体现。
(2)交友技巧的总结
良好的交往技巧有益于学生与朋友长期保持朋友关系。中年级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一些交友技巧:
① 语言技巧
准则一:语言要清楚,具体。避免因表达含糊而给朋友造成误解,做决定时要与朋友讲清目的,说明道理,避免冲突。从而得到小伙伴的认可和信任,愿意再次的合作。
准则二:言辞应该合理,符合实际,切不可夸大。“你老是不和我玩”“你总不帮我忙”“你从来没有┄┄”等这些带有绝对色彩的词句最好少用。
准则三:行动应多于说话。“明天我要送你一块橡皮”“你有不会的就问我”等这样类似承诺的话,一旦说出来就不能光说不做,避免引起朋友的反感和不信任。
② 学会倾听
倾听可以使他人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欣赏。倾听他人谈话的好处之一就是,小伙伴会更加尊重你,也就愿意和你交朋友。
运用倾听这种技巧时,还应注意:真心实意,集中注意力;适时的用动作或简短的言语进行鼓励,表示你对朋友的理解;听懂了别人的话,还应给予准确的反馈。这样才能增强“倾听”这一技巧的实效性。
③ 陌生环境的交往技巧
有这样一个案例:开学时班里来了新同学,孩子们之间是完全陌生的,在新同学进行自我介绍之后,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孩子们可以向他进行自我介绍,表达想与他交朋友的意愿,如果想了解新同学也可以向他随意提问,如“你喜欢吃什么?”“你爱看什么书?”等。在交流中,孩子们很快的认识与被认识,一下课就有同学主动找他玩,不久他在班里就有了朋友。这样做是告诉孩子们,要想和别人交朋友,首先要自我开放,主动让别人了解你,而对方也在信任你的同时,把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表露出来,从而达到真诚的沟通。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开放可以产生开放”的双向效果。所以“开放”就是在陌生环境下交友的“金钥匙”。
三、实践后效果及反思
通过一年的尝试与摸索,班上每个孩子都有了固定的朋友,很多同学都增加了好几个朋友。朋友之间发生矛盾的现象明显减少,一些不善于结交新朋友的孩子也能主动与人交流。对某些以前交往问题较严重的孩子经过前后对比,发现他们比一年前要成熟了,遇到问题能做自我反思,且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生家长也给予了认可和很高的评价。当然,孩子们的进步是有差异性的,这也为我们的进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还应该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 由于期末工作较忙,没有做书面性的后测调查工作,没能与实践前的先期调查问卷形成对照,使试验的效果缺乏数据依据,所以开学后要继续开展调查问卷的工作。
2、 对实践效果不明显的同学要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帮助与指导。
3、 尝试新的促进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及时做出归纳和总结。
~~~~~~~~~~~~~~~~~~~~~~~~~~~~~~~~~~~~~~~~~~~~~~~~~~~~~~~~~~~
你说的苦恼,我在20 岁的时候也有,我们可以一起聊聊你的那5个根源。
1:有颗善良的心非常好,但是好心不一定能做好事,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些喜欢依赖别人,还有的喜欢凡事都靠自己,而且人长大了,都会希望更多的私人空间,或许你想为别人做的事,正是别人不愿意让你知道的。所以掌握好分寸,分清好你我,适时的为别人提供帮助才是最好的。
2:不喜欢说话也是优点。我在朋友面前话最多了,祸从口出,多说多错,我十分担心别人把我当小丑看,有时候还真羡慕那些话少的朋友,他们看起来都好成熟的样子,太羡慕了!我很爱说话,也比较喜欢说话,但是当我在心烦落寞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静静 的呆着,不想说话。口才不好也没关系,郭靖的口才也不好,但是他心怀正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不会拒绝轻易的答应别人的请求,恰恰证明了你不能做到言出必行(不要怪我啊,我说的是实话),这样不好不好,久而久之别人都不会相信你的话,你说的话就没有分量了。你试试认真去完成你说的话,答应的事,当你发现它们都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或是根本就不能实现,以后你的不会那么轻易的答应别人做事了。
4:现在的人都怕麻烦,你不想麻烦别人,相信大家都会感谢你的好意。找别人帮忙并不是在命令谁,这个世界上很大,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做到所有的事,大家都是需要帮助的。就想我小时侯老师常说,不会做的题目可以问老师和同学,要是你的自尊心实在太强的话,找课本参考书帮忙也可以。不会或是做不到的事情就该找人帮忙,那也是一种谦虚的态度。
5:第五点很有意思,想必你一定学过心理学或是社会学。大家聚到一起产生一个集体,在相处一段时间后必然会有人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心中默认的领袖;也有人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根本多余的,更或是老鼠屎一样的“坏人”。
当你在这个集体中已经感到了这样的危机时,你就该有行动了,做法就是和大家行动一致,向你们心中的领袖靠近,千万不要因为妒忌而使自己更加脱离集体。(这里声明妒忌也是前进的动力之一,不要想歪了。)这样你也能成为集体中的核心人物。要是你发现你做不到和大家“同流合污”的话,你可以选择退出你的集体,当个观众也好啊,不爱说话的人最适合做观众了,呵呵!
每个人都是在经历过一番挫折成长起来的,歌里面都唱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想你这样认真思考,这是你的优点,你没看到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