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句古文是什么意思?
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
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请问这一段古文的正确解释 最好能详细些! 非常感谢!!!! 展开
请问这一段古文的正确解释 最好能详细些! 非常感谢!!!!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敲着瓦罐瓦缶,弹着竹筝,拍着大腿,哇啦哇啦唱着歌,以使耳目愉悦,这是真正的秦国音乐。郑国,卫国的桑间音乐,虞舜的韶乐,周朝的武象,这些都是别国的音乐。如今抛开瓮缶之声而去欣赏郑卫音乐,摒弃竹筝而去听取韶虞乐曲,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不过是为了是心意快乐,耳目舒服而已。
参考资料: 古文观止
展开全部
那击瓮敲缶,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来快活耳朵听觉的,才是真正地道秦国的声乐,而郑卫之地的民间俗乐、《昭》、《虞》、《武》、《象》之类,则是异国它邦的音乐。现在舍弃击瓮敲缶而追求郑国卫国的音乐,撤下敲击瓦器的音乐而采取《昭》、《虞》之乐,像这样做为什么呢?只不过是图眼前称心如意,适合观赏罢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意思是,比如打击瓦罐、击缶、弹筝、拍着大腿打拍子,呜呜地唱歌,节奏能使人听来耳朵舒服的,那是真正的秦国本土音乐;像郑国卫国的桑间等音乐,还有古时的名曲韶虞、武象等,都是别国的音乐。现在秦国放弃叩缶、击瓮等音乐,而去听卫国等别国的音乐,摒退弹筝而听韶虞,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想要获得快乐,而这些异国音乐更适合人的感觉啊!在这里就是说,音乐都可以因为好听而去听别国的,为什么就一定要排斥别国的人才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