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计财务报表
1、账项基础审计:账项基础审计亦称详细审计,实质对被审计方的有关会计账项进行逐笔核对,以检查是否有错弊出现的一种审计方式。
账项基础审计早期阶段:审计程序首先是以原始凭证或其他会计文书核对分录账,其次以分录账核对总账,最后复核总账后与试算表和资产负债表核对。账项基础审计后期阶段: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第一,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审计人员逐步开发了专门的审计技术方法,而不是把审计对象局限于现成的审计纪录。第二,开始引进“抽样测试”方法,而不再单纯的是原有的逐笔详查。
综上,账项基础审计目的就是防止和发现错误与舞弊,其方法主要是对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详细检查。然而,这种方法自身之内也包含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师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单纯围绕着账表事项进行详细审查,既耗时又费力,已经无法圆满地完成审计任务。其逐步让位于制度基础审计,又称为系统基础审计。
2、制度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是以内部控制系统为主要审查对象的一种审计方法。其目的是鉴证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具体方法是在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的抽样并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如果评价的结果证明内部控制系统值得信赖,在实质性检查阶段只抽取少量样本便可以得出审计结论;如果评价结果认为内部控制系统不可靠,就应根据内部控制的具体情况扩大审查范围。可见,制度基础审计将重点放在对于系统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控制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
3、制度基础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相比较:
账项基础审计强调直接对控制系统所产生出的结果进行检查,并不深入检查系统的内部;而以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审计方式则着重剖析系统内部结构,分析产生最后结果的全部过程中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研究系统内部是否存在足够的控制环节,检查这些控制环节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如果整个系统经过分析和一些选择性测试后,显示出有足够的控制因素在发挥作用,可以防止错误的发生,这同样标志着系统所产生的结果是正确的特性。
4、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人员必须从高于内部控制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的环境因素。具体地说: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时,首先应充分把握被审计单位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分析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中出现差错和舞弊的风险情况。适应这种局面的方式之一,是发展一种新的、多维的审计技术——风险导向型审计,来缓解审计人员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风险。目前,风险导向型审计成为财务报表审计的主流方法。风险导向审计的目的是鉴证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其方法主要为在评估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上,设计并执行有针对性的测试程序,以合理发现重大错报。
审计报表要根据账本和对账单综合审核。重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出入有没有问题,应收账款的明细,购货方是否存在,应付账款也是同样的审核,但要注意如果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太大的话也会有问题。还有存货的实际的数量和账上对不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法对不对,是否存在。还要注意收入和应收账款,现金是否呼应,存货啊,和现金的减少,应付账款情部是否对得上
2014-01-19
财务审计的作用及流程 欢迎关注,点赞,下次精彩内容推荐,业务办理请私信 提起财务审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项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这是一个很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新趋势,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下面由小编为大家讲一讲财务审计的具体作用及流程 一、财务审计的作用 1、审查企业会计和其他经济资料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记录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合规性,核实查证其是否符合实际发生的内容,有无弄虚作假或非故意的差错,适用法规、准则是否正确等,同时还可以审查评价被审计企业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有无存在违反财纪法纪、损失浪费、贪污盗窃及其他违反经济、财政法规等的行为 2、促进廉政建设的需要克服消除腐败现象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成败的一项长期斗争。要有效地遏制和惩治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腐败问题,除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外,还应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加强对权力运用的制约,并使这项工作法制化、日常化 3、揭露企业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会计资料及其他各种经济资料,应该真实、正确、合理、合法地反映经济活动的事实。但不少企业的经济资料不仅存在错误,而且存在着有意造假现象,以图掩饰非法的经济行为。通过审计的检查监督,不仅可以揭露出经济资料的错误和舞弊,而且还可以揭发经济业务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从而进一步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和考察有关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4、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财政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发现影响被审计单位财务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并针对问题的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这样就有利于被审计单位改善物质技术条件和人员管理素质,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三、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依据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依据作为审计人员据以对审计对象做出判断的根据,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如会计法、审计法、经济合同法、税法、公司法、票据法、民法等用于规范社会经济行为的法规。企业财务通则、会计制度、财务财经规章制度等。被审计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计划、合同、决策目标等。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如人员定额、原材料定额、技术规程等 二、财务审计的流程 1、企业寻求专业第三方审计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委托,并与其签署正式审计服务协议,以明确服务费用、期限、双方权责等事项 2、审计机构组建审计小组,对委托企业的经营环境及财务状况作具体了解,然后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制定具体审计工作计划 3、审计人员入场,推进财务审计工作实施,对企业提供的各类财务资料及实物进行审查和盘点,并对审计期间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进行详细记录 4、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整理,以此为基础初步编写财务审计报告,后与被审计企业交换审计意见,出具正式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