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2009中国工程机械20强排行榜揭晓
摘要: 中国制造业500强暨工程机械20强销售额为1620.59亿美元,比上年仅增长2.84%,增幅下降20.15个百分点。至此,20强企业连续三年的创纪录高速增长戛然而止。从整个产业史维度审视,种种波折,无一不促成了企业的修正与升级,推动产业步入新一轮上升。
关键字:中国制造业500强 中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TOP20
换挡继进
一场产业行走速度与进化路径的切换,在经济变天下应势而起。
这是一段艰难的时势。
经历多年持续增长后,工程机械行业在增速上开起了倒车。以北美、欧洲、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原本还算稳定的需求,在动荡中难御一击。虽然还有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或借助刚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或凭借政府的经济刺激“重拳”,为世界输送着需求;但与越来越广且越渗越深的危机相比,新兴引擎输出的动力依然式微。
这种形势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新一届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制造商协会、全球制造评论中文版联合主办的2008年(第五届)“中国工程机械20强”排行榜中,原本傲人的规模、利润指标,陷入一个低谷。受此感染,在对未来进行预判时,企业普遍融入一种保守、甚至悲观的情绪。
但无论如何,对于已然历经多次动荡的企业而言,危机和痛苦的意义绝非如此简单。从整个产业史维度审视,种种波折,无一不促成了企业的修正与升级,推动产业步入新一轮上升。
在2008年这轮震荡中,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的行进完善轨迹或可记录为:
——使力调整
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需求的萧条和业务规模的缩水。为了缓解从销售端袭来的压力,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企业集体性地拉开了一场广泛而深远的内部调整行动。从降低成本、支出,到优化整体运营流程,再到整合企业系统资源、放大资源效益等,各种举措不一而足。
这场发端于企业内部的调整,或许不能遏制住整个行业增长趋缓的现实,但却足以让企业在当下低势中,收获良好的运营质量。
最具说服力的一个事实是,凭借2006年起步、2008年行至高点的“机构手术”,全球排名第二的小松公司,其营业利润绝对值,历史性地首次超越位居第一的卡特彼勒。
类似的例子也出现在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徐工集团身上。经过多年调整,徐工集团在组织机构、企业治理、业务板块等方面经历了一个由重到轻,由繁入简的过程。2008年,徐工集团积酿已久的治理与完善,终于以利润飙升的形式爆发:虽然在以净销售额计算的20强榜单上,徐工集团的位次没有出现变化,但在营业利润增幅—这个最能折射企业运营质量的指标上,徐工集团赫然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第一。
——就利全球化
从规模增长、业务扩张,整体运营等方面看,2008年无疑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工程机械20强“收缩”的一年。但是,从全球化角度看,2008年却是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大步迈进,并取得颇多实质性进展的一年。
经过多年的融合与发展,对任何行业、任何领域的任何企业而言,全球化已不仅仅意味着跨区域的销售、采购,不再是简单的资源组合与调配,而是成为企业熨平波动、参与深层次竞争的基本要件。
出于此,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企业在全球拉开了一场深广锚定。从最基本的网络延伸拓展,到营销服务中心建设,再到海外制造、研发基地破土等,行动囊括了产业链构架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在以印度、中国、俄罗斯、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2008年全球巨头们展开了一场“撒芝麻”式的拓展;一时间,上述各个地区新建、扩建的制造基地、研发中心、服务网络、物流节点等,层出不穷。除了数量上的攀升外,巨头们在这些地区的布设也更趋“核心化”。最直接的证明就是,2008年,卡特彼勒在中国建立了其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研发基地—卡特彼勒无锡技术研发中心。
与国外巨头们竞食新兴市场不同,2008年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亮点,当属在欧美发达市场的卖力生长。无论是在欧洲工程机械产业腹地—德国,还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北美,都不难见到中国企业拓展网络、建立工厂,甚至收购企业的身影。种种不同手法的国际化疾行,无疑隐含了中国企业对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强烈的企图心与行动力。
——竞争力变道
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排行榜中,以销售业绩为衡量标准制作的榜单,与用其他指标,如盈利能力(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增幅、营业利润率)等制作的榜单之间的差异,从未像现在这样大。
除了卡特彼勒和小松的营业利润绝对值遥遥领先之外,排行榜上的其他企业,营业利润与规模之间本应存在的正相关被严重打乱。规模效应与企业效益、实力之间,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等号。那些拥有强大产业链掌控力,在营销、服务等环节塑造了良好盈利体质,对纯粹规模扩张有着坚忍克制力的企业,正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竞争力。
——价值递进
适逢经济低谷,市场需求下滑,以销售为支点的前市场业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拉动作用显出疲态。为了在有限的需求中赢得更多用户,稳定整体运营,最大程度的实现开源,2008年企业纷纷在价值创造上,进行递进式的自我强化和升级。其中焦点,无疑是后市场业务。2008年全球工程机械企业进一步提升后市场在整个业务体系中的地位;收购相关资源、实现内生性拓展,强化在全球市场的服务体系及服务能力;以用户价值链为考量标准,延展自身后市场业务范围。多样且深入的行动之下,效果也显而易见。全年,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企业后市场业务,无论在绝对规模,还是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都有了明显提升。
除了后市场外,企业在产品上也萃聚了更多精力,以更优化的成本,更灵活的营销手段,更好的性能、性价比等,拉升自身与用户的价值空间。
——路径切换下的中国升起
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工程机械20强排行榜,全部以净销售额计量中国企业排名。在这个衡量标准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群体在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榜单上的位次并未出现大幅迈进。但这并不能理解为中国本土企业成长的后继乏力。事实上,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前进”的表达方式甚是广泛。与规模增长同样重要的,还有行进路径、发展模式、运营质量的更迭和质变。
在完成初期积累后,中国本土企业,无论从主观、客观而言,都不愿再扮演固守低端的角色;在进一步激发“规模效应”的同时,他们开始涉足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并尝试以“资源整合与转化”的方式,纵深拓展。
在确保规模优势,实现对高附加值领域掘进的同时,2008年中国企业更在盈利水平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最好的证明就是,在本届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排行榜营业利润增幅分榜中,中国企业一举揽括了10强中的前7席。当现在成为历史,再回望2008时,我们或许可以发现,正是以此为起点,中国本土企业开始了一场向“利润导向型企业”的进化。
摘要: 中国制造业500强暨工程机械20强销售额为1620.59亿美元,比上年仅增长2.84%,增幅下降20.15个百分点。至此,20强企业连续三年的创纪录高速增长戛然而止。从整个产业史维度审视,种种波折,无一不促成了企业的修正与升级,推动产业步入新一轮上升。
关键字:中国制造业500强 中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TOP20
换挡继进
一场产业行走速度与进化路径的切换,在经济变天下应势而起。
这是一段艰难的时势。
经历多年持续增长后,工程机械行业在增速上开起了倒车。以北美、欧洲、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原本还算稳定的需求,在动荡中难御一击。虽然还有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或借助刚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或凭借政府的经济刺激“重拳”,为世界输送着需求;但与越来越广且越渗越深的危机相比,新兴引擎输出的动力依然式微。
这种形势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新一届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制造商协会、全球制造评论中文版联合主办的2008年(第五届)“中国工程机械20强”排行榜中,原本傲人的规模、利润指标,陷入一个低谷。受此感染,在对未来进行预判时,企业普遍融入一种保守、甚至悲观的情绪。
但无论如何,对于已然历经多次动荡的企业而言,危机和痛苦的意义绝非如此简单。从整个产业史维度审视,种种波折,无一不促成了企业的修正与升级,推动产业步入新一轮上升。
在2008年这轮震荡中,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的行进完善轨迹或可记录为:
——使力调整
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需求的萧条和业务规模的缩水。为了缓解从销售端袭来的压力,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企业集体性地拉开了一场广泛而深远的内部调整行动。从降低成本、支出,到优化整体运营流程,再到整合企业系统资源、放大资源效益等,各种举措不一而足。
这场发端于企业内部的调整,或许不能遏制住整个行业增长趋缓的现实,但却足以让企业在当下低势中,收获良好的运营质量。
最具说服力的一个事实是,凭借2006年起步、2008年行至高点的“机构手术”,全球排名第二的小松公司,其营业利润绝对值,历史性地首次超越位居第一的卡特彼勒。
类似的例子也出现在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徐工集团身上。经过多年调整,徐工集团在组织机构、企业治理、业务板块等方面经历了一个由重到轻,由繁入简的过程。2008年,徐工集团积酿已久的治理与完善,终于以利润飙升的形式爆发:虽然在以净销售额计算的20强榜单上,徐工集团的位次没有出现变化,但在营业利润增幅—这个最能折射企业运营质量的指标上,徐工集团赫然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第一。
——就利全球化
从规模增长、业务扩张,整体运营等方面看,2008年无疑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工程机械20强“收缩”的一年。但是,从全球化角度看,2008年却是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大步迈进,并取得颇多实质性进展的一年。
经过多年的融合与发展,对任何行业、任何领域的任何企业而言,全球化已不仅仅意味着跨区域的销售、采购,不再是简单的资源组合与调配,而是成为企业熨平波动、参与深层次竞争的基本要件。
出于此,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企业在全球拉开了一场深广锚定。从最基本的网络延伸拓展,到营销服务中心建设,再到海外制造、研发基地破土等,行动囊括了产业链构架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在以印度、中国、俄罗斯、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2008年全球巨头们展开了一场“撒芝麻”式的拓展;一时间,上述各个地区新建、扩建的制造基地、研发中心、服务网络、物流节点等,层出不穷。除了数量上的攀升外,巨头们在这些地区的布设也更趋“核心化”。最直接的证明就是,2008年,卡特彼勒在中国建立了其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研发基地—卡特彼勒无锡技术研发中心。
与国外巨头们竞食新兴市场不同,2008年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亮点,当属在欧美发达市场的卖力生长。无论是在欧洲工程机械产业腹地—德国,还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北美,都不难见到中国企业拓展网络、建立工厂,甚至收购企业的身影。种种不同手法的国际化疾行,无疑隐含了中国企业对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强烈的企图心与行动力。
——竞争力变道
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排行榜中,以销售业绩为衡量标准制作的榜单,与用其他指标,如盈利能力(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增幅、营业利润率)等制作的榜单之间的差异,从未像现在这样大。
除了卡特彼勒和小松的营业利润绝对值遥遥领先之外,排行榜上的其他企业,营业利润与规模之间本应存在的正相关被严重打乱。规模效应与企业效益、实力之间,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等号。那些拥有强大产业链掌控力,在营销、服务等环节塑造了良好盈利体质,对纯粹规模扩张有着坚忍克制力的企业,正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竞争力。
——价值递进
适逢经济低谷,市场需求下滑,以销售为支点的前市场业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拉动作用显出疲态。为了在有限的需求中赢得更多用户,稳定整体运营,最大程度的实现开源,2008年企业纷纷在价值创造上,进行递进式的自我强化和升级。其中焦点,无疑是后市场业务。2008年全球工程机械企业进一步提升后市场在整个业务体系中的地位;收购相关资源、实现内生性拓展,强化在全球市场的服务体系及服务能力;以用户价值链为考量标准,延展自身后市场业务范围。多样且深入的行动之下,效果也显而易见。全年,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企业后市场业务,无论在绝对规模,还是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都有了明显提升。
除了后市场外,企业在产品上也萃聚了更多精力,以更优化的成本,更灵活的营销手段,更好的性能、性价比等,拉升自身与用户的价值空间。
——路径切换下的中国升起
2008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工程机械20强排行榜,全部以净销售额计量中国企业排名。在这个衡量标准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群体在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榜单上的位次并未出现大幅迈进。但这并不能理解为中国本土企业成长的后继乏力。事实上,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前进”的表达方式甚是广泛。与规模增长同样重要的,还有行进路径、发展模式、运营质量的更迭和质变。
在完成初期积累后,中国本土企业,无论从主观、客观而言,都不愿再扮演固守低端的角色;在进一步激发“规模效应”的同时,他们开始涉足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并尝试以“资源整合与转化”的方式,纵深拓展。
在确保规模优势,实现对高附加值领域掘进的同时,2008年中国企业更在盈利水平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最好的证明就是,在本届中国制造业500强工程机械20强排行榜营业利润增幅分榜中,中国企业一举揽括了10强中的前7席。当现在成为历史,再回望2008时,我们或许可以发现,正是以此为起点,中国本土企业开始了一场向“利润导向型企业”的进化。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