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谁能给我几张有关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的期中试卷(直接复制回答即可)多谢!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09-10-31
展开全部
文昌侨中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某人提着100N重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走了10m,接着沿倾角300的斜坡向上走了20m,则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A、3000J B、2000J C、1000J D、1000(1+ 3 )
2、迫击炮弹以v0=150m/s、抛射角θ=450射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炮弹的水平射程约为(g=10m/s2)
A、2000m B、1500m C、1000m D、2500m
3、某人在离地h高的平台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不计空气阻力和人的高度,人对小球做的功为( )
A、 B、 C、 D、
4、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力F对甲、乙做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功能
(B)力对甲做功多
(C)力对乙做功多
(D)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5、决定一个物体做斜向上抛运动射高的因素是
A、抛出时距地面的竖直高度
B、抛出后落地的总时间
C、抛出时初速度及抛射角
D、以上都不正确
6、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同时将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抛出,一个平抛,一个竖直下抛,不计空气阻力,由抛出到落地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重力对两物体做功相等;
(B)重力对两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C)两物体的动能的增量相等;
(D)两物体落地的机械能相等 .

7、用力 拉一质量为 的物体,沿水平面匀速前进 距离,已知力 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始终为 ,且力 斜向上方,物体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力 做的功等于( )
A、 B、
C、 D、
8、长 、重 的无缝钢管横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 内将其一端缓慢匀速地向上提高 ,如图所示,则所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
A、 B、 C、 D、
9、气球吊着物体匀速下降到某一高度时,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断的瞬间物体将具有(不计空气阻力)
A、重力加速度为g,没有速度
B、向下的速度,而加速度为零
C、向下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
D、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10、 如图4-6所示,在高H处,小球A以速度v1水平抛出, 与此
同时,地面上,小球B以速度v2竖直上抛,两球在空中相遇.则
A、从它们抛出到相遇所需的时间是H/v1
B、从它们抛出到相遇所需的时间是H/v2
C、两球抛出时的水平距离为Hv1/v2
D、两球抛出时的水平距离为Hv2/v1

文昌侨中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1、起重机吊着质量为 的重物,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以 的速度匀速移动了 。在此过程中,起重机对重物的拉力做功为______,重力对重物做功为_______,起重机对重物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
12、如图,水平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质量 的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动时碰撞并将弹簧压缩,若碰撞弹簧之前木块滑行速度 ,该轻弹簧被压缩过程中最大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当木块的速度减小为 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
13、某物体以初速度v0=30m/s被水平抛出后,3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 ,它的加速度为______ 。(g=10m/s)
14、某人以 的初速度,抛出一个质量是 的小球,测得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则小球刚抛出时离开地面的高度为 。( ,不计空气阻力)
15、 质量为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 开始,将一个大小为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 时刻,力 的功率为 。
三、计算
16、一辆质量为5000kg的汽车,以恒定功率3kw在平直路面上行驶。若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02,那么当它的加速度为2m/s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少?汽车可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取g=10m/s)

17、如图,AB为斜面,倾角为300,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落到B点。求:
(1)AB间的距离;
(2)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3)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