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文化的起源
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的吉祥意识产生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吉祥意识又决定了古人对吉祥符号的选择。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帮助人类面对严酷的大自然,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平安。于是,图腾出现了。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用与生活息息 相关的符号图画作为精神寄托,图腾可谓最初的特殊的吉祥物。在 一种图腾符号下是一家人,进而把原始个体合成氏族,吉祥图腾符号是成为一个民族最初凝聚力的标志。原始人认为人是从图腾来的,所以图腾是恩神、保护神,是吉祥的寄托。
后来又发展到对动植物、天体的崇拜。从岩洞、地底下考古发掘出的木石刻到自然打制成的“日”、“月”、“熊、虎、鹿”这些动物、天体符号或与生存食物有关的图画可以看出,这些图像能帮助人类面对严酷的大自然,所以是一种信心、力量和希望的吉祥物。
原始人类最初两大追求是物质生产和自身繁衍,因此佩戴的兽牙、羽毛都是吉祥装饰,还用黄、红土涂抹身体(后发展成纹身)也是吉祥祈福。牙齿还是生命力与男子勇武的象征。这些能帮助人类战胜困难、创造生活的东西都是祥瑞的。
春秋时期已经有“万寿无疆”、“天子万寿”、“南山之寿”等吉祥语的记载,这些均表示当时已出现祝寿形式和祝寿语言,从而构画了一幅早期人类吉祥文化的图景。战国时期,吉祥文化的内涵愈加丰富,出现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吉祥物,以表达人们避邪求吉的心理。随着历史的发展,吉祥意识、吉祥符号逐步凝炼成为吉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