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语文上册第13课 夏感
我是初一的一名学生,老师想锻炼我们,所以让学生授课,我被点到了《夏感》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资料,不需太多(老师只给我们15分钟讲课时间)希望大家帮帮我,我先在此谢...
我是初一的一名学生,老师想锻炼我们,所以让学生授课,我被点到了《夏感》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资料,不需太多(老师只给我们15分钟讲课时间)希望大家帮帮我,我先在此谢谢各位了!
展开
6个回答
2009-10-28
展开全部
夏感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能够赏析文中精彩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3.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体会它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出作者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2.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体会它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看一看,这是属于哪个季节的画面。(播放相应图片) (夏季)
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悟------
2 读一读,出示王维的一首诗《苦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用词语描述诗人眼中的“夏”。
回答:怨夏
教师提示: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一看梁先生喜不喜欢夏。
(二) 落实基础
1作者介绍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上发表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学》、《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这》(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写作背景:
梁衡先生笔端的《夏》是他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多年驻节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寓义在。
3正音正字
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文章,划出不会读的字词和不懂的、有疑问的语句,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与就近的同学讨论解决。(老师巡视、指导)
芊芊(qiān qiān) 黛色(dài) 磅礴(páng bó) 匍匐(pú fú) 迸发(bèng) 澹澹(dàn dàn)
4说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芊芊 ②黛色 ③磅礴 ④春华秋实 ⑤终极 ⑥匍匐 ⑦澹澹 ⑧闲情逸致
(三)朗读课文
在处理教材时,结合多次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总体上感觉、感知作者语言的魅力
(四)分析文章
1让同学们评价一下文章的特点
梁衡这位作家的可贵之处在于决不步他人后尘,不去描绘历来为文人骚客所吟诵的对象--春、秋、冬三季,而独辟蹊径,热情歌颂和赞美“夏”。本文篇幅不长、语言浅显,但又不失韵味的诗情画意。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品味真情实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2体会作者的感情
对夏的喜爱之情:赞夏
3为什么赞夏——景美、人勤——紧张,热烈,急促。
4还描写哪些夏天的画面?可从课文中筛选
蝉儿长鸣、万物蓬勃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农民辛勤劳作。观看图片
5.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最富有表现力?用笔圈划出来,说说它好在哪里。(品味词语、品味修辞等)
6总结中心
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对夏天的赞美之情。作者崇尚夏天的紧张节奏。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理解,对农民的敬重、赞美。文章主要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的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7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与延伸
请同学们说一说最喜爱的夏天的景象,可自己带照片,效果会更好
(六)反馈:谈谈你学完本文的感受
作业: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夏的诗句及散文
请你们拍一幅你最喜爱的风景图片并写上优美的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能够赏析文中精彩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3.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体会它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出作者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2.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体会它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看一看,这是属于哪个季节的画面。(播放相应图片) (夏季)
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悟------
2 读一读,出示王维的一首诗《苦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用词语描述诗人眼中的“夏”。
回答:怨夏
教师提示: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一看梁先生喜不喜欢夏。
(二) 落实基础
1作者介绍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上发表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学》、《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这》(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写作背景:
梁衡先生笔端的《夏》是他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多年驻节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寓义在。
3正音正字
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文章,划出不会读的字词和不懂的、有疑问的语句,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与就近的同学讨论解决。(老师巡视、指导)
芊芊(qiān qiān) 黛色(dài) 磅礴(páng bó) 匍匐(pú fú) 迸发(bèng) 澹澹(dàn dàn)
4说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芊芊 ②黛色 ③磅礴 ④春华秋实 ⑤终极 ⑥匍匐 ⑦澹澹 ⑧闲情逸致
(三)朗读课文
在处理教材时,结合多次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总体上感觉、感知作者语言的魅力
(四)分析文章
1让同学们评价一下文章的特点
梁衡这位作家的可贵之处在于决不步他人后尘,不去描绘历来为文人骚客所吟诵的对象--春、秋、冬三季,而独辟蹊径,热情歌颂和赞美“夏”。本文篇幅不长、语言浅显,但又不失韵味的诗情画意。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品味真情实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2体会作者的感情
对夏的喜爱之情:赞夏
3为什么赞夏——景美、人勤——紧张,热烈,急促。
4还描写哪些夏天的画面?可从课文中筛选
蝉儿长鸣、万物蓬勃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农民辛勤劳作。观看图片
5.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最富有表现力?用笔圈划出来,说说它好在哪里。(品味词语、品味修辞等)
6总结中心
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对夏天的赞美之情。作者崇尚夏天的紧张节奏。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理解,对农民的敬重、赞美。文章主要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的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7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与延伸
请同学们说一说最喜爱的夏天的景象,可自己带照片,效果会更好
(六)反馈:谈谈你学完本文的感受
作业: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夏的诗句及散文
请你们拍一幅你最喜爱的风景图片并写上优美的
展开全部
诚心为您解答!
夏感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把我们带进一种美好的意境中,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抓住夏天的热烈和充满紧张.急促的旋律的特点,描绘了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作者行文的思路,第一段为全文的总领,概括写夏天的特点:紧张.热烈.急促;第二.三段写夏天是热烈的;第四段写夏天紧张.急促的旋律,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第五段写赞美夏天的原因。这篇文章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这种方法写景.状物.描摹事态,会使事物更明朗,更形象,更生动,从而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如: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又如:火红的太阳..............一艘艘的舰船!等通过恰切的比喻,拟人展现了由暮春到初夏,盛夏的次第变化,从不同的侧面准确表现了夏天的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也许,春的百卉萌发能给人一种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吧;也许,秋的收获能给人一种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渲泄吧;而夏呢?也许它太热太酽太稠密太有点“浓得化不开”了,因此,总不免给人一种失和谐超力度负荷过重之感。所以,吟春咏秋,古今舞文弄墨者,几乎趋若过江之鲫。而夏呢?要么写的面目狰狞,令人厌弃,要么写成“日常睡起无情思”“手倦抛书午梦长”,于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
希望对您有用!
2009.10.14
夏感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把我们带进一种美好的意境中,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抓住夏天的热烈和充满紧张.急促的旋律的特点,描绘了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作者行文的思路,第一段为全文的总领,概括写夏天的特点:紧张.热烈.急促;第二.三段写夏天是热烈的;第四段写夏天紧张.急促的旋律,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第五段写赞美夏天的原因。这篇文章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这种方法写景.状物.描摹事态,会使事物更明朗,更形象,更生动,从而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如: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又如:火红的太阳..............一艘艘的舰船!等通过恰切的比喻,拟人展现了由暮春到初夏,盛夏的次第变化,从不同的侧面准确表现了夏天的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也许,春的百卉萌发能给人一种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吧;也许,秋的收获能给人一种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渲泄吧;而夏呢?也许它太热太酽太稠密太有点“浓得化不开”了,因此,总不免给人一种失和谐超力度负荷过重之感。所以,吟春咏秋,古今舞文弄墨者,几乎趋若过江之鲫。而夏呢?要么写的面目狰狞,令人厌弃,要么写成“日常睡起无情思”“手倦抛书午梦长”,于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
希望对您有用!
2009.10.14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夏感的话,我们去年上的时候我很喜欢这篇文章,不过我初一的语文书被妹妹拿去了,只能凭记忆和作业本给你点建议了
你可以接和作业本,讲一点,比如夏的特点,你可以选一段,进行重点分析,和句子的赏析,课之前,可以适当提一下作者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到“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这中间的文段都很好,可以进行分析
你可以接和作业本,讲一点,比如夏的特点,你可以选一段,进行重点分析,和句子的赏析,课之前,可以适当提一下作者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到“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这中间的文段都很好,可以进行分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电脑上就有很多资料,你自己查又不用等的,干嘛在这上面提问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9-10-2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我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了夏季景色的热烈、奔放以及农民们的辛劳,夏季确实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是个值得赞美的季节。
我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了夏季景色的热烈、奔放以及农民们的辛劳,夏季确实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是个值得赞美的季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