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在文言文中的解释结合例子

 我来答
瀛洲烟雨
2019-03-26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瀛洲烟雨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79781 获赞数:1153941
本人热爱数学,在校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愿利用课余时间,诚心诚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责问;责备。

《左传·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

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责问他,并且拒绝接见。

2、让给;让位给。

《五蠹》:“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译文:古代把天子的位置让给别人,不过是逃避看门奴仆般的供养,摆脱奴隶样的繁重苦劳罢了

3、推举

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李致远《还牢末》楔子

4、推辞;拒绝。

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译文:泰山不拒绝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

5、让开;躲开。

《唐翁猎虎》:“虎扑至,侧首让之。”

译文:老虎扑过来,转过头躲开。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让,相责让。从言,襄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让,相互责难。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襄”作声旁。

相关词汇解释:

1、推让[tuī ràng] 

由于谦虚、客气而不肯接受(利益、职位等)。

2、出让[chū ràng] 

出卖或转让(个人自用的东西):出让家具。

3、割让[gē ràng] 

由于外力威胁或战争失败,被迫把一部分领土让给别国。

4、退让[tuì ràng] 

向后退,让开路:退让不及,让车撞倒。

5、互让[hù ràng] 

彼此谦让:同学之间要互让。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8-02-20
展开全部
①<动>责问;责备。《左传?僖公二十四》:“寺人披请见,公使~之,且辞焉。”
②<动>谦让;礼让。《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
③<动>让给;让位给。《五蠹》:“夫古之~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④<动>亚于;比……差。《西厢记诸宫调》:“此个阁儿虽小,其间趣不~林泉。”
⑤<动>推辞;拒绝。《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土壤,故能成其大。”
⑥<动>让开;躲开。《唐翁猎虎》:“虎扑至,侧首~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