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和州、地区有什么区别?
中国省、自治区、自治州下的一级地方国家行政区域。城市的简称。城市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城是指四周围于高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守性质的军事要点。奴隶社会的城市主要是行政、军事、宗教、手工业的中心。封建社会的城市不仅是商品市场和贸易的中心,而且开始发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大工业生产,出现了像上海、广州、天津等特大的现代城市。中国城市划分为4类: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到100万的为大城市;20万到50万的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中国城市发展总体战略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中国有3个不同行政层级的城市。①直辖市。指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特大城市,人口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与省、自治区相平行的一级行政区,如北京、上海、天津,下设区和县。②地级市。是与民族自治州相平行的特殊行政区,一般均设区和县。③县级市。是与县、民族自治县相平行的二级行政区。一般不设区。为了发挥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带动农村,实现城乡互助,中国两次推行市管县体制,第一次是从1958年开始,到1959年全国辖县的市有50多个,管辖的县达240多个。第二次是1982年12月提出改革地区体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到1994年底,全国共有206个地级市,413个县级市。
地区是省(或者同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而市是实在的一级政府组织,从级别上看是大致相同的!但地区是虚设的机构、是派出机构,所以没有人大、政协等等,有的只是省人大某某地区工作委员会、政协也是一样的。检察院、法院的法官检察官的任免都要通过省人大。所以地区不是真正的一级政府,有时候也叫行政公署。
自治州有州政府,地级市有市政府,但地区是没有一级政府的,只有省政府派出的地区行政公署——这个不属于地方政府,而属于政府派出机构。所以地级市和自治州也都有对应的人大,但地区只有一个下辖县市人大的协调机构地区人大工作委员会。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在中国,行政地位属于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级市之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地级市数量逐渐稳定下来,截至2017年10月2日,在总计334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4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逐渐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地区,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在中国,行政地位与地级市相同,属于地级行政区,是中国大陆的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的地级行政区域,区域内包括若干个县、自治县、县级市。1975年以前称专区,设专员公署。地区始设于国民党政府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地区不是一级地方政权,而是设立行政公署,作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1]20世纪80年代起,大部分地区被撤销,地区所管理的县、自治县、市改由地级市领导。现存的地区主要存在于黑龙江、西藏和新疆等省区。
另外地区也指北京市的区政府派出的对城乡结合部进行管理的行政机关管理的过渡的特殊乡级行政区。
全国现存7个地区。
自治州有州政府,地级市有市政府,但地区是没有一级政府的,只有省政府派出的地区行政公署——这个不属于地方政府,而属于政府派出机构。所以地级市和自治州也都有对应的人大,但地区只有一个下辖县市人大的协调机构地区人大工作委员会。
地级市与自治州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