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和叔本华意志观的区别于联系
联系: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19世纪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二人的思想存在着共同点,都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强调意志的重要性,把意志看做万物发生和发展的根源,用意志解释自然界;
社会和人类精神各种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否认了人类意志的客观物质根源和生理基础,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区别:
1、意志本质不同:
叔本华认为的意志是生命意志,即求生的意志。尼采认为的意志是权力意志,即求发展、壮大的意志;
2、思想来源不同:
叔本华的思想入口处结伴着两位哲学巨人:柏拉图和康德;叔本华艺术哲学深受欧洲传统哲学的影响;
尼采的思想入口处则游荡着两个神灵:酒神和日神,使尼采感兴趣的是悲剧艺术。悲剧艺术如何诞生、衰亡和复兴等一系列问题构成了尼采艺术哲学的主线;
3、对人生态度不同:
叔本华在传统哲学两重世界分裂面前举步不前;尼采的艺术哲学具有遒劲冲创的胆略。叔本华哲学使人逃避生命意志 , 尼采的生命艺术哲学叫人体验人生 , 感受生命意志;
4、人生观不同:
叔本华悲观厌世的人生观,极力抨击乐观主义。同时宣传利己主义乃是人类的天性,万物的本质。利己主义是必然的,生命意志的肯定是绝对的。
尼采认为,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他的强力意志哲学一方面禀承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另一方面尼采是从希腊文化的悲剧精神中找到这一哲学起点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瑟.叔本华
叔本华的意志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
叔本华的哲学理论可以概括为“生活意志论”。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即“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从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世界关系中推出的一条普遍有效的不证自明的真理。然而世界的本质或自在之物就是意志。这个意志指的是生存意志。
叔本华认为人是意志发展的最高产物,到了这个阶段,意志作为非理性的东西就会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即理智。有了理智和个性,人就不可避免地处于意志和理智的矛盾中。叔氏意志的中心是生命意志或生存意志,为了活得好,生存得舒适,人才分化出并紧紧依靠理智。而理智一出现,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非理性的意志迟早要破灭,这对人说来不能不是一种痛苦。和人相比,动物没有这种自我意识,自然也就没有这种痛苦。而这种痛苦就构成了人的悲剧。当然,除意志之外,人还怀有希望,抱有理想。但是希望和理想对于痛苦的缓解好象投食于乞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过来,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如果没有了痛苦,反倒没有了支撑,没有了动力。希望完全实现了,人反而感到无聊。由此出发他提出人生好象是钟摆,在无聊和痛苦之间来回摆动。除此之外,人还有另一种痛苦,这是由个人意志之间的冲突造成的。意志间的盲目冲动导致争端,其结果也必然给人带来痛苦,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就是典型例证。
痛苦使人生不感到无聊;痛苦有着导致清心寡欲的作用,从可能性上说还有一种圣化的力量;痛苦能激励人前进,早就伟大的事业。幸福经常是消极的,而痛苦则是人生的积极因素。
痛苦来自于对生命意志的肯定
对意志的肯定有三个等级,与此相对应有三种不同程度的痛苦。
(1)性的冲动,是最坚决、最强烈的生命、生存意志的肯定。性冲动的本质是宣告个体的死亡而种族却要生存、延续下去,因此性的活动是在种族的意义上肯定生命意志。
(2)人做为个人存在的痛苦。人有了意识就自然地、本能地把自己看成宇宙中心,并常常为一己私利而不惜毁灭一切,这就是利己心理。利己的实质就是要用为他人服务的他人的身体为自己服务。每个人的身体为每个人的意志服务是合于“义”的行为,而使他人的身体为自的意志服务则是“不义”。不义的典型表现是人吃人。每个人当没有外力阻拦的时候都可能做出非义之举,这就是人性恶的方面。正因为每个人的本性中有恶的方面,才要有法。法虽然能遏止恶的行为发生,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恶,从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痛苦。恶还不是肯定生命意志的最高形式,在它的上面还有恶演化成的恶毒和残忍。
(3)恶毒和残忍
与恶有区别,在恶中做恶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而到了恶毒残忍的地步,损人不再是利己的手段,损人本身就是目的,如复仇。人们直接欣赏、享受加在仇人身上的痛苦。这时肯定的是那种已经失去理智的、破坏性的意志。在叔本华看来,残忍恶毒在某种意义上的更能体现人的意志,并认为对生命、生存意志肯定得越强烈,所遭遇的痛苦也就越大。
尼采的意志论——权力意志
与叔本华不同,尼采既然认为世界的本体、动力不是生存意志而是权力意志,因而他提出伦理的基础不是对人生痛苦的同情而是超越。尼采的权力意志并不是世俗权力的意思。他所讲的权力意志是指宇宙万物所共有的释放和扩张自己力量的****,进行创造的****,占有、支配他物的力量。按照尼采的哲学原意,尼采的哲学“本体”更准确的说应该译为“强力意志”或“冲撞意志”,即扩大自身、超越自身,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意志,就是释放自己能量的“创作性意志”。
由此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他所确定的价值标准就是人的生命的强大。凡是有利于生命强大的思想和行为,就是有价值的思想和行为。反之,就要加以否定。他主张用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精神来革新哲学,用强力来重建哲学的价值。他不满于叔本华万物归于虚无的观点,而认为意志世界处在“循环的欢乐”中,是个令人双重****的酒神世界。同时他也不满意叔本华的人生寂灭的悲剧主义论调。
他认为人生的目标不仅为生存而生存,为活着而活着,而是要成为“超人”。尼采笔下的“超人”既不是神,也不是诗人的幻想,他是实际上的人或者真正的人,其意义是指现实生活中的人通过自由创造、自我超越成为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典型特征是未定型性、创造性和超越“因为一切生物至今为止都创造出某种超出自己的东西,而你们甘愿成为这种伟大潮流的落伍者吗?”,“人是关于动物和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一个桥梁而非一个目的”。由此他给人确定的目标是努力成为超人。
重估一切价值
“意志”、“上帝”和“信仰”是中世纪神学和哲学的中心概念。神学家普遍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绝对的、第一位的,人的“意志”必须屈从于“上帝”,人的原罪决定了人一生下来就失去了自由“意志”,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如果人类有自由意志,而“没有上帝的思想和圣灵,自由意志就只能作恶犯罪”,并且是“从一个罪恶走向另一个罪恶”,“就要成为上帝的仇敌”。而叔本华与尼采的意志论的哲学上的重要意义正是在于把西方思想上“传统的本体”由理性转向非理性,推翻传统思想史上的价值标准——上帝,由理念为核心的价值标准走向人自身确立下来的标准。虽然叔本华的意志论是带有悲剧性的,是一种消极的痛苦的,而尼采则恰恰相反是一种超人的快乐,积极的、充满奋斗的力量。但无论是叔本华还是尼采都以意志为本体,都把意志说成是世界的本原,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把意志看成是非理性的,从根本上划清了与传统哲学的界限。
意志论从整体上把西方思想上的“传统本体”由理性转向非理性。推翻传统思想史上以上帝为评判的价值标准,由理念为核心的价值标准走向人自身确立下来的标准。为树立意志论的价值规范,叔本华与尼采认为正是因为中世纪的神学论——上帝被称为终极价值,才导致西方人苟且偷生辞不达意的活着,在他们看来整个西方人都是上帝的“奴隶”。所以尼采借着狂人的口向全世界宣布——上帝死了!
“上帝死了”是对传统价值规范的翻转,既然否定了理性的传统哲学,就必须要重新树立价值。尼采所建构的新价值体系主要包括:
1、超人与价值。
尼采哲学的本体论是权力意志,他继承并发展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说,提出了“权力意志”论。他认为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是一种消极的,无意义的意志,必然导致对人生的否定,使人悲观厌世,迷失前进方向。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及其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求生存的意志”而是“求权力的意志”。他说:“在求生存的意志的信条上去觅真理,必然迷途:因为求生存的意志并不存在!……只是有着生命的地方有着意志:但不是求生的意志,我教你———只是‘求权力的意志!’”他指出权力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永动不息的生命和意志,权力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尼采认为能否“增加强力感”是评价善恶的唯一标准,能增加强力感的就善,反之就是恶。
尼采的“超人”的实质是权力意志的理想化和人格化,是与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传统所确立的人的价值观相反的新价值观的理想化和人格化。他认为超人是宇宙真正的精华,是全人类的统治者。尼采的“超人”具有如下特征:(1)“超人”是“天才”,是“真正的精华”,是自颁法律、自我评价、自树道德和价值尺度的创造者,是真理与道德的准绳。(2)“超人”是超越弱者、超越自身、支配世界的强者。他是旧法律、旧道德、旧价值的摧毁者。(3)“超人”敢于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希望,以冒险为乐,傲视一切,专门选择强者与之斗争,在最好的朋友中寻找最恶的人。他不怕斗争、不怕伤害、不怕痛苦,彻底摧毁一切使人堕落、腐化的东西。总之,在尼采眼中,“超人”是超越人类的新种族,他集中体现了人类所不具有的高贵品质和独创精神,是理想世界的建设者,是人类的希望,是人类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尼采之所以提出“超人”,其用意在于:首先,“超人”代表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超人”来取代上帝意指以上帝和绝对理性概念为基石的基督教和理性派传统哲学的终结,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文化和道德价值的出现。“超人”是“上升的生命类型”,它不同于尼采所批判的理性派和基督教传统下塑造出来的追求彼岸幸福,压抑生命本能和扼杀生命的下降生命类型。其次,“超人”是人类生存的意义,是人类的远大目标,也是衡量民族优劣的价值尺度。在尼采看来,以前上帝是人类生活的目标,信仰上帝赋予人生意义,现在“上帝死了”,人们处于没有理想目标的价值真空和虚无最后,“超人”说明人类是一种应当被超越的东西。尼采说:“我教你们以超人。人是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
总之,尼采提出“超人”学说,其目的在于确认个人,确认自由,确认人此岸的意志,唤醒人们的自我和自由意识,并以此为基础阐释生命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2、生命的价值。
尼采认为,在传统文化中,生命本能历来都受到敌视和排斥。理性主义的哲学家和道德家认为,理性等于幸福和美德。基督教伦理学家则更进一步认为,物质世界为罪恶之渊,肉体生命为累赘之躯,人们只有努力赎罪,忏悔自己,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和快乐。总之,他们都仇视生命
观念。在尼采看来他们是在进行自我欺骗,因为摆脱颓废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他们时常受到本能和无意识的引诱。他们所选择的救援手段也仅仅是颓废的一种表现———他们改变了颓废的表现,却并没有消除颓废本身。尼采认为,要求“绝对理智、清醒、冷静、审慎、自觉、排斥本能,反对本能的生活,本身也是一种疾病,……必须克服本能———这是颓废的公式。”
尼采认为“教会是一切可能想象到的邪病中最严重的邪病,他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变成废物,把清白正直搞成精神上的卑鄙、龌龊。”在尼采看来生命本身是用来构造新道德、新价值观的基础。生命的价值是不可否定的。首先,生命是价值的基础和创造者,生命本身便是价值的标准。“当我们谈论价值,我们是在生命的鼓舞之下,在生命的光学之下谈论的;生命本身迫使我们建立价值;当我们建立价值,生命本身通过我们评价,生命对于价值来说,才是最终决定的东西。”其次,生命是道德的源泉。所谓道德,就是按照自然而思想和行动,就是使生命、激情、无意识和本能的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和升华。最后,尼采认为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是评价生命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标准。
3、人的价值。
尼采肯定生命和权力意志的目的,是为了重建人的尊严,树立丰满的自我。尼采认为人是一种“尚未定型的动物”,他没有一成不变的本质,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尼采认为人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1)人有选择的自由和自我创造性。尼采否定人性中有一种既定的结构。他认为人对自己的本质具有选择的自由,自由是展示人的价值的前提。人还具有自我创造性,人不会满足于自身,不会永远停留在一点上,而是不断地向上,不断地从高于自己的东西那里寻找自己的目标和意义,不断地扩展自身所蕴含的力量,并以此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2)人的目的和意义不在于求得生命的保存和生命的长久,而在于求得生命的伟大和对周围事物的支配权、统治权,这是永不枯竭的创造性生命力的本性。
(3)人生价值的最高尺度是权力意志。一切健康的、旺盛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理应占据对其他人的支配地位和统治地位,一切弱小的、衰退的生命都是没有价值的,理应被支配和统治。
尼采希望人们不要一成不变的生活,不要安于现状,而要承认变化,面对变化的世界,追求更有意义的创造性生活。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尼采学说对上世纪初的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尼采学说中理想的“超人”可以促使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创造,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倡导旺盛的生命力,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
叔本华给了意志论一个开始,尼采在继承与批判的同时发展了意志论,“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后处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境况。意志论开始了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等一系列与人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探索,并试图创造出一种不以上帝为依托的、全新的道德价值表。尼采揭开了传统道德“正义”、“仁慈”的假面具;揭露了它们压抑、扼杀生命本能,否定人的自由,否定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罪恶行径;他力图让人们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恢复人的自由和尊严;他倡导人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奋发有为、富于创造等等。这些思想无疑是十分深刻且具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