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消除爱干净的心理

 我来答
5152108
2009-10-18 · TA获得超过84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5.2万
展开全部
  洁癖也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

  普通来说,洁癖就是太爱干净。 一个人爱干净是好事,但过于注重清洁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社会交往,就属于洁癖。洁癖有轻重之分。较轻的洁癖仅仅是一种不良习惯。可以通过脱敏疗法、认知疗法来纠正。较严重的洁癖属于心理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

  洁癖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属于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患有洁癖的人过分关注是否洁净卫生,根本没有时间享受生活,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对清洁的维护上,因此活得特别累。例如很多洁癖患者都喜欢不停地洗手。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干的事情,有的人喜欢收集影碟、有的人对烧菜乐此不疲,患有洁癖的人而最爱的就是清洁。不仅个人卫生一丝不苟,每天洗手几十次,家里的床单、被罩、窗帘等,隔三差五就要大洗一番,地板更是每天都要擦洗,不允许出现任何污渍。由于嫌外边的餐具不干净,她几乎不到餐馆就餐,实在躲不开时,一定先要一小瓶二锅头,然后用酒把所有的餐具都擦拭一番,这才放心。朋友们都说,她这是洁癖。

  洁癖患者更易生病

  洁癖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属于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患有洁癖的人过分关注是否洁净卫生,根本没有时间享受生活,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对清洁的维护上,因此活得特别累。例如很多洁癖患者都喜欢不停地洗手。每做完一件事后,他们就觉得手被弄脏了,非得要洗一定时间或一定次数才行,否则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害怕自己受到细菌感染。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越是喜欢把自己搞得过分干净的人,反而越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这是因为,少量接触一些病菌可以让人体产生抗体,从而获得抵抗能力。而洁癖患者由于没有任何防备,一旦接触病菌就可长驱直入。许多洁癖患者同时易患有口腔溃疡、腹泻、感冒、咽炎等疾病,这就是因为太爱干净的缘故。

  教育不当可能诱发洁癖

  洁癖跟家族遗传有很大关系,70%的洁癖患者具有强迫性人格,这是洁癖产生的生理基础。而长期的精神紧张,如工作压力过大,要求过分严格,或者处境不顺利,常担心发生意外等外界不良刺激也会诱发洁癖。

  此外,家庭教育对诱发或加重洁癖也有重要作用。如果父母具有强迫人格,会对子女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严格、古板、甚至有些冷酷的家庭教育,往往会造成孩子谨小慎微、优柔寡断、过分琐碎细致的性格特点,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过分古板、固执、缺乏人情味及灵活性。他们长大后,在生活上也会过分强求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要求一切井井有条,稍一改变就会焦虑不安。洁癖患者很多都维持独身,就算勉强进入婚姻也很难如意。

  “以毒攻毒”有助解除心魔

  轻微洁癖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但如果已经到了令患者自己感觉痛苦的程度,就要积极到心理门诊寻求治疗。

  系统脱敏疗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洁癖的手段。通常,患者在心理治疗师指导下,把自己害怕的东西和场景、经常做的事情,从轻度到重度依次写出来,然后每天从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

  例如通过每天减少洗手的次数,从原来每天洗30遍,每次洗10分钟,减少到洗20遍,每次7分钟,直到只在饭前便后才洗手,每次不超过3分钟。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觉特别难受,但是需要忍受痛苦,可以做一些放松训练,或通过运动分散注意力。一般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患者就会感到真正轻松了。

  强迫症是一类以自我强迫为突出症状的神经症,其症状特点为自我强迫,即症状是属于病人自我而非外力所致,它违背病人的意志反复出现,病人又无法控制,病人自觉其不合理或毫无意义,力图摆脱和抗拒强迫内容,症状强迫性的出现与病人内心对该症状对抗引起病人的焦虑和苦恼。 中医学没有强迫症病名,它的症状与中医“惊悸”“怔忡”相似,一般虚证较多,但也可以有实证。强迫症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虚弱,心失所养,以及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逆犯心神所致,病变主要涉及心、肝、脾三脏。1、发病率 国外1980年报道,强迫症的发病率为0.1-0.3%;在中国,历来将强迫症列为神经症中的一类疾病单元,ICD-10仍将此症列为神经症中的独立类型;国内1982年对12地区流病学调查,报告 本病患病率为0.3%占全部神经症的千分之1.3。天津报告为千分之0.13,占全部神经症的10%,在心理咨询服务中,本症比例较高:如广州报告为8.3%,上海报告为16.2%。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来看,本病发病在两性间并无差异(但国内报告女性略高于男性)而在儿童强迫症中,男孩患病率为女孩的3倍。本病通常在青少年发病,城乡的患病率相近。约10%的病人起病于10-15岁,75%的患者发病于30岁以前。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有时诱因亦不明显。病人就诊时往往病程已达数年之久。半数以上病人病情缓慢发展、逐渐加重,约1/4的病人病情有波动,约11-14%病人有完全缓解同隙期,有些病人进入40-50岁以后,病情有自动缓解倾向。2、病因 强迫症的发病在病态人格的基础上,受外界精神刺激而发病,其中患者的心理素质在发病中起着主要作用。(1)心理素质因素 病前人格在本病病因中起重要作用,约2/3的强迫症病人病前即有强迫性人格或精神衰弱。其主要表现为患者力图保持自身和环境的严密控制,他们注重细节,办任何事均力求准确完善。但即使如此,患者也仍有“不完善”、“不安全”和“不确定”的感觉,他们或者表现为循规蹈矩,缺少判断,犹豫不决,依赖顺从;或者表现为固执倔强、墨守成规,拧折不弯及脾气急躁。(2)社会心理因素 这是本症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性生活不协调,或由于亲人丧亡,突然惊吓,遭受迫害等等都可能诱发神经症的发生病人病情严重时,常有中度甚至重度的社会功能受损,成为休学或不能工作的原因;但一般病人始终有自知力,积极求医及治疗。3、临床表现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强迫观念和强迫性动作行为两方面,同时伴有焦虑和苦恼状态。下面介绍以下这两类症状。(1)强迫观念:1、强迫怀疑: 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并由此产生强迫性检查行为,如出门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写信是否写错地址等,并反复检查。2、强迫性思虑: 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反复思虑,明明毫无意义,但无法控制,如某患者会反复考虑人为什么要洗澡。谁最先洗澡、如果不洗澡会出现什么问题。3、强迫症性联系: 患者脑子里出现和听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子时,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观念和或词句。4、强迫性回忆: 患者对经历的某些事件,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反复出现,虽自知毫无必要,而且是有害的,但无法控制。如病人与他人谈话后,要反复思考谈话时的情景、对象、内容,自己说了什么,对方说了什么,如果不能回忆清楚便觉得十分苦闷。5、强迫性计数: 病人以一定形状的物品进行强迫计数,虽知无此必要,但无法控制自己。6、强迫性情绪: 病人对某些事物担心,明知不对,但无法摆脱。如一位女病人老是担心在陌生的男性面前,作出下流举动,明知不可能,但每一次出门前都得这磨想。7、强迫意向: 患者有反复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如走在马路上,总是要想到自己冲上高速公路,被汽车撞伤。(2)强迫性动作和行为 强迫性动作和行为主要是患者为了摆脱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和烦恼,而被迫采取的一种顺从行为。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迫性检查:为减轻强迫性怀疑而引起的焦虑所采取的行为。如自己总是担心把信的地址写错,为了减轻这种疑虑而引起的焦虑,必须反复检查书信的地址。2、强迫性询问:强迫症患者往往不相信自己,为了消除因怀疑自己造成的焦虑,患者反复询问他人,并要求得到解除。如一个平时少说话的女孩因为偶然一次被同学讽刺为哑巴,然后不停问医生、周围人,自己是否真是哑巴。3、强迫性清洗:为了消除自己可能受到不干净的物品的污染的担心,必须反复洗手洗澡或洗衣物。有的病人反复用肥皂水洗手,以致皮肤被洗破仍不罢休。病人也知道这样做无益,但是没有办法控制如果不做,就会感到焦虑、难受。4、强迫性仪式动作:指病人必须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行为或重复出现某些动作,才能消除由强迫观念引起的不安和焦虑。如某患者出门前必须先从门里把门锁一次,然后打开,再出门.
  (4)诊断标准 根据CCMD-2-R的诊断标准,强迫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如下:1、符号神经症诊断标准。2、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表现为下述形式之一种或混合。(1)以强迫思想为主的临床相,包括强迫观念,强迫回忆、强迫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思虑、强迫性害怕失自控能力等。(2)以强迫症状为临床相:表现为反复洗涤,反复核对检查,反复询问或其他反复仪式化动作。(3)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生性强迫症状,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5、鉴别诊断1、与正常人相鉴别: 正常人中有部分有片段强迫性症状,但他们与强迫症不同,症状并不持续,亦不影响社会功能。2、与抑郁症相鉴别: 由于抑郁症和强迫症常常同时出现,因此要注意鉴别。临床上,在急性发病中往往以最先出现的症状为作为优先诊断症状;在慢性发病中则以出现得最为频繁的症状为优先考虑诊断症状。另外,强迫症的患者总是担心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幸,而抑郁症的患者总是回忆以前的过失和错误,多后悔自责。
我就是丹丹猫
2009-10-18 · TA获得超过324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48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73万
展开全部
就一般的要求自己,不特别干净也不特别脏就成了,不会出事的。因人人都如此,你特别爱干净而造成不安,是自找的痛苦,不那样要求(不特别爱干净)就成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ilyyangli
2009-10-18 · TA获得超过44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2万
展开全部
为什么要消除呀?讲卫生又不是件坏事。
有多爱干净,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
如果真的不正常也很难消除了,2、3岁就已经决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