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为什么被鞭尸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张居正的改革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在他死后,不仅所有的新法都被废除,自己还被掘坟鞭尸,累及家族,弄得个家破人亡。最严重的是,间接导致了王朝内部的分化,人心涣散,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那么,张居正的改革为何最终会失败呢?是他的能力不够吗?断然不是这样的原因。其实,就连那些反对他的官吏,也对张居正的政治才干深表佩服。为了推进改革,张居正虽有任人唯亲,但他任命的那些个总督巡抚,各个都精明干练,比如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继光,就是张居正一手提拔的。
是他推行的改革内容,不利于帝国,不利于老百姓吗?也不尽然这样,其中对官吏考核的新标准,就非常有利于提高帝国政府的工作效率,而且也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官吏的作用。官吏队伍管理好了,百姓日子自然会好受些。既然如此,导致改革失败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谁又该为此来负责呢?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分析一下,导致这次改革失败的几个原因:
一、只重经济,不重政治。
在我看来,张居正虽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瞻的远见,但在推行改革时过于理想化,试图以改革经济来清明政治,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历史上的明朝是以“意识形态”立国的朝代,讲究德治,标榜仁厚精神。也就是说,朝廷要以道德来规范官吏和民间,实施的法令也常常冠以道德的约束,即使是技术层面的讨论往往也会上升为一场道德大争论。在这样一个注重道德和仁厚精神,官吏们讲究“和气生财”的国度,去推行严法、酷法,岂有遭反弹之理?
张居在整顿官吏的改革中推行的“八项规定”,却未能继续维系或者说至少在结果上削弱了这种“和气生财”的精神,与传统发生了剧烈的冲突。然而,他并未考虑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传统”,却试图以此来整顿队伍。
比如,他以皇帝的名义责令各府各县把税收按照规定全部缴足,不然将难以升迁,甚至会被革职。然而,明朝的税收是相当复杂的,这种复杂性表现在,税收的总数一经确定下来,就因袭而不加修改。一个富裕的县份,其税收可以是一个穷县的300倍到500倍之间。然而,土地是会不断变化的,粮食也会有大年和灾年之分。
有些份额低的县,早已把低税的实惠视为理所当然的了,因此欠税欠粮的事情,并不会因全县的税低而遏止。事实上,一直来,衙门能征得全部税收的一半以上,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因此,张居正的这一措施,立刻让那些地方官吏感到巨大的压力,为保障自身的职务,地方官吏往往会做出敲敲诈小民,甚至鞭挞致死之事。
这样的严刑法令,不仅道德上在本朝站不住脚跟,而且还破坏了一直来政府利用乡村蓍老和缙绅所行“间接管制”的形式。当然会遭到从上至下的反对了。其失败也在情理之中了。
二、打铁自身不过硬。
明朝开创以来,就以节俭为荣,并强调官吏的“公仆”意识,因此官吏的薪俸非常微薄,一个四品以上的官员的薪俸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低级的官吏往往就朝不保夕了。虽然,洪武皇帝对贪赃枉法的官吏实施了极其严酷的刑罚,也未能消除官员私下收取贿赂的现象。
至万历年间,官员的这种额外收入,更成为了一个没有公开的秘密而已。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要消除官员的私欲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社会都认为做官是一种发财的机会。这时,理想和现实已经严重脱节了,官员们口里的仁义道德,也只是成为了一种口号,这种现象已经流经明朝二百多年,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不能被轻易改变。
然而,张居正却试图凭借自己的政治力量来改变这种现状,是注定要失败的。他一味强调官吏的理想,而不关心官吏的实际生活,加之他又重典治吏的同时,自身却无法以身作则,徒增了许多怨气和阻力。
他在整理驿站时,为使真正有公事的官员,才受驿站接待,对凡家属旅行,或以私籍公,需索驿站者,查处后立加严惩。但是张家的仆人甚至亲友的仆人却可以任意向地方官需索车马船只,并及扛抬行李的夫役。并且他还多次接受地方官的“礼物”,赫赫有名的戚继光曾经就送过重礼给他。
显然,张居正不懂“官情世故”,认为自己的享受是应该的,而其他官吏却应该在仁义下,克尽职守,廉洁自律,否则他就会冠以道德和法令两个层次上的标准来处罚受他监管的官员。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道”行经,当然会受到强烈的反抗。
三、丧失知识分子支持。
不重视知识分子,失去舆论的支持,也是导致张居正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分子虽然无权无势,却是“无冕之王”,代表民意,本该是任何为政者都要拉拢的一方。然而,张居正却持才自傲,藐视知识分子,结果在舆论上自毁城墙。
关于张居正藐视知识分子的事例有很多,这里就举一例:当时大散文家王世贞,曾多次想张居正表示亲近,替他母亲做寿文,又赠送了许多礼物,可是张居正却在回复王世贞的信中说什么“才人见忌,自古已然。吴干越钩,轻用必折,匣而藏之,其精乃全”,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结果从此开罪了这位大文学家。不仅少了一位摇旗呐喊的战友,却徒增了一群“抹黑”的对手。
古人说,天时地利人和,要做成一件伟大的事业,必须三者协调,齐头并进。再好的制度,若执行者偏执、自傲,甚至其身不正,就会失信于民,失信于那些真心渴望改革的官吏。若如此,则改革的合法性便荡然无存,其失败就是必然。再者,改革即是唤起民众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承诺越多,其所担负的,或者未来要付出的责任就越多,民众索取的也会越多,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兆民期盼,来者凶凶。
由此,我们似乎明白了,除却客观不利的因素外,张居正个人的偏执、冒进的个性,以及对改革阻力的预计不够,也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虽然唯物主义说,万事都有其不变的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漫长的历史也告诉我们,有太多事却是因人而废,但愿身处又一轮改革潮中的众生,能摆脱这样的改革“陷阱”,安度余生。
那么,张居正的改革为何最终会失败呢?是他的能力不够吗?断然不是这样的原因。其实,就连那些反对他的官吏,也对张居正的政治才干深表佩服。为了推进改革,张居正虽有任人唯亲,但他任命的那些个总督巡抚,各个都精明干练,比如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继光,就是张居正一手提拔的。
是他推行的改革内容,不利于帝国,不利于老百姓吗?也不尽然这样,其中对官吏考核的新标准,就非常有利于提高帝国政府的工作效率,而且也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官吏的作用。官吏队伍管理好了,百姓日子自然会好受些。既然如此,导致改革失败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谁又该为此来负责呢?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分析一下,导致这次改革失败的几个原因:
一、只重经济,不重政治。
在我看来,张居正虽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瞻的远见,但在推行改革时过于理想化,试图以改革经济来清明政治,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历史上的明朝是以“意识形态”立国的朝代,讲究德治,标榜仁厚精神。也就是说,朝廷要以道德来规范官吏和民间,实施的法令也常常冠以道德的约束,即使是技术层面的讨论往往也会上升为一场道德大争论。在这样一个注重道德和仁厚精神,官吏们讲究“和气生财”的国度,去推行严法、酷法,岂有遭反弹之理?
张居在整顿官吏的改革中推行的“八项规定”,却未能继续维系或者说至少在结果上削弱了这种“和气生财”的精神,与传统发生了剧烈的冲突。然而,他并未考虑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传统”,却试图以此来整顿队伍。
比如,他以皇帝的名义责令各府各县把税收按照规定全部缴足,不然将难以升迁,甚至会被革职。然而,明朝的税收是相当复杂的,这种复杂性表现在,税收的总数一经确定下来,就因袭而不加修改。一个富裕的县份,其税收可以是一个穷县的300倍到500倍之间。然而,土地是会不断变化的,粮食也会有大年和灾年之分。
有些份额低的县,早已把低税的实惠视为理所当然的了,因此欠税欠粮的事情,并不会因全县的税低而遏止。事实上,一直来,衙门能征得全部税收的一半以上,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因此,张居正的这一措施,立刻让那些地方官吏感到巨大的压力,为保障自身的职务,地方官吏往往会做出敲敲诈小民,甚至鞭挞致死之事。
这样的严刑法令,不仅道德上在本朝站不住脚跟,而且还破坏了一直来政府利用乡村蓍老和缙绅所行“间接管制”的形式。当然会遭到从上至下的反对了。其失败也在情理之中了。
二、打铁自身不过硬。
明朝开创以来,就以节俭为荣,并强调官吏的“公仆”意识,因此官吏的薪俸非常微薄,一个四品以上的官员的薪俸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低级的官吏往往就朝不保夕了。虽然,洪武皇帝对贪赃枉法的官吏实施了极其严酷的刑罚,也未能消除官员私下收取贿赂的现象。
至万历年间,官员的这种额外收入,更成为了一个没有公开的秘密而已。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要消除官员的私欲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社会都认为做官是一种发财的机会。这时,理想和现实已经严重脱节了,官员们口里的仁义道德,也只是成为了一种口号,这种现象已经流经明朝二百多年,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不能被轻易改变。
然而,张居正却试图凭借自己的政治力量来改变这种现状,是注定要失败的。他一味强调官吏的理想,而不关心官吏的实际生活,加之他又重典治吏的同时,自身却无法以身作则,徒增了许多怨气和阻力。
他在整理驿站时,为使真正有公事的官员,才受驿站接待,对凡家属旅行,或以私籍公,需索驿站者,查处后立加严惩。但是张家的仆人甚至亲友的仆人却可以任意向地方官需索车马船只,并及扛抬行李的夫役。并且他还多次接受地方官的“礼物”,赫赫有名的戚继光曾经就送过重礼给他。
显然,张居正不懂“官情世故”,认为自己的享受是应该的,而其他官吏却应该在仁义下,克尽职守,廉洁自律,否则他就会冠以道德和法令两个层次上的标准来处罚受他监管的官员。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道”行经,当然会受到强烈的反抗。
三、丧失知识分子支持。
不重视知识分子,失去舆论的支持,也是导致张居正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分子虽然无权无势,却是“无冕之王”,代表民意,本该是任何为政者都要拉拢的一方。然而,张居正却持才自傲,藐视知识分子,结果在舆论上自毁城墙。
关于张居正藐视知识分子的事例有很多,这里就举一例:当时大散文家王世贞,曾多次想张居正表示亲近,替他母亲做寿文,又赠送了许多礼物,可是张居正却在回复王世贞的信中说什么“才人见忌,自古已然。吴干越钩,轻用必折,匣而藏之,其精乃全”,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结果从此开罪了这位大文学家。不仅少了一位摇旗呐喊的战友,却徒增了一群“抹黑”的对手。
古人说,天时地利人和,要做成一件伟大的事业,必须三者协调,齐头并进。再好的制度,若执行者偏执、自傲,甚至其身不正,就会失信于民,失信于那些真心渴望改革的官吏。若如此,则改革的合法性便荡然无存,其失败就是必然。再者,改革即是唤起民众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承诺越多,其所担负的,或者未来要付出的责任就越多,民众索取的也会越多,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兆民期盼,来者凶凶。
由此,我们似乎明白了,除却客观不利的因素外,张居正个人的偏执、冒进的个性,以及对改革阻力的预计不够,也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虽然唯物主义说,万事都有其不变的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漫长的历史也告诉我们,有太多事却是因人而废,但愿身处又一轮改革潮中的众生,能摆脱这样的改革“陷阱”,安度余生。
展开全部
张居正没有被鞭尸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其弟都指挥居易、子编修嗣修,俱发戍烟瘴地。
《明史卷二百一十三 列传一百一》(徐阶(弟陟 子璠等)高拱 (郭朴)张居正(曾孙同敞)
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就是说应该打开棺材戳戮尸体,然而姑且免去。就是说还是没被鞭尸。。。可见万历还是给了当初张老师面子的。
下面这段《万历十五年》原话
"在抄家四个月之后,即1584年阳历9月,才正式宣布了总结性的罪状:“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箝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本当剖棺戮尸,仅仅因为他多年效劳,姑且加恩宽免。他的弟弟和两个儿子被送到烟瘴地面充军。"
所以张居正没有被鞭尸,鞭尸是误传!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其弟都指挥居易、子编修嗣修,俱发戍烟瘴地。
《明史卷二百一十三 列传一百一》(徐阶(弟陟 子璠等)高拱 (郭朴)张居正(曾孙同敞)
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就是说应该打开棺材戳戮尸体,然而姑且免去。就是说还是没被鞭尸。。。可见万历还是给了当初张老师面子的。
下面这段《万历十五年》原话
"在抄家四个月之后,即1584年阳历9月,才正式宣布了总结性的罪状:“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箝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本当剖棺戮尸,仅仅因为他多年效劳,姑且加恩宽免。他的弟弟和两个儿子被送到烟瘴地面充军。"
所以张居正没有被鞭尸,鞭尸是误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