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第三课的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三课<蜡烛>课后的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三课<蜡烛>课后的答案 展开
mxyql
2006-09-09 · TA获得超过425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8万
展开全部
一、阅读全文,朗读令你感动的一些片断。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形象的理解,并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怀满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他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带和敬意,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乞丐所震动,变得无所畏惧,他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他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他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受守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的爱。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二、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答案:1.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珍贵的感情。
2.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3.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出了烛光的背影,“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是结婚的花烛,是老妇人惟一珍爱的东西,点出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民军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深情的境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