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从字面上来说,当然是对经济又危害!经济危机就是对经济又危害才叫经济危机,为什么不叫经济甜蜜期呢?另外,经济危机确实是对经济产生了巨大危害的,下面以我国在经济危机中所受的影响为例说明经济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本次有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美国是典型的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对债务存在高度的依赖性,次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必将导致其国内市场信用级别下降,而这会减少流向美国的国际资本,于是建立在国际资本流入基础上的美国国内需求将因此而下降。我国作为世界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目前正处于高储蓄的状态之中,外部需求的增长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内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当因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的国内需求下降发生后,其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速也将下降,这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造成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我国进出口行业在金融风暴中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首先,危机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削弱了美国消费,直接影响中国对美出口。短期内我国国内需求的增加无法弥补美国经济对华进口需求的减少。其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优势。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出口形成挑战。第三,除了出口数量减少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企业的违约率也开始上升,出口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
下面还有一些知识,可以参考参考或许对你有用,尤其后面的启示,知己知彼嘛!
对方无非就是一下几点:1.中国作为外汇储备大国,财力雄厚,当别的国家有难时,低价采购(趁火打劫形容比较贴切!);2.危机爆发,是很多问题浮出水面,有利于中国政府和企业反思,促进了转型,像中国是典型的对外依赖程度高的国家,所以现在要想法设法扩大内需,而企业以前做外贸,利润大、风险高,现在可以考虑发展国内市场,转型啦!3.金融的监管力度,尽管不是发生在咱们国家,但在别的国家发生,我们也可以反思借鉴一下,以后就不会重蹈覆辙了!~~~*****所以的这些都是吃了亏后才有的好处,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经济危机产生了危害后,反思,再获得好处,说个比较形象的比方就是,刺到手后才吃到板栗,而且知道了以后要怎么样吃板栗了!
(一)对外金融投资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金融业的冲击,主要是指对银行,保险公司,中投公司和国家政策之类的影响。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国内银行业的主要影响在于它们所持有的按揭证券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从各银行的公开数据来看,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多的国内银行,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总风险敞口为1.29亿美元。由于与金融危机相关的风险尚未完全的释放,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银行业仍然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2008年11月28日,正在运行的253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4款。11月份,国内34家商业银行(包括28家中资银行和6家外资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77款,银行理财产品以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为主,市场占比为60.59%;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继续低迷,市场占比仅有6.71%。由于目前的QDII主要投资美国市场以及香港市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必然影响到香港市场,直接引发中国各类投资资产的价格下挫,导致QDII基金净值缩水。据普益财富统计,中资银行正在运行的46款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3款,其余43款均为负收益,亏损面达93.48%。亏损超过50%的有17款,其中8款产品累计亏损超过60%。
(二)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相当高,2007年已经达到37.5%。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外部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的生存困难,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从国别看,2008年前三季度,我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回落12.7个百分点;8、9月份对欧盟出口增速也由前7个月累计27.1%分别回落到22%和20.8%。外贸总出口呈高速增长,在2007年出现了一个转折,总出口增长幅度明显减慢。以此同时,2008年1月到2008年11月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与2007年略有少量增长,基本处于持平状态。从图3我们也可以看出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2008年11月我国的月出口总额变化幅度较大,但总体上涨,而对美国的出口额则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总的来看,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我国的对外出口增幅明显减慢。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波动。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资金和心理两个方面来分析。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出现净亏损和资金周转不灵等情况。以高盛、摩根斯坦利为代表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出售他们在中国购买的房地产。受恐慌情绪影响,我国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空房率持续增加,导致开发商现金流遭遇困境,新的房地产项目投资减少,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也大大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8.8%;商品房销售额19261亿元,同比下降1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下降20.6%。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行趋势,2008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9.8%,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其中以东部地区下降最为明显,西部地区影响相对较小。这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显著,在国内房地产泡沫收敛的同时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正进一步萎缩。
2.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西方股票市场的大幅跌落带动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更大幅度跌落。中国2008年的股市从6124一路下跌到1664跌幅高达75%,初步估计市值蒸发了20多万亿,平均每天每个股民损失3800多元,平均每个股民总损失超过38万元。与欧美股市相比中国股市波动性更大。中国的股市和世界的股市既有同步性也有不一致性。中国股市基本上是自成体系的股市,受各种限制比较多,但基本上主要受国内GDP增长速度、利率水平、公司业绩、流动性和股民信心等因素影响。从整体上看,美国金融危机下各国股市严重下跌对中国股市的下跌起着主要的作用,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放缓,投资者对中国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和发展也带有点不确定性,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危机的启示
金融危机的形成以及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却值得我们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银行业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国际银行业普遍面临着筹措资金困难、不良贷款增加、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我国银行业应该高度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风险,积极参与国际银行业有关行为准则的制定和修改;改善我国银行现有结构,加强银行业的创新步伐,争取早日成为国际型银行。同时中国应该积极执行巴塞尔协定II,加强银行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监管方面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既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同时也可以传递风险、增加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得益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以及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相对较少,中国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的加深,中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稳步推进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保证现代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金融
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此次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使中国的出口企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因此企业要转型,我国必须进一步强化国内需求增长的能力,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同时,企业应开拓新的市场,出口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以自主创新来实现自主品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提高国民信心信心对于金融危机的尽快结束和经济的早日复苏有着重大的作用。全球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消费的大幅度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众对未来经济前景不看好导致。尽快恢复市场信心、理性的对待金融危机是除了政府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外遏制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促使我们更早地度过金融危机的有利措施之一,为此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以及人们对金融危机的正确和理性认识。
总结了好久,希望能帮到你!记住把书面语言转为口语也很重要!
本次有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美国是典型的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对债务存在高度的依赖性,次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必将导致其国内市场信用级别下降,而这会减少流向美国的国际资本,于是建立在国际资本流入基础上的美国国内需求将因此而下降。我国作为世界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目前正处于高储蓄的状态之中,外部需求的增长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内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当因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的国内需求下降发生后,其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速也将下降,这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造成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我国进出口行业在金融风暴中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首先,危机从金融层面转向经济层面,削弱了美国消费,直接影响中国对美出口。短期内我国国内需求的增加无法弥补美国经济对华进口需求的减少。其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优势。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出口形成挑战。第三,除了出口数量减少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企业的违约率也开始上升,出口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
下面还有一些知识,可以参考参考或许对你有用,尤其后面的启示,知己知彼嘛!
对方无非就是一下几点:1.中国作为外汇储备大国,财力雄厚,当别的国家有难时,低价采购(趁火打劫形容比较贴切!);2.危机爆发,是很多问题浮出水面,有利于中国政府和企业反思,促进了转型,像中国是典型的对外依赖程度高的国家,所以现在要想法设法扩大内需,而企业以前做外贸,利润大、风险高,现在可以考虑发展国内市场,转型啦!3.金融的监管力度,尽管不是发生在咱们国家,但在别的国家发生,我们也可以反思借鉴一下,以后就不会重蹈覆辙了!~~~*****所以的这些都是吃了亏后才有的好处,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经济危机产生了危害后,反思,再获得好处,说个比较形象的比方就是,刺到手后才吃到板栗,而且知道了以后要怎么样吃板栗了!
(一)对外金融投资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金融业的冲击,主要是指对银行,保险公司,中投公司和国家政策之类的影响。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国内银行业的主要影响在于它们所持有的按揭证券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从各银行的公开数据来看,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多的国内银行,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总风险敞口为1.29亿美元。由于与金融危机相关的风险尚未完全的释放,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银行业仍然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普益财富统计,截至2008年11月28日,正在运行的253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4款。11月份,国内34家商业银行(包括28家中资银行和6家外资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77款,银行理财产品以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为主,市场占比为60.59%;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继续低迷,市场占比仅有6.71%。由于目前的QDII主要投资美国市场以及香港市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必然影响到香港市场,直接引发中国各类投资资产的价格下挫,导致QDII基金净值缩水。据普益财富统计,中资银行正在运行的46款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3款,其余43款均为负收益,亏损面达93.48%。亏损超过50%的有17款,其中8款产品累计亏损超过60%。
(二)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相当高,2007年已经达到37.5%。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外部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的生存困难,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从国别看,2008年前三季度,我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回落12.7个百分点;8、9月份对欧盟出口增速也由前7个月累计27.1%分别回落到22%和20.8%。外贸总出口呈高速增长,在2007年出现了一个转折,总出口增长幅度明显减慢。以此同时,2008年1月到2008年11月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与2007年略有少量增长,基本处于持平状态。从图3我们也可以看出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2008年11月我国的月出口总额变化幅度较大,但总体上涨,而对美国的出口额则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总的来看,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我国的对外出口增幅明显减慢。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波动。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资金和心理两个方面来分析。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出现净亏损和资金周转不灵等情况。以高盛、摩根斯坦利为代表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出售他们在中国购买的房地产。受恐慌情绪影响,我国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空房率持续增加,导致开发商现金流遭遇困境,新的房地产项目投资减少,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也大大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8.8%;商品房销售额19261亿元,同比下降1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下降20.6%。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行趋势,2008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9.8%,销售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其中以东部地区下降最为明显,西部地区影响相对较小。这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显著,在国内房地产泡沫收敛的同时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正进一步萎缩。
2.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西方股票市场的大幅跌落带动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更大幅度跌落。中国2008年的股市从6124一路下跌到1664跌幅高达75%,初步估计市值蒸发了20多万亿,平均每天每个股民损失3800多元,平均每个股民总损失超过38万元。与欧美股市相比中国股市波动性更大。中国的股市和世界的股市既有同步性也有不一致性。中国股市基本上是自成体系的股市,受各种限制比较多,但基本上主要受国内GDP增长速度、利率水平、公司业绩、流动性和股民信心等因素影响。从整体上看,美国金融危机下各国股市严重下跌对中国股市的下跌起着主要的作用,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放缓,投资者对中国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和发展也带有点不确定性,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危机的启示
金融危机的形成以及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却值得我们去思考,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银行业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国际银行业普遍面临着筹措资金困难、不良贷款增加、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我国银行业应该高度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风险,积极参与国际银行业有关行为准则的制定和修改;改善我国银行现有结构,加强银行业的创新步伐,争取早日成为国际型银行。同时中国应该积极执行巴塞尔协定II,加强银行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监管方面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既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同时也可以传递风险、增加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得益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以及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相对较少,中国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的加深,中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稳步推进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保证现代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金融
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此次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使中国的出口企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因此企业要转型,我国必须进一步强化国内需求增长的能力,把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同时,企业应开拓新的市场,出口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以自主创新来实现自主品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提高国民信心信心对于金融危机的尽快结束和经济的早日复苏有着重大的作用。全球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消费的大幅度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众对未来经济前景不看好导致。尽快恢复市场信心、理性的对待金融危机是除了政府有效的财政、货币政策外遏制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促使我们更早地度过金融危机的有利措施之一,为此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以及人们对金融危机的正确和理性认识。
总结了好久,希望能帮到你!记住把书面语言转为口语也很重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