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 我来答
众神风逝632
2016-06-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9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3万
展开全部

1958年2月贵阳市划分区以后,为方便干部职工及群众的就诊医疗,乌当区急需建立区级直属机构。7月13日,区卫生科科长翟所逊,具函向区委请示筹建区人民医院。7月25日,经区委批准,以原北衙乡卫生所三间茅草房作临时门诊,通化寺旧庙作临时病房。区人民委员会拨款17730.00元用于购置医疗器械、常用药品、维修旧房屋。市卫生局指派原市卫生局医疗预防科科长刘镇西为区人民医院首任院长,从市人民医院调入一名内科医师(大学本科毕业生),并抽调基层卫生所13人,加上原北衙乡卫生所4人共17人到区医院工作。
1958年8月1日,乌当区人民医院正式成立。9月,向省医药医疗器械批发站赊购50毫安X光机、手术床、产床、无影灯、手术器械、显微镜、钢丝床、电冰箱等医疗器械,由区财政分三次付清上述设备款。
1958年 10月,区人民委员会划拨新添寨高家坡十二间平房(360平方米),一见旧仓库(120平方米),作病房及门诊,设置病床20张。
1963年,区医院自筹资金2万元,修建500平方米的简易门诊部,设挂号室、药房、中医科、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检验科及X光室。工作人员增至34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4月,成立区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医院工作受到严重冲击,取消了合理的规章制度,打破科室界限及医护分工,实行“医护包干”,就诊不分科别,护士可以看病开处方,医生也要做护理工作。由于职责不明确,造成工作混乱,医疗质量下降。
1970年,在简易门诊部以南,征用土地2.65亩,(每亩120.00元)。市计划委员会拨款6万元,于是1971年建成简易病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设置病床50张,二楼为病房、手术室、分娩室;一楼是放射科、检验科、供应室。1975年,设儿科病床20张,病床数增至70张,职工人数92人。
1976年,新建400平方米的制剂室,市卫生局调拨高压消毒锅、分析天秤、阿贝折射仪、酸度计等设备,生产内服药及外用药胃蛋白酶合剂、棕色合剂、外用生理盐水、碘甘油等40种制剂供医院使用,药检合格率98%。
1978年,区医院革命委员会撤消,调整领导班子,整顿医疗秩序。医疗业务与第一人民医院挂钩,市一医派外科专家熊大闾为首的医疗组,指导培养区医院外科医师开展胃部分切除、胆囊摘除、泌尿系取石等外科手术,其中一名膀胱结石患者卓光荣,男性,72岁,手术中取除重达710克的结石。
1985年,乌当区人民政府分别向市人民政府、省卫生厅请示,请求拨款扩建区人民医院住院部。12月10日,张玉芹副省长、司徒桂美副市长视察了区医院,同意扩建方案。随后办理征地手续,征用土地12.5亩。
1988年,市计委下达基建计划,拨款60万元,区财政拨款100万元,区医院自筹10万元。10月,新住院部大楼开工,1990年元月竣工,建筑面积3417平方米,设计床位160张。四个护理单元:一层是中医病房,二层儿科、妇产科病房,三层内科病房,四层外科病房,设三个手术室。病室各床位与护士站设传呼通讯系统。锅炉安装、病房取暖装置,污水消毒处理系统,医疗垃圾焚烧炉安装,环境绿化、道路堡坎等配套工程均同期完成。
1990年底,区医院职工总人数134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3人。
1997年,区医院自筹资金97万元,区财政补助10万元,新建医疗技术综合楼1080平方米,新建门诊部750平方米,完成住院部五楼部分加层工程。放射科、检验科、供应室、制剂室、药库及门诊各科诊疗室迁入新楼。医疗工作区与后勤生活区隔离,便于医院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及交叉感染。
全院医疗区及生活区占地面积共15860平方米。建筑物总面积15204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5422平方米,辅助用房1280平方米。
1998年开设乌当区人民医院金鸭分院,承担了金鸭村的医疗、预防保健、妇幼卫生工作;投入30万元修建消毒供应室通过省卫生厅验收;98年2号病流动,医院选派技术力量较强医护人员到东风、朱昌、野鸭、百宜等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同年因创卫工作突出,受到区委、政府表彰,并获得二等奖;自筹资金40万元,改造医院电力照明线路,变压器扩容至250仟伏安,购置一台程控交换机附设UPS电源,安装各科室内线电话60门,购买面包车一辆。
1999年医院内科荣获“青年文明号”;9月9日贵阳市“视觉第一行动”在我院启动,历时一月,筛查患者1001例,手术610例,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544例。新建住宅大楼二栋共80套,加原来28套,共108套,全部解决了职工住房。
2000年医院内科开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带动医院“临床围着病人转、行政后勤围着临床转”工作局面;6月在区民政一楼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实现了“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卫生新格局;年底在全区行风评议中,以最高分名列各被评单位之首。
2001年,领导班子换届,获赠奥地利政府贷款日本岛津500ma-X光机一台,完成财务清理工作。创建”爱婴医院“成功。
2003年3月,HIS系统建成,全院实行网络化管理,4月非典暴发,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开展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8月与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开展腹腔镜手术。
2003年10月,区政府面向全省公开招聘院长、副院长。
2004年2月,面向全省公开招聘的院长、副院长上任。同年9月,对中层干部实行竞争性上岗,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撤销设在金鸭的分院。
2004年,拟建新门诊综合大楼。由于区政府财政困难,拿不出匹配的70%项目资金,区政府决定用医院门面置换引资修建。由国债专项资金投入的传染病区(感染性疾病科)完工。
2005年,新门诊综合大楼动工修建。贷款购买西门子螺旋CT一台。根据环保相关要求拆除燃煤锅炉,区财政投资改为燃煤气锅炉。
2006年底,新门诊综合大楼主体完工,但是因资金困难无法装修、添置设备。
2008年,年初遭遇特大凝冻天气灾害,全院职工积极投入到“抗凝冻、保民生”医疗救援服务中,步行到边远山区送医送药。3月,门诊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实行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同时乌当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新农合与新大楼的启用对医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医院的第一个发展机遇。外科分为外一科、外二科(骨科)。5月初,辖区发生甲肝暴发疫情,医院全力以赴参与救治。“5.12”举办大型文艺活动。
2009年,实行“五佳医生”、“五佳护士”评选、公示。率先在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区政府的支持下,重新对医院按床位拨款进行核算,区财政对医院的拨款由68.2万元/年增加至320万元/年。在O八三片区设立第二门诊部,在奶牛场片区设立第三门诊部。
2010年,按照新医改要求,由中央投入县级医院能力建设专项资金2300万元、区政府匹配255万元的新住院综合大楼动工;在全院各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部分重点岗位对临聘职工实行同工同酬(与正式职工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增加LIS、PACS信息化管理模块。医院被定为”乌当区孕产妇急救中心“。在贵州师范学院设立第四门诊部,在贵阳市交警三大队设立体检室。
2011年,医院食堂改建完成并营业。成立ICU、病理科、康复科,门诊部与急诊科分开,成立输血科(兼),HIV初筛实验室建成,消毒供应室改建、投入设备并或省级验收合格。10月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成功。对全院临聘职工实行同工同酬。在职职工367人(含临聘189人)。
2012年,“5.12”举办大型文艺活动。10月,在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退休人员纳入区财政管理,解决了长期困扰医院发展的最大问题,医院从此得以轻装上阵。
2012年,10月全院护士长竞聘工作结束,11月1日21名新任护士长上任,其中面向省内三甲医院招聘护士长3名;设立2名片区护士长,首次对护理工作实行三级管理。11月底,新住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迎来医院发展第二个新机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